小麦品种“高优503”抗条锈基因染色体定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利用感染条锈病的“中国春”单体系列与抗条中29号生理小种的“高优503”小麦进行杂交,通过细胞学观察和田间锈病鉴定,对其抗病基因进行单体分析。结果表明:“高优503”小麦抗条中29号生理小种的基因位于4B和5B染色体上,是两对显性基因。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各产量构成性状不仅普遍存在加性产应和显性效应,而且还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但是不同性状其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多数性状,如穗实粒数、穗
在高产条件下探讨了高油玉米的需磷特性,结果表明,单株磷吸收量1.427g,每公顷需纯磷85.65kg,其中开花前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47%,花后吸收量占53%,灌浆期为吸收高峰;形成100kg籽粒需磷0.7
为了探索北方稻田水管理,施肥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于1995年至1998年应用全自动甲烷采样-测定系统,测定了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实验探讨:北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为4-364mg
利用水稻的愈伤组织作受体,采用PIG基因枪法,首先成功地将Bt基因[cryIA(b)]连同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栽培水稻品种中国91,选育出纯合稳定的株系T91系。然后将T91系与黄淮区主栽品
本研究以裟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1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双单倍体(DH)群体和应用该群体已构建的分子图谱为基础。采用QTL区间作图法对5个剑叶性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DH群体中,剑叶长
本研究以陆地棉遗传株准系TM-1(衣分31.4%)和T586(衣分7.64%)为亲本构建衣分QTLs的作图群体。根据F2单株衣分表现,以BA法筛选获得4个与控制陆地棉衣分QTLs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其中,OPD1
为以遥感信息更精确的反演水稻冠层更丰富的结构参数,建立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本文计算并详细分析了水稻群丛结构特征和太阳辐射在水稻群丛内的辐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