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探索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6812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学习中的成功是密切相關的”。不仅如此,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品德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面对当前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对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形势所迫、意义重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致在15-20岁左右,正是青春期阶段,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较快,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感情丰富,精力旺盛,独立意识强。同时,他们的心理发育又不够成熟,思想极不稳定,疑问多,矛盾多,辨别能力差,在接受一些新鲜事物的同时,极易被一些不健康思想影响着,在情绪上极易偏激,感情上极易冲动,往往简单处事,不顾后果;其次,当今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受宠地位,使他们在生活上依赖性强,行为上个性化,不愿意受约束和制约;再次,随着性生理的迅速发育和多媒体的传播,他们对异性的朦胧感、爱慕感加强,有的因早恋缠情难以自拔,有的为寻找精神寄托搞假性恋爱,找阶段性伴侣,有的陷入单相思,想入非非,苦恼自己等等。因此,这些心态偏轨的危险信号,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使他们误入歧途,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
  二、当前中职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
  我们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和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中表现出的种种异常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心理问题引起的。当前,中职生在学习、成长、生活以及择业与求职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自信心。
  中职生大都是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
  (2)逆反消极心理强烈。
  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过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3)人际交往障碍。
  中职生自跨入校门起,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在实际交往中,存在着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
  (4)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情绪好坏是心理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情绪富于变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易感情用事,但缺乏冷静,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两极化现象明显,快乐时兴奋过头,挫折悲伤时抑郁消沉;情绪控制能力差,易冲动。
  (5)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部分中职生由于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向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1)全面了解学生,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作为班主任和中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主要包括所带班级学生的生源方向、年龄阶段、性别比例、班级基本特点、思想倾向、发展变化情况等,同时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及校外生活环境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个性特征是教师需要了解的重点,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依据。而学生的兴趣、爱好则往往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出发点。对于学生的家庭情况更不能忽略,如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家庭的心理气氛等,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
  (2)真诚关爱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
  关爱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注重平等和关爱,发现学生的优点或错误,应及时做好鼓励或帮助,这样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成长的信心。如果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后无人理解,就会以一种发泄方式的捣乱和“另类”,作为老师应表示理解,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否则,让他带着仇恨的心理长大,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利的。
  (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定期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各种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心理潜质,让他们自己探索、发现、体验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建立自我防御机制,开发心理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建立心理咨询室,内设咨询室、发泄室、体验室,安排咨询老师进行咨询。对每个班级建立学生咨询员,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与咨询老师汇报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4)设立电子邮箱或信箱,开展咨询活动
  电子邮箱或信箱有利于与中职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社会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中系统学习,每周2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6)各方结合,形成合力
  建立心理档案,主动预防;培训教师,提高意识;学科渗透,齐抓共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联系家长,形成合力。
其他文献
在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中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作业。如果再“一刀切”的布置的确存在种种问题这样会使学困生因“吃不了”而感到自卑、害
期刊
人才问题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印刷物资流通更需要依靠人才队伍实现自身的发展,任何工作服务、选题策划、营销理念、品牌策略都需要人的参与。营销人才队伍在印刷物资流
董文标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的领军者之一,他的“中国本土经验与国际最佳实践相结合”的改革创新理念、“提前十年想、提前五年做”的战略转型远见和“特色银行、效益银行”的
高中数学抽象难以理解,知识枯燥缺乏趣味,这恐怕是很多高中学生的心声。如何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如何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数学,欢快地学习数学,这恐怕也是每个教师都在思索的
第八届闽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9日至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海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
期刊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样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应紧追时代发展脚步、与时俱进。创新是国家发展以及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时代提倡创新,教育需要创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要从培养人才的战略高度思考,以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探索来实践,切实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在高校稳定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政治保证,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给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辅导的,其中高校党委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摘 要】目前,我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2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000处,县市级的有3万多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处。再看世界上其它国家,英国文保单位有50万处,法国有4万处,希腊有40万处,甚至以色列、挪威等国都比我国多得多。本文分析了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以及现阶段文化保护方面的不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物保护 问题 对
摘要:文章从报纸版面设计的主要特征入手,在分析版面设计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当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了探究。  关键词:报纸;版面设计;发展趋势  一、报纸版面设计的主要特征  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它记录着人们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具有反映社会现实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版面设计是报纸新闻思想的最终体现,版面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能够更有效地传播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