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有效设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五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一位,贯穿于所有的单元之中,其主旨是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然而,实现这一转变,对任教多年的教师来说,可以说是经历一场不小的变革。虽然教师们多次参加学科培训,但真正实施起来仍然很难扭转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束缚,一时还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是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由开始尝试到初步运用,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笔者认为探究性教学首先应从创造性处理教材、设计出有效的探究性活动开始。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想法,谈谈化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有效设计:
  一、合理选择探究内容
  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出符合科学探究学习目标要求的、适合学生探究的探究对象。为促进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回答不了他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探究内容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学习完酸和碱的性质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学们可知道酸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学生肯定能答出是氢离子。我们如何通过一个探究性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呢?为学生准备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及部分仪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该探究性实验。
  二、合理制定探究目标
  探究目标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中起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设置好梯度,让学生拾级而上,体验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上述实验中可将目标制定为:
  知识目标:知道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会设计实验验证酸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氢离子。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敢于创新的美好情感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科学设计探究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学习的关键,是要有好的探究活动设计,学习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固定模式,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使设计的活动符合科学探究的本质,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猜想——解决问题迁移创新”,这样才能使整个探究活动更有效果。
  如:在上述探究活动中,先提出问题:稀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稀盐酸中一共有几种粒子,把他们一一列举出来,学生不难得出稀盐酸中存在的粒子是:H 、Cl-和H2O;建立猜想:是稀盐酸中的氢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三种粒子同时存在于稀盐酸中,我们又如何排除掉其它粒子,而确定是H 呢?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很快便能想到用排除法,把其它粒子排除掉,会设计出这样的实验:
  这样可以通过三个小实验可以验证出稀盐酸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H 。探究完成后,可以再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其它的实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再动脑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教师提供必要指导
  教师不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是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探究活动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让学生思维更开阔、兴趣更高昂,以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
  通过上述探究性实验设计看出:探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情感交流和个性发展,通过体验探究活动成功的喜悦,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策略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运用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源县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进行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本文试就高职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数学和与专业的关系以及使用数学建模和运用计算机教学等问题做
【摘 要】 合作学习是当今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日渐受重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地位、分组、有效组织、活动方法等进行分析,试图给予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作一些探讨。  【关 键 词】 合作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的活动组织形式之一,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是指导教师普遍关注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随着初中生物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求
有效是对活动结果作出判断.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进度或工作态度是否认真.野有效”应包涵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层意思.有效教学追求目标的层次性、评价的
记者最近走访了深圳威斯必得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和先生,副总赵永歆女士、国内著名电源专家、技术总监王其英教授和办公室主任兼商务经理陈卫东先生,请他们就威斯必得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