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细节,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要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会学、愿意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在新课改精神下,扎实训练,科学拼搏,不断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把握教学环节,特别是重视教学细节,才能使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教育探索 重视细节 教学改革 实践体会
  目前,教学细节是紧跟课改步伐的。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主线的教育探索要做到对教学细节把握的成功,必须熟悉和理解教材的编写规律、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环境状况。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学细节的合理应用是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改革精神的重要内容。结合数学学科情况,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教学细节?
  一、切入点要自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引入时间不同,最后得到的数学效果也就不同。如果引入早了,会让教学进程过于急促,晚了会使得教学语言啰唆。
  [课中点击] 情景引入,开始播放“生日快乐”歌。老师问:“同学们,自己的生日知道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又问:“对这些知识,你们还了解了什么?”同学们的回答还是以生日为题,有的说父亲的生日、母亲的生日。这时,老师开始板书年、月、日,开始了下一步的学习。
  [课后点评] 前面所讲的例子引入点是在生日情景中,这样只会让同学们沉溺在生日情景,谈得多是生日知识。老师要能从同学们答出的生日中抽取出年、月、日的专用术语,让同学们知道学习研究的对象不是生日,是生日情景中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老师在同学们说出生日后,先板书年、月、日,再指着板书让同学们说,对年、月、日还知道什么,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等相关知识,这样就会准确地切入课题,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发展过渡要自然
  在数学课堂中,有好多知识点是完全可以“改造”的,比如,增加思考问题、减少平铺直叙、运用减法或者加法等,使同学们学习知识不平淡、不机械,使其成为发展同学们思维的创造点。能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老师要对教材进行开发,让教学设计灵活、灵机。
  [课中点击] 老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怎样能记住小月和大月吗?”学生:“想知道。”老师采用电脑进行演示,用拳头帮助同学们记住小月和大月的有效方法。同学们跟着电脑的动态,用右手在左拳上比划12个月。
  [课后点评] 老师用拳头记忆小月和大月,可以演示一半,就是示范1月到6月的记忆方法,然后以此为发展点,同学们去创造7月到12月的记忆方法,同学们可能会利用一个拳头从起点重复演示,也可能会利用双拳来演示。这样把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挖空”处理,同学们会加深印象,还会学会创造。
  三、设计过渡语,使教学更加顺畅
  数学教学的内容大多数是通过活动的形式显现。正是由于活动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形式不同,造成了活动板块间的割裂。老师要通过設计过渡语言方法,弥补“裂痕”,使教学环节融会贯通,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课中点击] 老师必须通过设计过渡语言弥补“裂痕”,让每个教学环节融会贯通,达到预期效果。老师:“同学们想了解别的方法来记忆大月和小月吗?”学生:“想。”这时,老师演示顺口溜: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天,我们要记牢。同学们读后,老师再对“腊和冬”进行着重解释,要求同学们认真理解,并要求背诵。
  [课后点评] 上面例子中,老师补充了利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让同学们巩固了知识,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但是,老师不应该“孤立”地处理顺口溜,应该促成顺口溜与其他教学资源“联姻”,共同为数学教学服务。例如:老师可以不完全解释顺口溜的意思,让同学们把顺口溜与板书相结合,从中领悟“腊”“冬”代表的月份,同学们会发现顺口溜中遗漏了2月,而引发质疑,然后再把后面一句换成这两句:“闰年2月29,平年2月28。”
  四、联系实际,合理设计
  老师采用这种教学设计,可以起到发挥学生能动性的作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到处处有数学,从而爱学数学。这样的数学设计,抓住了学生认知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同时不失形象性。⑵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切实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⑶安排合理的提问与讨论,充分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⑷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质疑,让学生进行检验,培养其思维能力,让其积极主动寻找问题,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五、通过质疑,自主实践教学
  ⑴要充分挖掘教材,用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作铺垫。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间的倍数关系。老师要趁机引入π,完成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⑵注意思维方法的培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⑶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口语表达的情境,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借助教材采取多种方式,把握契机,有步骤、有条理、有目标地进行指导,善于发现、探索、拓宽说的语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郭沫若先生早在1962年为《人民教育》杂志题词时就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
摘要“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这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内驱力。  关键词阅读期待 环节设计 内驱力  “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通过一种悬念的制造,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迫切求知
摘要打造多彩的生活,丰富作文之源,倡导自主拟题,改变习作方式,注重发展个性,写出真我风采,让作文教学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个性缺失 成因 对策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无中生有,缺乏真情,缺乏个性。  一、原因分析  1.阅读源的影响使学
《还我家园》(原照片为彩照)是一幅创意构思的4底合成制作的作品。当前人们最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就是保护人类及动物的生存与平衡,怎样去爱护大自然,去保护自己的家园。作为一
在低年级的习字教学中,时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认真教,学生刻苦练,但写字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仔细究其原因,发现其实有好些教学细节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使我们不知不觉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习作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把作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段即一、二年级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即三至六年级叫“习作”。这样的话,我们在教学中要分别对待。  一、对一、二年级写话,要明确要求,提高写话质量  1.看图写话。看图写话是最常见的写话形式。它的好处是图文并茂。学生要写好的前提是认真观察图画,弄明白图中有什么人或物。如果有人
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一座桥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如何使学生在愉悦、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中搭建起汉语拼音这座通往识字的桥梁,有效、迅速地突破第一道难关呢?那就要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乎自然,事半功倍的;放过口语训练,孤立地教学书面语言,是违背自然,事倍功半的。"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学
摘要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之一。教师必须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牵鼻子”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灵动教学 学生主体 数学课堂  教学过程应以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学习兴趣为起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师生的共同活动、和谐的教学氛围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知识的喜悦为强化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