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还原酶活性稳定因子的作用机理初探

来源 :植物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 Blue-Dexdran Sepharose 4B 亲和层析将硝酸述原酶(NR)纯度提高500倍,再检查硝酸还原酶活性稳定因子(NR-SF)与 NR 的关系。NR-SF 明显提高了 NR 活性及其亲和NO_3~-的能力,NR-SF 的作用位点在 NR 复合体的细胞色素 C 还原酶(CytcR)部位,提高其活性1倍。但 NR-SF 又不象谷胱甘肽(GSH)能完全逆转对氯高汞苯甲酸(PCMB)抑制 CytcR活性的作用,所以 NR-SF 不完全是通过保护巯基而延缓 NR 的钝化作用。
其他文献
新喹诺酮类抗菌药毒副作用(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王晓艳九十年代初,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氟啶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罗氟沙星
风险程度(濒然度)分级问题是稀有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应用改进了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为基础的系统模式识别,定量研究了中国稀有濒危植物濒危等级;用动
紫胶虫[Laccifer lacca(Karr)Targ.]在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 Prain)树皮中取食时,口针直接穿过生活细胞,口针尖最后抵达具功能筛管分子,在其中取食。口针尖距周皮表面
研究了低温对5套杂交水稻组合的影响。始穗期旗叶光合作用的最大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受低温抑制的程度表明:其耐冷顺序为粳稻型的“秀优57”>“釉稻型的青优早”>“汕优63”、
O2O是电子商务的下一座“金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淘到金子。就像团购,经历过“干团大战”之后倒下了一大批,剩下的也不知道还能挺多久。
专一而深入思考,有点像串行计算,而互联网是并行计算的时代。要想获得未来生存能力,新一代必须要有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多元协调能力。广而浅的注意力,很可能变
本文对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的维管组织作了解剖学方面的新观察。在木质部中,次生木质部细胞结构没有保存,仅见在初生木质部外围留下了放射状条痕。初生木质部
分析中凸变椭圆活塞型面,介绍数控车削中凸变椭圆活塞的基本原理,对高直线运动伺服系机构也作了简介。
本文研究了北京城、近郊区50种植物和土壤对硫的吸收、积累特点及其指示、净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以旱柳的含硫量最高,珍珠梅的含硫量最低;不同类型植物的含硫量以苔
<正> 修订属征:孢囊轮廓菱形至卵圆形,上、下孢体近相等,顶、底端圆突。腰凸缺失或微微发育,近赤道区有两条或一条发育程度可变的腰褶。外壁原层式,表面光滑,或具粒状、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