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问题及对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国产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其与外加剂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提出减水剂掺量应略高于其饱和点,并根据水泥中C3A含量及含碱量加以适当调整;在适当条件下掺保水剂以减少泌水,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等措施。从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由外加剂与混凝土不适应带来危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及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始终困绕业内技术人员的难题依然是外加剂与水泥品种的适应性。至今还没有一种通用减水剂能适应所有的国产水泥品种。 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 还受到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及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第5 组分, 所占比重很小, 但对混凝土的性能却影响很大, 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调节凝结时间, 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等。水泥水化反应时形成絮凝结构将水包裹在里面, 为了使水化更完全以及提高混凝土施工性能需加入更多的水, 外加剂的加入能够在水泥颗粒表面定向吸附, 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性电荷, 因斥力作用而分离开来,释放出水泥絮凝结构包裹的水分, 使更多的水参与水化反应并提高流动性。
  但由于各种原因, 外加剂与水泥也极易产生不相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 ( 1) 外加剂对水泥工作性能改善不明显; ( 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或混凝土过于快凝; ( 3) 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更易出现的裂缝。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 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严重的甚至出现工程事故,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性问题主要几个因素有:
  1、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的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品种不同; ( ( 2) 聚合度不同; ( 3) 复配组分不同;(4) 结构官能团的不同。这些影响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外加剂也会有很多差异, 主要原因有: ( 1) 生产制作工艺; ( 2) 厂家制作过程的技术水平; ( 3)质量管理水平。因此, 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有差异。
  2、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很大, 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有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等, 不同矿物组成主要是由生产水泥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决定的, 水泥的矿物组成中对外加剂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C3A>C4AF>C3S>C2S。C3A 水化反应快, 早期强度提高快, 需水量大, C3A 含量过高(质量分数大于8%), C3A 吸附外加剂量大, 外加剂作用损失大。
  3、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的影响。
  水泥厂家常常为了达到水泥新标准要求, 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研磨, 提高水泥的细度从而提高强度。水泥过细, 需水量大, 同样会吸附外加剂量更大, 外加剂损失量大; 同时过细的水泥在研磨时温度更高, 也会使更多的水合石膏分解成无水石膏, 无水石膏含量提高, 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也会变差。水泥的颗粒级配不好, 水泥净浆泌水率大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4、水泥的碱含量。
  碱含量过高( 碱含量>0.8%) 的水泥或碱含量过低( 碱含量<0.5%) 的水泥, 也容易与外加剂产生不适应。水泥中碱主要来源于所用原材料, 特别是石灰和粘土。含碱量过高或过低的水泥, 在某些品种外加剂加入时, 会引起水泥中石膏溶解度变化, 使水泥矿物成分C3A 水化速率加快, 需水量增大,工作度损失也变快。这时加入可溶性Na2SO4, 能够提高其与外加剂的适应性。粉煤灰、矿粉的掺入能够与水泥的水化产物Ca(OH)2 发生二次反应,降低混凝土的碱度, 使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所改善。
  5、 水泥熟料中添加调凝石膏品种的影响
  水泥生产最后工序需加入石膏调节凝结时间, 水泥厂家使用的调凝石膏对外加剂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硬石膏( 工业无水石膏) >半水石膏>二水石膏, 水泥廠家为节约成本往往使用工业无水石膏, 这样不影响水泥达到质量指标要求, 对普通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亦没有不良反应, 但对现代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 使用硬石膏的水泥需水量大, 吸附外加剂量大, 外加剂损失量大。
  6、 粉煤灰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粉煤灰过细, 也会要多一些的外加剂分散粉煤灰颗粒;粉煤灰烧失量越大( 即含碳量越大) , 需水量越大, 对外加剂影响越大, 碳粒粗大多孔, 容易吸水, 吸附外加剂的能力强,使外加剂的掺量增加, 特别是对引气剂影响大。
  二,解决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技术途径
  解决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问题, 重在预防, 注重材料的选择和进场材料的检测。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个较复杂的问题, 出现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问题, 混凝土厂家应及时采取对策。根据情况, 以实验为基础, 分析查找原因,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提高出厂坍落度, 减少坍落度损失。
  混凝土材料的工程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从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来考虑混凝土外加剂的工艺配方;而应按照整体论的科学原理,遵循“按性能设计”的要求,在充分满足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凝结时间、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针对水泥性状,制定混凝土中外加剂配制方案。通常,可考虑下列三种组合:(1)减水剂+调凝剂+引气剂;(2)减水剂+保水剂+调凝剂+引气剂;(3)减水剂+保塑剂+调凝剂+引气剂保水剂。     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技术途径为例分析。从技术层面讲,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既简单又复杂。综合上面的讨论,可根据水泥性状将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技术途径归纳为以下三点:    (1)减水剂掺量应略高于其饱和点掺量,并根据水泥中w(C3A)及w(R20)加以适当调整,同时适量引气。    (2)视水泥品种情况(尽可能选用含碱量较低的水泥),合理使用保塑材料和调凝材料。    (3)必要时掺用保水剂,减少泌水,改善混凝土工作性。
  通常可以调整粉煤灰用量, 提高外加剂用量,提高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液相残留, 保持水灰比不变, 提高水泥用量, 但这无疑又提高了单方造价。生产时亦可采用二次添加法, 即将出厂坍落度控制在80~100, 到工地使用前用外加剂溶液强搅约2min 调整到140, 这样处理更加经济有效。混凝土厂家水泥常因库存量大, 需要外加剂去适应水泥, 即要外加剂厂家调整配方, 根据混凝土厂家使用的水泥调整外加剂中减水剂、缓凝剂的品种和掺量, 或增加保塑剂、气泡稳定的引气剂等。施工时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外加剂中应有缓凝成份。较高的气温突然骤降, 混凝土中外加剂用的过多, 没有及时调整配方, 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 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夏季施工应避开高温风大的中午时段, 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施工中砂率配合比的确定, 应根据砂细度的大小, 粗骨料的孔隙率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通过对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和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危害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引起混凝土中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结并提出了生产及施工环节相应的对策, 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管理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适度均衡的加快施工进度,可以使施工进度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也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因人、机械超强工作造成工人疲劳,机械维修,材料供应紧张,施工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可以避免返工,工程进度相应也会加快。   关键词: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作用;关系;  中图分类号: O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不可
摘要: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主要工作。住宅项目的规划设计创新是建筑规划设计创新中的主要代表性创新项目,本文主要通过住宅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创新内容的分析探索,来介绍建筑规划创新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住宅项目 建筑规划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规划建筑设计人才的创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储备才是行业发展的硬道理,在此建筑行业想要进行设
摘要:介绍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特点及其在民用建筑市场的应用情况。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引入到煤矿联合建筑供暖系统中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辐射供暖联合建筑大空间节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进入21世纪,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在我国民用建筑市场有了蓬勃发展,这一技术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地暖专用配件、管材,从原来主要依赖进口,价格高昂,逐渐发展成自己制造
【摘要】 电脑是办公室工作最主要的工具。虽然不是所有的办公室工作都要使用电脑,但是,一旦没有电脑,例如停电,基本上没法工作。按照公司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公司目前电脑应用状况和用户需求,揉合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编写了这份维护手册。手册内容详细,考虑问题周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同选择的结果都逐一进行介绍,可以作为维护人员的工作指南。  【关键词】电脑 安装 设置   中图分类号:TN949.292
【摘 要】信息技术是关系到建筑业未来生存的关键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引入信息技术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以期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摘要:楼板裂缝是长期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难题,也是居民住宅质量投诉常见问题。虽然理论认为,楼板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些裂缝一般被认为对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本文分析楼板裂缝的形成原因,并依据施工实践提出楼板裂缝的控制和防止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 裂缝温度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进行着不断的更新,在地籍测绘的过程中,正在逐渐淘汰传统意义上的测绘方法,而有机的实现全新的技术手段与地籍测绘的融合。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推广,测绘的水平与准确度在整体上得到了有效提高。在开发全新的土地资源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精准详细的地籍测绘能够保证其他的工作环节能够有序进行,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地籍测绘;国土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商品混凝土, 混凝上施工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掌握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提供更好的工程品质。本文探讨了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混凝土搅拌及运输及浇注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混凝土; 浇筑;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  (1)水泥。  水泥的品种有很多, 必
摘要:本文详细的探究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技术措施。最后还分析了GIS信息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勘察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在施工前,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进行实地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还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并服务于工程建设
【摘要】伴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展开,居民的生活水平、环保意识和对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步提高,高层建筑也大量出现,住宅楼由以往每单元一梯三户或四户甚至更多的住户共用走廊,逐步转变为居住更宽裕、舒适和私密性更强的一梯两户。但大多数住宅建筑都还是在采用傳统的室内排水做法,但是一些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像噪音问题、废水溢出问题、滴水和渗漏问题等,因此传统的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愈来愈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