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与应对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幼儿分离焦虑含义对我校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在园跟踪观察,了解其分离焦虑表现,提出应对方法:一是关注幼儿中的特殊群体;二是短期内延迟小班幼儿早晨入园的时间;三是引入新异刺激转移幼儿注意;四是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
  【关键词】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表现;应对
  一、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是焦虑的一种,通常出现在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本是一种正常心理反应,但是若过度恐惧和紧张不安,持续时间过久,则可能是神经症性分离焦虑障碍。其产生与婴儿的认知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以及依恋关系的性质等因素有关[1]。
  二、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
  (一)入园时间是幼儿分离焦虑表现最明显的时段
  分离焦虑行为表现出现的人次较多,幼儿早上入园时面临着与家长的分离,对这种分离的害怕和恐惧导致了幼儿以哭甚至哭闹的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分离焦虑情绪。
  (二)午餐及午睡幼儿分离焦虑表现再次出现高峰
  午餐时段部分幼儿边哭边吃饭,有的甚至不吃饭只是哭,有的还时不时的发出“要妈妈”的声音,还有的幼儿默坐不吃饭,这些分离焦虑表现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部分幼儿在家中有让家长喂饭的习惯或者在家进餐不规律造成的;在午睡时段,部分幼儿从离开教室上楼到寝室就开始大声的哭,有的还将自己的书包、玩具、杯子等一起抱到午休室,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床上哭泣或者静静地坐着不睡觉。在新生入园的最初几天里,整个寝室都被幼儿的哭声充斥着。
  (三)午睡起床后的分离焦虑表现相对较少
  在入园的最初几天部分幼儿午睡起床后会有哭泣现象,主要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没有熟悉的家长或物品引起的;这一时段中出现分离焦虑的除了最初几天部分对幼儿园作息制度缺乏认知的幼儿外,主要还是那一部分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但总的来说,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三、幼儿分离焦虑的应对
  (一)关注幼儿中的特殊群体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级理论认为人的七种需要之一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幼儿希望得到成人爱,他们需要亲人的拥抱、亲吻与关注,需要确认自己是被人爱的,而没有被离弃。在幼儿与亲人分离后,教师成为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新的满足者,他们需要教师的一些亲密动作、言语来确认自己是被爱的。
  1.关注那些以相对缓和形式表达分离焦虑的幼儿
  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的表现有程度上的不同,但同样在经历着心理的煎熬,以缓和的形式表达自己分离焦虑的幼儿,他们经历的恐惧和不安并不比以强烈形式表达自己分离焦虑的幼儿少。所以,教师不但要去安抚大声哭闹,抱住家长、教师不放的幼儿,让他们激动的情绪安定下来,还要关注那些坐在角落里哭泣、默坐不语的幼儿,他们也经受着与亲人分离带的痛苦。因而,教师不要忽略了对这部分幼儿的注意,要适时地对其表示关注和爱意。
  2.女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
  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表现有性别上的差异,女孩的分离焦虑表现较男孩严重,而且更多的是以较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给予女孩以更多的关注,加大对其情绪的疏导和安抚。
  3.给予生病和病好后回园的幼儿以更多的关注
  在研究中发现这类幼儿在短期内表现出更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原本入园时表现出较好的适应的幼儿也会表现出严重的分离焦虑,所以教师要悉心的照料这类幼儿,让他们在忍受生理上不适的时候,尽量减少心理受到的痛苦。
  (二)短期内适当的延迟小班幼儿早晨入园的时间
  早晨的入园时间由于面临着最直接的与亲人的分离,所以这一时段是幼儿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候。短期内适当的延迟小班幼儿早晨入园的时间,一方面可以使幼儿作息时间上有个过渡和适应的时期。幼儿一下从以往的自由睡眠时间突然间转变为每日定时早起会引起一些生理上的不适,让幼儿循序过渡,逐渐养成按时早起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园抽出更多的人力来帮助小班的教师来进行幼儿的情绪安抚工作。延迟小班幼儿晨间入园时间可以使其他年龄班的教师在接待完本班的幼儿和家长后来协助小班的教师,这样能使每个幼儿都有可能得到教师的照顾和安抚。
  (三)引入新异刺激转移幼儿的注意
  这里的新异刺激是指玩具和教师组织开展的游戏活动。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明显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多变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5]。一方面,幼儿园应该为新生班级配备更多的玩具,这些玩具应是比较新的和特别的,是幼儿比较少见的,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乐于玩这些玩具;另一方面,教师要多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参与其中,把幼儿的注意从与家长分离的痛苦中转移出来,让幼儿从玩中渐渐地将分离焦虑淡化。
  四、结语
  新入园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是幼儿心理方面的问题,却在幼儿园中以教育的方式寻求着缓解的途径。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希望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新入园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进而为缓解分离焦虑给幼儿造成的心理煎熬寻求一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幼儿园观察的这期间期,看到孩子们从长时间大哭、烦躁不安、不吃饭、不睡觉到只是与家长分别时的短暂哭泣与不舍,愉快的活动、进餐、休息,我看到了人社会化的初始阶段的痛苦,我同样见证了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更要说的是幼儿教师的不易。她们在小班幼儿初入园的时期,几乎每天都连续工作十个多小时,吃饭睡觉都要陪着孩子们,这虽说是工作性质使然,但更需要幼儿教师母亲般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是她们使可爱的孩子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了新的环境,是她们用温暖的手牵着孩子们迈出了踏上社会的人生第一步。
  内江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14)四川省农村幼儿教师置换研修项目学员论文,指导老师:刘小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51.
  [2](加)Guy R.Lefrancois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第九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仲裁规则是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保障器,也是法院支持和监督仲裁的依据,因此研究仲裁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湘潭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最近一次修改进行评析与解读,并提出些许完善之拙见,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对仲裁规则研究的重视。  【关键词】仲裁规则;制度;发展  一、《潭仲仲裁规则》的发展轨迹  1996年5月24日湘潭仲裁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潭仲仲裁规则》,同年7月19
期刊
【摘 要】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良好的音乐教育,更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本文旨在对音乐游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音乐游戏的必要性,并提出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教学活动  一、音乐游戏的相关理论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要内容,键盘指法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小学计算机指法训练教学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已经影响到教学的正常开展,本文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指法;训练;问题;对策  一、前言  小学指法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枯燥单调的课程,但是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和熟练的键盘指法。目前教学中
期刊
【摘 要】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一个人能否成为一名有用的人,与幼儿早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经验的产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游戏活动,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思维能力  一、从观察、记忆当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观察和记忆一样,主要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只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期刊
【摘 要】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花时间、下功夫、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逐步培养而成的。  【关键词】幼儿;倾听习惯;培养  一、幼儿倾听习惯的现状  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发言。
期刊
【摘 要】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教学误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让学前期的幼儿一味进行超前的学习,无疑给幼儿带来的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同时也违背了学前教育的本意,阻碍着学龄前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  学前期正是幼儿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是为幼儿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要历程。我国学前教育近年来在各方面都取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在艺术领域音乐活动中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主要从音乐活动内容的选择,重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在音乐游戏和歌唱表演中引导幼儿感受合作乐趣;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合作意识  对每个幼儿来说,合作是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但我们的幼儿往往缺乏这种合作的意识,在许多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新生入园会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家长的教养观念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入园前家长应提前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提前带着幼儿到幼儿园熟悉环境,训练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为幼儿适应环境做好准备。入园后教师要尽快与幼儿建立新的依恋关系,通过游戏、玩具等方式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让幼儿尽快的习惯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关键词】新生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原
期刊
【摘 要】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幼儿美育的目的、地位、作用为理论基础,对幼儿审美目标、内容、环境、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指导幼儿美育教育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幼儿;美育教育  一、幼儿园美育的目的、地位和作用  (一)幼儿园美育的目的  幼儿园美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期刊
【摘 要】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创造力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潜能,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遵循创造力形成的规律,通过丰富幼儿表象材料、激发幼儿创造兴趣、鼓励幼儿实践操作、展示幼儿创造成果以及引导家长配合这一系列策略,科学合理培养幼儿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创造力;培养策略  一、丰富幼儿表象材料  心里学研究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