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浅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训练主义盛行,教育性不足的问题。“训练性”的目的是指向人的思想呆滞、个性同一和精神服从。而“教育性”的目的则指向人的灵性解放、个性发展和精神自由。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高技能”教育,同时更要注重“良好职业道德”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是一种单纯培养“技能机器人”的教育类型,面对新世纪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24-02
  
  高职院校重视和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全球的流动性,随着全球与区域岗位流动性的增加,职业教育不仅要考虑到企业和岗位对职业技能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1]。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高职人才素质要求已经凸显了由单纯适应技能客观需要到增强主体能动和素质提升,因而更加注重“人格本位、素质本位”。
  就我国高职发展而言,一方面,高职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和教育使命,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文化素质教育上的偏差导致教育性与训练性的冲突。高等职业教育在突出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内涵,尤其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把人格的塑造、职业精神的培养摆在首位。
  一、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重视学生可持续能力培养
  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将“为何而生”的思考与“何以为生”的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其和谐、稳定、全面、持续地向前发展[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包含人文素质目标,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发挥,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强调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教育的民族性诉求,是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传统文化对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思路、增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突出和谐职业人培养
  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需要的是培养大量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人文素质和谐统一的职业人。
  二、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一)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办学理念中
  1、应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与通识师资培养为基础,建立关注悠久文化传统和中华文明之未来的严肃的通识教育,包括文化经典、哲学和高雅艺术等严肃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教养,塑造学生的人格,为学生未来拥有高尚的生活奠定基础。
  2、开展职业人文教育,包含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诚信、敬业、乐群、协作等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
  (二)加强对教师文化素质的培训
  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高职教育文化素质的提高,关键是要从他们自身的专业出发,促使他们进行相关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文化素质在哪些方面欠缺,需要补充哪些知识,需要教师们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融及渗透。
  (三)把文化素质教育成效融入教师评价体系
  文化素质教育的评价不是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评价,也不是近年来开展教学工作评价,而是就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状况和效果进行摸底、考察、评价。不应以鉴定结论为评价目的,而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要给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留有创新的空间,有助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抓住素质教育的本质。
  (四)优化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开发
  高职素质课程开发组织,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1、重点开展文化素质课程的开发。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质量问题,防止“人文专业的课程包装之后成为文化素质课程”等现象出现[3]。
  2、专业课程改革中素质内涵的融入。在实训教学和实习实践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通过专业文化熏陶和人文素养濡染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纪律和工作习惯。
  3、积极探索素质拓展的课程化认定模式。素质拓展的学分制管理拓宽了学分制的内涵,也能使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相融合,在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探索一种可行的管理制度的同时,也为我们素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条体验式素质课程的模式。
  (五)统筹兼顾:高职文化素质教育所涉关系的全面协调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从目标上说,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素质教育是同质异构,都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内容上来说,高职文化素质涉及到文、史、哲、艺、科、劳等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本身就需要是一个整体来影响学生。
  ★作者简介:董豪(1971-),男,硕士,南阳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对于具备各种知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同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投入不够,造成大学英语教育获得不够理想的实益。学校应增加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大学英语教学效益。  关键词:大学英語教学;科研;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是培训院校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培训过程中,筆者尝试运用支架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师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培训;支架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俄罗斯著名编导福金所编排的《天鹅之死》正是借天鹅抒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崇高追求,被誉为20世纪的芭蕾经典。本文从以下几个有意思的问题:1、手臂的动作对于这个作品的诠释起着什么样重要的作用?2、年龄的差别对作品的呈现有何不同?3、如何解读男版的《天鹅之死》?试着去探寻一下这部伟大的芭蕾作品的奥秘。  关键字:天鹅之死;芭蕾;奥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具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属性,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在机会上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匮乏,在过程上体现在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思想教育的薄弱,在结果上体现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上。为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公平在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资本投入,完善高校的课程设置,努力发展少数民
期刊
摘 要:新媒体作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博客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媒体的定义出发,分析博客在高校应用中的特点,探讨博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对目前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等学校;博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WB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网络的教学)作为课程整合进程中两种常见的模式,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百年来薪火相传,拓展着国际化教育之路。文章通过暨南大学百年来的国际化教育实践,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从清朝建校就确立为国际化教育的百年老校的国际化发展风貌。  关键词:国际化教育;暨南大学;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16-02    在中国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浪潮中,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
期刊
摘 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超负荷的工作量以及过大的心理压力,地位待遇等等问题都会影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从而造成一定的角色冲突和价值方面的冲突。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与现代学生管理教育模式相匹配的管理机制,重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辅导员团队,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保障。 
期刊
摘 要:我国高校的环境类专业的开设,也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扩展阶段。地方性高校的环境类专业建设应与时俱进,通过调整专业建设内涵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就吉首大学的环境类专业的调整内容及其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01-04    一、我国高校发展
期刊
摘 要:鉴于“说课”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后的显著效果,近几年这种教研教改手段也进入了技校,并成为技校教学水平评价的指标之一。本文对模拟式万用表测量电压的实训课教学进行了说课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说课;教学;模拟式万用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19-02    鉴于“说课”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后的显著效果,近几年这种教研教改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