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伟:新浪十年主推手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国伟自2006年5月起任职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1999年9月加入新浪,先后任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联席首席运营官,总裁等职,在将新浪打造成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媒体和网络广告平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没有一个人比我对新浪业务懂得更透彻;对各条业务线的整体运作,没有人能够接近我。”说这句话的是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毫无疑问,没有人能够质疑他。因为是他带领着新浪走上了纳斯达克的舞台,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是他主导了新浪的多次并购,也是他操刀新浪的“毒丸”计划,化解了盛大的收购并控股的野心;也是他创造了新浪历史上的营收记录,连续10个季度广告营收增长速度超过40%;2008年底并购分众核心资产,2009年宣布新浪房地产网络业务将与易居房地产信息咨询业务合并在美国上市,这些消息的背后,他都是幕后的主角。这一切,都在他为新浪设计的网络媒体帝国中得以不同形式的呈现。
  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媒体和网络广告平台,新浪毫无疑问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耀眼的企业之一,而新浪的璀璨十年,也是曹国伟的璀璨十年!
  
  结缘新浪
  
  曹国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做过短暂的记者之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学习,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这样的经历让他与新浪有着天然的契合感;随后取得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商业管理学院财务专业硕士学位,让他在新浪的上市、并购等多次资本运作中如鱼得水。
  毕业后的曹国伟一直在硅谷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中打拼,先是安达信,后是普华永道。他供职期间,正是硅谷最疯狂的时候。而在普华永道担任审计师的曹国伟经历了“在其他地方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的各种资本运作”,有机会接触到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大量企业,审计过雅虎、Oracle等知名公司,亲自经手数家公司的上市,涉及到的兼并收购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心怀梦想的曹国伟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会限于普华永道,在1999年的时候开始寻找新机会。在看中两家硅谷的企业后,他在选择上有些犹豫,于是便向自己一位社会经验丰富的老朋友请教,他就是时任新浪首席运营长的茅道临。曹国伟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次的请教改变了他的一生。茅道临邀请他加盟正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新浪,做了多年审计工作的曹国伟只考虑了两天,因为有两点让他心动:第一,这家公司和中国大陆紧紧相连;第二,它和媒体有关,是老本行。随后的工作则是新浪上市前的冲刺。连续几周时间,曹国伟每天要忙碌十六个小时,一边在普华永道完成工作交接,一边到新浪以财务副总裁身份接手上市流程,“以前参与过很多家企业的上市,但就没见过新浪这么难的,给美国证监会的报告就先后提交了八份。” 曹国伟回忆起当初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半年之后,新浪成功上市,按照许多“财务官”的习惯,企业上市结束,自己也差不多可以另找新职了,实际上曹国伟开始也是这么安排的,“进入新浪的时候,估计自己可能在这里呆上一年多吧!”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呆就是十年。曹国伟陪伴着新浪经历了所有能够经历的一切,光荣与梦想,挫折与奋发。
  
  谋定而后动
  
  对于自己这些年在新浪担任CFO的经历,曹国伟做了精辟的总结:“CFO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财务的手段进行战略层面的操作,如果工作出色,这带来的公司价值增值将比业务运营创造的价值更多;CFO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像销售一样去‘卖’公司,把公司推销给投资者,真正决定上市公司命运的人是基金经理、大的机构投资者,因此投资者关系是CFO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工作,就是通过兼并收购将公司的战略用最低成本实施出来。”而曹国伟也用行动诠释着CFO的巅峰之路。他的成就为他赢得了“鹰派CFO”的赞誉。
  在新浪上市后不久,中国互联网行业就陷入低谷,随后无线增值服务业务兴起,对行业发展趋势极度敏感的曹国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这也成就了他最为得意的两次收购。第一次是2003年1月收购广州讯龙,这次收购被认为是互联网界最为成功的收购案;第二次是2004年3月收购深圳网兴,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次收购奠定了新浪当时在无线增值业务上的霸主地位,也几乎改变了公司的命运。新浪的股价也因为无线收入的大幅增长而在2004年一季度突破四十美元创下一个高峰。而曹国伟设计的收购讯龙和网兴的模式,也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收购的范本,此后业界内发生的多次并购都以此为样板。而现在,新浪无线每季度收入在三千万美元之巨,已经成为新浪收入强有力的支柱。
  曹国伟担任CFO期间,除了主持两次并购之外,还成功化解了盛大入主新浪的计划。曾有投资银行业人士称双方的交战令人“惊心动魄”,而曹国伟自己也感觉那件事确实很刺激。当时曹国伟陪着家人到澳洲度假,突然在南半球接到了盛大陈天桥的电话,当时没什么特别反应,“虽然挺突然,但也不觉得奇怪,以当时的股价,他进入是正常的。”曹国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远在巴黎的汪延一起召集了董事会,并迅速地聘请了世界上一流的投资银行及法律顾问。
  曹国伟分析,对于新浪来说,盛大的出现有些意外,但对于盛大来说,此举也肯定属于临时出手,因为此时纳斯达克刚刚出现对中国概念股非常不利的消息,新浪股价一路下滑,出现了大量的抛售,陈天桥也才有机会大量接盘,若非如此,他不可能买到那么多。在盛大突袭之后的第四天晚上22点,新浪抛出一份“股东购股权计划”(俗称“毒丸计划”),规定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0.5%的新浪股票,假如超过,其他股东将有权以半价增持公司股票。此举无异于彻底扼杀盛大增持股票的机会,而陈天桥手中现有近两成的股份,并不能撼动新浪现有管理层的地位。“毒丸”成功制服住陈天桥这个外来者,而亲手制作这一“毒丸”的,正是曹国伟。
  
  运筹帷幄
  
  对于他来说,在新浪十年,最大的考验可能莫过于在2004年6月临危受命,兼任公司的联席COO,负责管理公司最为核心的广告销售和网站运营。一个公司让CFO去做广告业务和网站运营,的确有些不同寻常。2004年,新浪的网络广告出现了瓶颈,虽然还在自然增长,但幅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当时接掌网络销售的确需要相当的勇气,”深谙媒体之道的曹国伟深知,一个媒体的广告增长势头一旦出现下滑,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而作为新浪的核心业务,公司在网络广告上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曹国伟谈起当年的情景,依然有些后怕。但凭着自己特有的自信和对媒体及网络广告的深刻理解,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只“烫手山芋”。
  到任之后,他调整内部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撤换了相当一部分负责人,当时给人的印象异常“强势”。在短短六个月之内,曹国伟在新浪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销售队伍和一个功能强大的销售体系。2005年,新浪广告在已经领先的情况下,增长率三年来首次超过主要对手搜狐,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而期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整个无线增值业务行业都受到了重创,新浪也不例外。而他领导的网络广告业务成为新浪收入的引擎。这样长期的积累更让新浪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广告销售业绩大放异彩,2008年第三季度总体营收超过1亿美金,广告营收达到7620万美金,同比增长66%。
  与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和腾讯的马化腾这些技术型的公司高管相比,有媒体从业经验的曹国伟对门户网站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判断更加准确。在担任总裁之后,他调整新浪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以博客为核心的Web 2.0产品和广告业务,尤其是新浪博客的快速成长让竞争对手无法望其项背。“我认为博客对于新浪的发展对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博客不仅给新浪带来了价值,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价值。”
  回首往事,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新浪这几年经历了一般企业很少经历的许多曲折和变化,而我自己几乎经历和参与了这所有的过程。许许多多的机遇或挑战,对于新浪或者我本人来说都是第一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照,所以得不断学习,而更多的时候只能依靠判断力和直觉去做。 不过在这过程当中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成长起来了。” 在经历了视频分享网站扎推、网络盗版泛滥以及奥运会培育了用户观看网络视频的使用习惯之后,曹国伟正在思考新浪视频的发展模式,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全新的新浪视频。
  的确,正是这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和“煎熬”,把曹国伟历练成了这个行业最有经验的管理者之一,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他自己也走上了一个海外上市公司的权力巅峰。
  
  新浪新十年
  
  2006年5月,曹国伟从汪延手中接过了新浪CEO的权杖。对于此次交接,外界评论,“曹国伟属于完美主义者,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做事大气,但又不缺乏激情且极具责任感,加上其近乎完美的履历,会让新浪走上新的征程。”细心的人已经发现,现在的新浪,在曹国伟的带领下,目标更加清晰,坚定不移的在媒体道路上拓宽,并在纵深上做到极致。
  在担任新浪CEO之初,曹国伟坦陈,自己只是延续者,不是来改革的。对于外界而言,新浪还是那个新浪,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在新闻方面开疆拓土;但内部人却发现,现在的新浪,已经悄悄的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确实是对之前的延续,只不过这种延续更加顺理成章,更加一脉相承。
  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新浪不但大气,而且底气十足。2008年7月19日,新浪与腾讯、网易宣布组成奥运报道联盟。互联网的竞争向来以残酷著称,而作为在新闻报道方面最具实力的新浪与腾讯和网易走到一起来,确是显示了新浪的大气。“我们走到一起,是为了给中国网民呈现最优质的奥运会报道。”
  
  奥运会赛场上选手的博弈,在互联网公司的层面,则明显地转化为流量与广告收入的竞争。正是有着十足的底气,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实力,尽管新浪不是奥运会授权的官方网站,但奥运会期间在流量和网络广告收入这两个决定性指标上,新浪依旧雄居各大网站之首。新浪2008第三季度财报中网络广告收入达7620万美金,在各大网站中遥遥领先。新浪在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让竞争对手十分沮丧,而彼时的曹国伟,正站在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20层的办公室,俯瞰窗外风景,手持自己心爱的莱卡相机,寻找最好的光线,捕捉最美的风景。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我国在建筑工程防水方面一直处于高投入状态。据统计,近些年工程总造价中防水工程造价的比例高达15%以上。然而尽管耗资巨大,防水效果却并不理想,新建工程当年渗漏率都在10%左右,国家每年用于建筑防水方面的维修费已将近20亿元。人们亟待一种能引领行业的高效防水材料。终于,河北省神禹特种防水材料厂研发的新型高科技防水产品——“科禹”牌防水抗渗精和纳米高弹防水乳胶问世了!它们的问世为建筑物防水抗渗
期刊
黄海燕,2002年毕业于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生物技术系园艺专业,毕业后在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工作。2006年辞职回乡创业,办起了蓝天苗圃场。如今,苗圃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多家高级宾馆和出口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年收入20多万元。    事业有成时毅然辞职    黄海燕出生在偏远的山区农村——恩平市大槐镇大朗村,2002年7月,就读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生物技术系园艺专业的她毕业了。和
期刊
在小王看来,作为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可以毫无顾虑地做很多事情,所以,年轻人创业其实更多的是在积累经验,学习更多的东西,作更多的尝试?   走进上海东北角的一家数码广场,数百家IT小店让人不知该选择哪一家好。  就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一家以帮助别人组装电脑、解决各类电脑问题为主营业务的商店,近年来正在不断壮大。这家小店的创始人小王,两年前刚从沪上某大学毕业,看着同学们为找工作而东奔西跑地
期刊
他是现在互联网界的名人,校内网,猫扑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陈一舟,1969年出生于湖北武昌。1987年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学习。现在陈一舟回忆起,那个时候办了一个当时很难办的湖北图书馆的图书证,不时请病假,逃课去看书,“基本上把那里的西方科幻小说和西方绘画全看了个遍。”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陈一舟想方设法从物理系转至计算机系,然而一年之后,也就是1990年全家就移民美国了。之后他进入了特
期刊
2009年,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从业者仿佛打算在一年里干完以往十年才能干完的事儿。就在行业分秒必争地向前奔跑的时候,人们强烈意识到,推动这个行业前进的人力资源捉襟见肘。而且这绝对不是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整个新能源行业——无论是核电、风电、太阳能行业,还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才短缺现象。业内专家都认为,这种状况将严重制约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期刊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薪酬方面,各行业会采取何种策略?日前,国内著名人力资源咨询机构太和顾问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大陆地区行业薪酬预测报告》。报告预测,2009年各行业薪酬水平依旧看涨,金融行业以13.3%的增长率位居众行业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医药行业(9.5%)。专家指出,随着近期房市的回暖,房地产业涨薪幅度将超预期。    预测:制造业薪酬波动最明显    太和顾问预测,20
期刊
小小魔方也能做出大生意。今年七月刚从广东教育学院毕业的小梁,在海珠状元坊开了一间小小的魔方专卖店,没想到,魔方店开业仅一年出头,利润就从最初的每月几百元上升到每月一万多元。不过,随着魔方店竞争的日益激烈,经营这种小生意也要有做大生意的头脑,需要不断思考如何与时俱进,做好推广、促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方能吸引和留住客源,在竞争中胜出。    玩魔方玩出生意    大三的时候,小梁就爱上玩魔方,玩着玩着
期刊
都说女人的钱最好赚,这一点只要看看满大街小巷的女装店就可以得出结论。然而本文的主人公却偏偏反其道而行,在鳞次栉比的女人店当中开起了他的“男士内衣”专卖店,而且势头挺猛,全国各地的分店开了好几家呢。    灵感源自广东    去年年底的时候,胡森慧和女朋友来到广州,他们的目的一是好好玩玩儿,二是想趁着这趟旅行去看看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几乎逛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一天,当他们逛到广州最繁
期刊
1982年,作为高考恢复后中国的第一批大学生,21岁的钱江进入了浙江巨人电梯,成为巨人公司的第一个大学生。两年后,在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热潮中,30周岁的钱江成为巨人的厂长。工作27年,掌舵企业18年,钱江将巨人电梯这个民族品牌与通力这个国际品牌“联姻”,跻身国内十大品牌之列。    2009年7月27日,上海江南造船大厦。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江见证双方代表在合约书上签完字后,轻松
期刊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