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活学、乐学、爱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兴趣作为学生进行学习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在小学阶段纯数字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抽象的内容。数形结合、归纳概括的思想也在教学过程中被广为运用。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对于授课效果和课堂效率都有重要的助力。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提升
  一、 学习兴趣与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特点概述
  学习兴趣作为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认识与探索外界事物的基础上开展的,是推动人认识、探索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动机。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深入过程中起到了一个主导作用。在初中数学对于学生而言相较小学数学在内容上更为复杂和抽象,数轴、函数、二次方程等內容的引入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会感觉到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针对初中学生在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概念上进行相关教学工作的优化。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不能忽视学生学习兴趣这一个关键因素。
  二、 教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
  初中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学生兴趣激发的方式。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在一个从激发到培养最终形成的步骤中完成。激发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激发的根本在于学习主体对于学习内容产生学习的需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授课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学生面临的现实需求,通过相关需求的刺激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帮助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入,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相关概念的运用。从让学生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出发,让学生明白相关知识点学习的意义。此外,教师还需要通过分析学生普遍的兴趣爱好来针对性地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影视、游戏等文娱活动中搜集素材,通过知识点与素材的结合来达到刺激学生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兴趣得以激发之后,教师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在课程不断深入介绍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在满足课堂趣味性的基础上本着学生实践参与为主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点,掌握相应能力。如教师在进行锐角三角函数的讲解时,学生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明白了三角函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后,教师就可以在介绍计算方式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现实问题的计算,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直接将相关知识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去。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一个参与、趣味的环境中持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
  三、 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具体提升策略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需要从兴趣激发、环境建立这两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下面结合华东师范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一次函数》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课堂设计阶段教师应该从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机地结合,一次函数作为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的函数模型,其线性的函数表达比较易于学生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游戏、影视数据等图表入手,在通过描点法帮助学生进行画图之后,对于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等概念进行解释,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概念。在进行函数性质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画出相关的函数图像,并让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理解相关性质、系数的意义。之后教师须通过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动手设立解析式并按照解析式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在课堂教学阶段,按照既定的课堂计划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最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相关游戏、影视内容为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置、问题导学等方式来引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明白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分组、探究等形式来根据解析式画出函数图像。之后教师要通过学生画出的多种图像向学生解释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与二者间的关系。学生在结合实际生活中具体事物间数学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有关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在讲授一次函数的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画出的多种函数图像在解析式中系数与常数项的变化让学生画出变化后的图像。让学生在对多种现象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为主,教授为辅的授课理念,在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广泛运用实践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兴趣培养的环境。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入手来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在兴趣激发的基础上创造良好培养环境的手法,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克运.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赤子(中旬),2014(02).
  [2]徐景超.让初中数学课堂沐浴生活的阳光[J].成功(教育),2011(12).
  作者简介:
  白丽侠,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技术的不断提升,其中网络的使用越来越多,依托网络应用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我们把它称之为“互联网 ”。然而在教育中,“互联网 ”的模式也越来越普遍。相对于传统学习方法来说,依托“互联网 ”模式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因此,智慧课堂也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智慧学习环境是在“互联网 ”模式下逐渐形成的,然而生成性教学是老师根据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的教
摘要: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教育观念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小学美术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家长的重视,大部分学校也都配备了美术室,美术教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笔者对古雷地区小学的部分师生进行了交流,分析古雷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与广大同行分享点滴经验。  关键词:农村;美育;瓶颈;策略  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以及师资队
摘要:从年龄、社会阅历、知识积累、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上而观,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宛如晨光初绽的破晓时分那鲜活炽烈、徐徐升起的朝阳。对于幼儿园学生,采取横加“灌输”式的知识教学方式显然不够合情合理。在班级、学校的各个角落由师生一起安排一块区域,专门供学生学习与游戏,这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习区域;活动规划   一、 引言  幼儿园中的儿童,仿佛含着清晨的露水、即将接受漫漫
摘要:课堂师生交流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置,交流反馈的策略以及交流方法选用等方面,结合一堂公开课的教学流程,探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教师话语分析。  关键词:课堂交流;有效性;话语分析  课堂互动性实录  一、 师生话语互动性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成正比  老师提问目标明确,由浅入深递进式进展。  T: We have lear
摘 要:英语课程作为教学任务中的一大主要学科,它的重要性及学习的压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和教师。随着社会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要求有较高的学习水平,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不单单是为考试而准备,更多的是为以后的言语表达及社会交流提供一项技能。但是英语课堂上的沉默现象却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具体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沉默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更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习惯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并且难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阅读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多元化、容易被
摘 要:品德老师想要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特别是面对知识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就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运用趣味的方式,让品德课堂充满新奇和智慧,从而,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实现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品德;知识性;趣味性;能力  课程改革后,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體地位,老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做好引导。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既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研究能力,
摘 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高中历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如何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对“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家国情怀教育与主题教学”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课; 家国情怀;主题教学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
摘要: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起点教育,教师应该以“先行组织者”策略来促使初中生养成勤思考、勤动手、勤探究的好习惯。本文将从先行分析学情、引入学生经验、延伸现实生活三个角度来分析“先行组织”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关键词:初中化学;“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分析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对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化学教育是在初中三年级开始的。这就说明初三学生不仅要开
摘要:物理学科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生活科学。本文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学生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三个方面阐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初中物理教学  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也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要融于生活。客观事实也表明,生活中的各种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