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02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首先把学生的发展即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个过程的“仆人”,其作用在于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培养学生自主积极探索该课程的精神,促使他们在求知过程中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拼搏。
  然而,我所投身的教育场景,却始终讲述着一种不变的现实:老师辛苦的要死,家长苦不堪言!每年,总是少数学生顺利考上理想中高一级学校,而大部分学生,在无人知道他们苦不苦、累不累的情况下,在他们被逼着付出大量休息时间、补习了很多功课后,不得不半途而废,踏上家长为其寻找的新的出路。而与此同时,一批名师脱颖而出!名师的业绩在于,如何把班上100%的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如何使原本基础不错的学生考上了高一级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应试教育更胜一筹。
  今年暑假,又到招生的时候了,我拨通了一个亲戚的电话,此前他曾无数次打招呼,想让孩子到我所就业的、目前是全市规模最大、名气也最大的初中就读。谁知电话那头却告知:想了又想,还是决定不让孩子去了,因为听说在这个学校上学,孩子太苦!他给我讲了他邻居的孩子Z。
  小Z是去年被父母托了关系送到我所在的学校就读的。每天很早起床,按老师要求不得迟于7点钟到教室早读,为了多睡一会儿,小Z经常不洗刷,不吃早饭。近50分钟的早读课他能应付得很好,该记会的东西都能完成任务,但接下来的两节课都是在昏昏沉沉中度过。大课间很饿,但学校不准吃零食,再说也没有时间吃,下课铃声几乎和哨声同时响起,哨声是命令去操场集合跑操的,你得赶快跑,迟到被老师抓住是要扣分的,老师的分工很明确,教室里上课的老师还没走,管跑操的老师已在操场催了,去楼下跑操,集合,排队,跟着音乐跑,老师很严,不停地喊口令,跑操很累,400米跑4圈,跑完之后已经满头大汗了。接着“连续”上完中午的最后两节课,所谓“连续”,是因为课间10分钟不能休息,除了老师拖堂外,各科的课外作业如果不抓紧时间赶写,就不能按时上交,老师是坚决不允许的。课堂上向老师报告,总是提同一个问题:“老师,我能不能上厕所?”!中午在学校饭厅吃饭的时候,有老师监督着,什么都不许干,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讲话等。下午继续学习听课、写作业,并随时接受老师临时通知的活动,就连平常走在校园里,都得不时看看有没有碰见老师,碰见每一位老师都要鞠躬、问好,因为这都有老师在监管。晚饭后,抱着各科作业,再忙3个小时以上,必须的,第二天一早,作业要全部按时上交。什么时候躺在床上了,感觉这一天终于熬过来了!周末一点也不轻松,回家除了赶完作业,还得被家长分派到各种补习班上课。
  小Z升入初中还不到两个月,吵着闹着不想上学了,说还是当家长好,不用那么辛苦,还有钱花。
  是啊,我们每天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他们取得的好成绩成就我们的功名;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天天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学点,考上好学校,将来能有个好工作,我们都辛辛苦苦围着孩子转,竞相把学生当做我们行为的接受器,他们哪有自主的权利,哪有思考的余地!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的第一条提出: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试想,在学校里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在社会上却要他开拓创业,不是强人所难吗?
  西方的教育不管孩子多大,都给他们强调求生意识,不论是什么情况或是谁的话,即使他说得再正确,与你的生命安全有违背的情况,生命安全永远第一。这样的教育是在父母和老师,即全社会都是统一的。
  而中国呢,虽然给孩子强调求生,却不能让孩子懂得自保。他们的意识中只有听话,再一个就是牺牲精神。听老师的话、父母的话,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为了某个原则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
  西方的幼儿教育是带领孩子去认知世界,求得真相。他们让孩子在草坪中感受绿色,在阳光下感受温暖,在自然中体会生命。他们是让孩子身临其境之后,再教给孩子东西,孩子总是喜欢“斗嘴”似的问稀奇古怪的问题,西方父母就会很开心,说明孩子懂得了思考。若孩子不问问题,他们还会有意识的去引导他们思考。而中国则是先在室内的一堆图书中教给孩子东西,当孩子身历其境时能说出所有东西的名称,中国父母就會很开心,觉得孩子的学习能力真强。可这真的就是学习能力吗?一个连基本的思考能力都不会的孩子,能说他有学习能力吗?
  中国的父母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思考,而只是教孩子去认知,如果孩子提问他们反而会错愕,因为孩子提问永远在他们意料之外。他们习惯了不思考,于是也习惯了孩子不思考。他们没有去引导孩子探索,永远都是引导孩子去接受。
  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是因为老师的思维不同。中国老师认为,我当然要先教他们画画的技能了,等把东西画得像了,他才能把心中的东西画出来啊。而西方老师则认为,一个人的天性就隐藏在他最初不经雕琢的时候,像与不像都是接近他心中的东西,一个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在表达的过程中才能激发他的创新和想象,先学会表达才能再去学会准确的表达。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禁锢学生,而是怎么样去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总是被教师指挥来指挥去,教师被领导安排干不完的课外工作,领导受上级指令,不断开会,接受不同的指令,而上级只有不断地出些花点子,才会创造出政绩,那么,最苦最累的,只能是学生了。六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回忆起童年时代,贫穷却有无限的向往,而今,这些孩子回顾他们的童年,也许会觉得不堪回首!
  在自己做玩具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钱学森、华罗庚,苹果树下造就了牛顿,而今作业堆里会长出国家栋梁吗?让教育摒弃功利的浮华,实实在在为孩子的明天做些事吧!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市场下,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想使得电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且对人才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更为严格。物理是初中课程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物理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课标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物理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有效性,加快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进程。文章从案例教学法内涵入手,探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师如何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前言  对于初中生来说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是由贵州省公安厅主管,贵州警官职业学院主办的法学、公安学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195,国内统一刊号CN52—5031/D,双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发韧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青年志愿服务,是一段跨世纪的华彩乐章.作为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青年志愿服务业已成为一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全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要求.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以知识产权为
在新形势下,阐述了林业资源管理的要求、问题和措施,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基础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只有先识字才能开展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转变,通过结合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