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重大自然灾
  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寓生态环境知识于生物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现用中学《生物》教材中几乎每章都包含生态环境知识,这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到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长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中学生保护环境的素质。让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留下一片蓝天。
  教学过程中,我们生物教师注意让学生理解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适地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再通过介绍生态失调带来的种种危害,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注重搜集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
  观念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破坏着生态平衡。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一节中,向学生讲述“三废”的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实例。据统计,我国约有七亿以上的人群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有近两亿的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我国每年排尘量4445万吨,年排二氧化硫为1200~1400万吨,是世界上“三废”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大气、水源、土壤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报道,胃癌、肺癌都是吸入大气中有毒气体或水中有毒物质所致。在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受细菌感染或与化学污染有关。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的人民币。联系实际教学,我县的渭河原来长年不断流,河中鱼虾成群,周围群山绿水。但近年来由于工厂排污,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河边农田农药的大量施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绝迹。这些贴切的生活事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还使他们意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意义,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通过自然保护和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树立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
  用这一主动因素,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通过放映有关森林资源、动物世界和国家一些重点自然保护区景观介绍的录像,唤起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怀。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森林、益鸟、益虫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关系。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一项有力措施。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确立了“植树节”和“爱鸟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纳入法律范畴,要依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向学生宣传有关法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而且通过他们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知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贡献。
  四、通过人口与环境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
  人与环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在学习“生殖与发育”和“人口与环境”时,罗列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本来,我国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人口绝对占世界第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地,加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主观因素影响,使环境恶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另外,人类为了自身利益,长期不断地毁灭或滥伐森林和开垦草原,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许多动植物也濒临灭绝。当前的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这些隐患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许多自然灾害甚至警告人类,要珍惜自然,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做到要计划的发展。
  五、注意生活点滴,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不仅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还包括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内容,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具体规范,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并养成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折花木,践踏草坪,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
  性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适时、适量、有意义地渗透环境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化学课的授课效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必经之路。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写话的起点。低年级学生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怎样让学生快乐写话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创设生活情境、学会留心观察、利用教材资源和运用评价手段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写话的素材  寫话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绝佳素材。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不妨让孩子玩,做一些喜闻乐见的游戏,来驱
现阶段对于企业集团而言,财务控制体系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拓展模式,而是逐渐向系统化控制的方向发展,但这种发展和优化要以财务治理作为根本的依据和中心。笔者阐述了财务
摘要: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开发智力,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创造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却指向了知识教育,致使幼儿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像中小学般地在固定教室里实施教育教学,把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建立“活动室”教育模式,让幼儿在游戏、绘画、舞蹈等活动中开发智力,获得生活常识,是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值得推广。  关键词:知识教育;智力开发;教室教育模式;活动室教育模式  一、
我校学生初中基础普遍较差,在初中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平时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同学中没有威信,在老师中不受关注,甚至在有些學生由于成绩差而给班级整体成绩拖了后腿。这些学生往往存在着很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有些学生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致使学习无动力、没劲头,导致成绩更加不好。其实,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想成绩好,他们的头脑也够聪明,他们缺少的是鼓励、是自信,如果老师能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引
在新时期只有不断的吸取新观念,采用新方法,结合事业发展的实际,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增强企业的自身的活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弘扬"创精品、
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的提问对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
提出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分析预习对提高课内效率和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摘 要:我国现行法律明文规定废除体罚和变相体罚,如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现在电视、网络上经常报道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反思。  关
就目前而言,许多企业在职工福利方面都会有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但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福利观念严重,使得在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与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