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从古代就重视道德教育,尊师重教。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挖掘课文的思想内容,加以提炼和概括,并用语言知识作为载体和媒介将思想内容承载和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正确的世界观的教化和美好情操的陶冶。现在的学生厌烦说教式教育,只有使传授知识与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水乳交融,化作甘泉去悄然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入,对高中课程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容易使自己的行为及道德水准产生偏差,教育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变得尤为重要。高中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应找准最佳结合点;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要掌握好适当的分寸。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高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英语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处理,增加了大量具有教育意义和时代气息的文章。这些文章,题材广泛,设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高中生了解国外社会,增强对国外社会的认知,通过对比,增强对伟大祖国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也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师利用这些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高中生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和道德品质。
  2.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可塑性
  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很大,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高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品德的可塑性特点,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励志故事正面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3.英语课堂教学是开展德育渗透的主渠道
  高中英语教学在高中阶段各科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阵地和主要渠道。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把德育教育和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学生,使他们实现思想品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可以使英语课程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能。
  二、教师还要利用言传身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无声胜有声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意志品质会对教学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以身作则,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注重个人的举止、行为、谈吐、舆论方向等方面的表现,做到课上课下如一,不要让学生认为教师课上是“完人”,课下却是“俗人”,自相矛盾。英语教师在此基础上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渗透到英语教学和课下交流过程中。首先,我们要用忠诚事业的精神去激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其次,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来赢得认同。英语教师同时具有双重的责任,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使学生习得语言技能,而且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中西文化交融的使命。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就是认同我们,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对青少年学生心灵的影响决不是教科书、道德格言和奖励条例所能代替的。在课堂上,以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表情、鼓励的口吻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后,教师要在行为上做出表率,以理服人。教师要求学生节约能源,那么就要及时关灯、关电扇,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行动是无言的教育,欲正人先正己。一个有力的行动胜于数句说教。弯腰拾起地上的垃圾,就是用行动有力地告诉学生他们该怎样做。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要把握好“点”“时”“度”
  1.德育渗透要找准最佳结合点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内化原理分析,一个人要认同并且接受另一个人的观点、想法,首先在这个人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就已经存在着与这些观点、想法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人原有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认同并且接受这些观点、想法的结合点。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讲课之前,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普遍的认知结构。惟有如此,才能增强英语课教学中德育的针对性,有的放矢,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2.德育渗透要把握女子恰当的时机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定要把握好时机,真正做到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德育渗透的特点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就是说,德育渗透的方法、形式和时机都应围绕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来进行,即牢牢把握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的德育内容,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践德育渗透。
  3.德育渗透要掌握好适当的分寸
  古人言:“过犹不及”,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点”是为了解决德育渗透的突破口问题的话,那么,“时”则是为了解决怎样突破的问题。在“点”与“时”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两不误,而且还要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具体到教学实践环节中,高中英语教学除了注重向学生传授英语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外,还可以多方位地對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灵活的德育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挖掘蕴涵于英语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德育因素的影响。只有掌握好适当的度,才能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书育人决非一日之功”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逐渐渗透的原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获得外语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健康思想的人,才能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培养出思想品格积极向上而美好健康的人应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与追求。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教学旨在让学生对我们所生活的生物圈、自然界以及人类自己形成基础的认知,更好的了解我们所存在的环境。初中生物的教学任务并不繁重,只需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即可,老师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高效的学到知识,便能够明确初中生物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由于生物在初中并不参加中考,导致学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往往对生物学科不
由于大部分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处于成长时期,存在的德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美德丢失、价值取向功利化、拜金主义、厌学、自理自律能力差,心理素质不过关等症状。这一切,都会直接影响他们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生和生活,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健全发展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刻不容缓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中小学基
期刊
鄂抗棉5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用鄂棉12与美国PD0113杂交育成。1996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于1992~1993年参加湖北省第二轮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区
摘要:在历史课堂中,要想提高课堂效能。教师必须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效率。  关键词:课前准备;把课堂还给学生;组织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呢?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呢?通俗的理解就是师生能够有效的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投入较少的精力与实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完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题,指出了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及明确极限的思想方法重要性;阐明了弄懂集合思想的必要性;论述了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逐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集合思想、代数思想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常用的
如何选用小麦拌种药剂多菌灵具有广谱内吸杀菌作用,主要用来防治小麦腥黑穗病,效果达90%以上。另据试验,用该药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效果可达60~80%。用50%多菌灵可湿世粉剂0.1公斤,加水5公斤可拌种
摘要:语文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语文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课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体验  初中阶段属于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语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言,语文课程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初
摘要:本文通过诵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内涵,情感韵味,使学生既学习诗歌又能得到美的享受,情的感悟。  关键词:诵读诗歌;感悟诗歌;体味情感  诗歌像是一位来自远古洪荒的美女,从历史轨迹中款款而来,经过岁月沉淀,出落得知性成熟,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她独特的风韵。而古语又有云“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传统教育中,诗歌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并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往往经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的探讨李从顺,刘存田山东安丘市景芝镇农技站262119刘强,李连贵山东安丘景芝镇酒厂262119安丘市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市,近年来随着我国棉花高产高效模式的不断发展,该
办公室是单位处理行政文件的部门。这里的文件指上级的来文、外单位的来文、内部拟发的文等所有需要领导知晓、批示或相关部门知晓、办理的文字材料。文件由办公室机要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