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深层开掘的力作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文学作品四层次结构理论为依据,以文艺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方法,用一个鲁迅学专家的独特而深邃的眼光,对《鲁迅文艺心理阐释》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给予了客观、科学的评价。评论中不乏作者独特的发现和精辟的见解。
  关键词:鲁迅;文艺心理阐释;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3)01-0072-03
  我的学生张佐邦、王基巩将其合著的新作《鲁迅文艺心理阐释---鲁迅个性心理对其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送到我手里,一定要我这个所谓的鲁迅学专家提提意见,以期后进。我确实感到有些惶恐:一是张佐邦同志虽为我的学生,但已是年过50的教授,且多有建树。二是我虽然研究了一辈子的鲁迅,但以文艺心理学方法来研究鲁迅,并不是我的长项,我怕把握不准,有失两位弟子的厚望。但我确实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被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所感染,因而情不自禁地仔细翻阅起他们的新作,并被其深深吸引,由衷的高兴。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顾忌,想说上几句。
  我觉得,和以往出版的鲁迅研究专著比较起来,《鲁迅文艺心理阐释》反映了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新理论
  
  《鲁迅文艺心理阐释》以张佐邦教授独创的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结构理论为依据,对鲁迅的个性心理对其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进行阐释,使人耳目一新。
  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中外美学家都将它分为三个层次,即语言层、形象层和意蕴层。
  张佐邦教授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梳理整合,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结构理论(《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结构理论》,载云南大学《思想战线》2000年第6期),即文学作品是由语言符号层、意象形象层、意义意蕴层、心理和生命意识层四个层次构成。心理和生命意识包括无意识心理,它是文学作品结构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深的一个层次。所谓生命意识,在此特指作家浸润在作品中的看取人生的独特眼光,衡量世事的心理尺度,以及明确的政治信仰、人生信念等等。生命意识既是作家个性心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作家的个性心理得以凭靠的"根",它强有力地支撑着作家的个性心理结构的格局,主宰着作家的创作心理、作品的意义意蕴。而这种"主宰",既有显意识在起作用,又大量地体现为无意识的操纵。因为,"意识的后面并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无意识心理。这种无意识从后面和内部影响我们的意识,正如外部世界从前面和从外部影响我们的意识一样。"〔1〕如福克纳对"人"的恒久存在的牢不可破的信念,司汤达对专制主义复辟必然灭亡的坚信,海明威的"斗狮人"精神,鲁迅的由内省自觉气质而产生出的27
  "中间物"意识、由坚韧深刻气质和博大的爱心而产生出的使命意识、由内省抑郁气质而产生出的孤独意识,都化成了他们作品的基调和灵魂。张佐邦教授认为:"作品是作家用自己的生命写成的,作品里除作家想告诉人们的一种意义意蕴外,还必然地隐蕴着作家的深层心理和生命意识。读者对作家浸润在作品中的整个心理和生命意识的探求,就像去寻找已溶解于水里的盐,只觉有盐味,不见有盐形,是一种最深层次的、甚至常常还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悟、体味。"中国古代文论有"三味"之说,我认为,阅读、研究文学作品,只有把它开掘到心理和生命意识的层面,才算是深得其中三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四层次结构理论的提出是有筚路蓝缕之功的。
  
  新方法
  
  文学研究采用的方法,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文学是人学,是人的心理学。鲁迅又是一位心理现实主义作家,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切入,辅之以社会学、美学等研究方法,对鲁迅进行"综合研究",很好地达到了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高度切合。因而,《鲁迅文艺心理阐释》运用新方法进行理论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在本书之前,也有少数几位专家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鲁迅进行过研究,并获得了可贵的成果。但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研究思路,就不难发现,他们是从对文本的细读、解析入手,去分析、确认鲁迅的个性心理。这种研究思路虽有其独到之处,但同时又不免显得逼仄,因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是作家个性心理的全息映现,像鲁迅这样个性心理复杂而充满悖论的作家更是如此。
  而本书则以鲁迅个性心理生成的先天生理遗传为逻辑起点,进入到其后天的文化熏陶,从而极为准确地把握住了鲁迅的个性心理特征:"鲁迅的个性心理是多元复合的矛盾统一体:既刚强固执,又深沉柔韧;既内省自觉,又机敏多疑;既内向抑郁,又开朗热情;既倾向于外物,又倾向于自身。在此基础上,又由于内省自觉气质而产生出鲜明的‘中间物‘意识;由于坚韧深刻气质和博大的爱心产生出极强的使命意识;由内向抑郁气质而产生出浓烈的孤独意识。而这一切,在鲁迅身上不但融为一体,而且始终伴随鲁迅的内心冲突而充满矛盾和悖论。"据我所知,这是研究者第一次对鲁迅的个性心理作出了如此准确的界定。
  而作品又是作家用自己的生命写成的。因而,作者在准确地把握了鲁迅的个性心理的基础上,再从作品是鲁迅生命的象征进入到作品的深层,从而去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人物和思想。我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和路线是极为可信的,也充分显示出两位作者把握和运用新方法的功力和能力。这就是创新。
  
  新深度
  
  《鲁迅文艺心理阐释》把新方法与新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结构理论为依据,以文艺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鲁迅的个性心理对其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鲁迅作品的语言符号表层,进入到心理和生命意识的深层,和鲁迅一起呐喊、彷徨、希望、绝望、苦闷、孤独、抗争,从而准确把握鲁迅流动的心理,切近鲁迅生命的本真,将鲁迅研究深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
  《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作家隐藏在文学作品最深层次的心理和生命意识,既是积淀在作家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一种升华和表现,又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它形成一种弥漫在作品中的生命灵魂和精神氛围,笼罩着该情境中的人、事、物、景,并像阳光穿透水晶一样照亮作品的一切。因而,不管是作家写作还是读者阅读,心理和生命意识层次的进入,才是文学作品存在意义的最终实现。
  《鲁迅文艺心理阐释》是以四层次理论为依据写就的成功的个案研究,它真正地将研究深掘到鲁迅的心理和生命意识层。作者认为,鲁迅是以生命的销蚀和灵魂的拷问进行文学创作的,鲁迅的心理和生命意识影响着作品的主题指向、题材选择、艺术构思、美学风格、语言创造等等几乎所有的方面,作品成了鲁迅生命的象征。作者对所有这些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精见迭见,机锋频出。如关于鲁迅小说形象的研究,作者论述到:"‘奴隶‘形象、‘看客‘形象、‘孤独者‘形象构成鲁迅小说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在表层上是客观的行为经验,在深层上则是作家的个性气质37
  和生命意识的隐现。文学的形象服从于审美的目的把这两个层面交织在一起。鲁迅小说如此强烈集中地表现和重构三大基本形象,显然与作家衡量和摄取素材的主观视角与眼光密切相关: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奴隶‘、‘看客‘的无形气氛和心理压力,从各方面阻扼‘孤独者‘的主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鲁迅作品中的各种形象是我们很容易就能把握到的,但作者并没有满足于表象的把握,而是努力开掘出隐含在形象后面的深层信息,这就不是一般的研究所能探测到的。
  再比如,作者关于鲁迅"故乡"小说的论述。鲁迅小说的"故乡"主题,最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内向抑郁气质与孤独意识,这又具体表现在关于"希望---绝望"的悖论式描述之中。对故乡的怀恋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这条感情的溪流作为"集体无意识"可溯源到无限遥远的远古初民时代。然而,在鲁迅小说"故乡"主题的深层,我们却看到了一股抑郁与孤独情绪的潜流,一种默默流淌而永远令人亲近又疏远的情愫。作为一个20世纪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先觉者("我"),在价值观念上早已告别了"故乡"以及与之相联的一整套童年经验。然而令人绝望的现实人生却又激起"我"对童年故乡的追忆。这追忆一开始便织进了"我"最神奇的梦幻之境,成为反抗"绝望"的"希望"之源。因此,"故乡"主题自始至终便是在心理上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其中低回又激荡地奔流着两股对待"故乡"的逆向的"情感流"。人们可以把它们解释为感情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强烈对立。但解读鲁迅小说的关键恰恰在于:活生生的现实绝不是完全由这两种对立态度来构成,而是一种独特的个性气质和生命意识在它们之间的鸿沟上架起桥梁,把两者联结成独特的、活的统一体。于是"希望---绝望"的真实性在相互的对立关系中同时遭到怀疑,而一种超越于"希望---绝望"的独特的个性气质和生命意识在两者的张力之中悄然而生。总之,鲁迅的"故乡"小说自始至终回荡着一种无家可归的彷徨忧虑和与"故乡"隔膜的孤独意识,寻找"精神家园"的希望和绝望都同时油然而生。像这样直达作家心理和生命意识深层的解析在书中比比皆是,使全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
  总之,《鲁迅文艺心理阐释》一书,以其新理论、新方法、新深度实现了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合和提升,在鲁迅研究中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它的出版必将为"鲁迅学"的学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荣格.心理学和文学[M].三联书店,1987年版:136.
  
  CommentonInterpretingLuxun‘sMindinLiteratureandartbyZhangZuobangandwangJigong
  
  LIUZheng-qiang
  (ChineseDepartment,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2)
  Abstract:Accordingtothetheoryoffour-layerStructureofLiteraturework,usingthemainStudymethodofLiteraryPsychology,WithaSpecialandProfoundviewasaLuxunologyexpert,TheauthorexaminesallsidesofInterpretingLuxun‘smindinliteratureandart,givingaobjective,ScientificevalutionKeywords:Luxun;interpretingmindinLiteratureandart;Scientificevalution
  〔责任编辑:燕 妮〕
  收稿日期:2002-10-14
  作者简介:刘正强(1930- ),男,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鲁迅学专家。
  
其他文献
摘要:已故的作家路遥及其创作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讲是一个独特的耐人深思的文学现象。当时,他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以传统的在当时被认为过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逆时而行,完成了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虽不为时人所理解,但是时间最终显示了这篇作品的巨大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路遥及其创作的成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讲,提供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东西。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反思
期刊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县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些贫困县由于各种原因沉淀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将是消除西部贫困的有效途径,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的PPT旅游发展战略,对于西部开发旅游资源消除贫困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PPT旅游战略;消除贫困;西部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3)02-0069-03  消除贫困一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云南省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从指导思想、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五个方面对云南省幼儿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期刊
期刊
摘要:物流是日益增长的产业,物流园区是发展物流与提高物流效益的综合措施之一。昆明拥有建设物流园区的优势条件,但其物流业发展滞后于其它产业的发展。在政府机构的组织与支持下,围绕云南省经济发展目标,以企业化运营为基础,昆明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为其它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为昆明配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  关键词:昆明;物流园区;物流产业  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3
期刊
摘要: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跨地区企业重组与联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转移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扩大市场范围,建立战略联盟,加快响应市场机遇,纳入全省、全国以至全球供应链。在跨地区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中应注意在公司制改组中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外部重组要注意开发与获取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专长和技能,企业的内部重组则要进行
期刊
摘要: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从业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不仅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企业的领导,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而且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昆明诺仕达集团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私营企业;党的建设;诺仕达集团;调研  中图分类号:D267.9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为切入点,分析了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责任;杨昌济;青年毛泽东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3)01-0051-03  在青年毛泽东的成长经历中,杨昌济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人之一,毛泽东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1〕美国学者特里尔也指出"
期刊
摘要:迟子建的小说在对“故土故事”的叙述中融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在那里,自然是人和谐而富有  诗意的家园,它和人构成了一个神圣的整体,乡民们也因为和自然的契合而有了惊人的凝聚力和敏锐的生命感  觉,与都市文明相比,这是一幅充满了温情的人间烟火图,由此也构成迟子建的“故土故事”与“都市故事”的对比  性叙述,这种叙述在同构的对应中所生成的审美张力体现了人文关怀与理性认知的统一。  
期刊
摘要:结构性失业将成为我国加入WTO后的主要失业形式。加入WTO后,结构性失业将面临着诸如劳动力供求矛盾尖锐、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农村剩余劳力大规模转移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解决结构性失业的经验,必须采取以统筹兼顾、多条腿走路为思路的若干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结构性失业问题。  关键词:世贸组织;结构性失业;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