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与发展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228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为切入点,分析了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责任;杨昌济;青年毛泽东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3)01-0051-03
  在青年毛泽东的成长经历中,杨昌济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人之一,毛泽东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1〕美国学者特里尔也指出"没有哪位老师---三四十年代遥远的斯大林除外,能比这位在爱丁堡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对毛泽东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2〕1913-1918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杨曾为伦理学教师。这一时期正是青年毛泽东思想确立的重要时期,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入分析,对西方近代思潮的进一步了解、认识,以及其对人生奋斗目标的看法和实施都与杨昌济的循循教导有关,对二者的师承关系讨论,学界较为注重从哲学、伦理学方面探讨,而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本为以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为切入点,分析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一、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
  
  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责任是"自由之意力"。
  毛泽东说:"吾人虽为自然所规定,而亦即为自然之一部分。故自然有规定吾人之力,吾人亦规定自然之力,吾人之力虽微,而不能谓其无影响。自然,若除去吾人,即顿失其完全。""吾人之于自然也,若个人之于国民,然个人受国民种种之影响,而即为国民之一部分,国民除去个人亦失其势力矣。"〔3〕个人、自然、国民不是孤立的存在,个人的发展,涉及自然的发展,国民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人不仅要尊重自然,还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是自然万物的生命所在。毛泽东接着阐述:"审此则吾人仍有责任,仍有自由之意力。此可以酿成之性,吾谓之可能性,有此性,吾人于是乎有责任矣。"〔4〕可见,责任是人的本性,指自由之意力。
  
  (二)责任是"自由之实现"。
  第一,责任是改造中国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说,"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他个连根拔起,不足以言摧陷廓清。这样的责任,乃全国人民的责任,不是少数官僚政客武人的责任。"〔5〕"吾湖南人唯一无二之希望与责任,即在恢复自由。"毛泽东在这里谈的自由,不仅仅是意志的自由即思想的自由,还包括,而且更主要的是行为(行动)的自由。
  第二,责任的实现主题是以建立湖南共和国为改造中国之基础。毛泽东说:"固有的四千年中国,尽可能说没有中国,因其没有基础。说有中国也是形式的中国,没有实际的中国。""大国家是以小地方做基础,不先建设小地方,决不能建设大国家。"〔6〕所以中国的事,不能由总处下手,只能由分处下手。因此现在唯一的办法,是"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的小中国。"〔7〕"湖南人应自负其创造之责任,不敢辞亦不能辞"。"我们应该努力,先以湖南共和国为目标,实施新理想,创造新生活,在潇湘片土开辟一个新天地,为二十七个小中国的首倡。"〔8〕
  第三,责任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是改革教育,创造新文化。毛泽东在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只有改革教育,创造一种新文化才能有效的实现改造,因而认为,教育的改革,文化的创造既是世界改造之潮流,也是完成救国之责任,实现自治的手段。
  他说:"近年欧潮东浙,学说日新。全国学界人士,靡不振臂奋起,顺应潮流,从事改革。独吾邑教育,既不能应时势之需要,力谋刷新,复不能本固有之精神,维持原状。推原根本,皆由主持教育者,不察世界潮流,不知自身缺陷,无责任之观念,与振奋之精神,有以致之也。"〔9〕因此"我们如果晓得全世界尚没有真正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一种责任呵!什么责任呢?即使世界发生一种新文化。为此从我们住居的附近没有新文化的湖南做起,产生新思想、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全体湖南人大家公负的一种责任。通过教育,创造新文化,来启迪民智,觉悟人心,共负救国之责。"青年毛泽东的责任思想,是在对中国近代社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观点,代表了中国近步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把责任与使命有机的结合,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以振兴"天下为己任"的思想特点。
  
  二、师承杨昌济之思想
  
  "融合中西之文明为吾国之所用"是杨昌济学术的典型特点,其著述和思想,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也很直接。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上的思想学派,如宋儒的心性之学和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以及近代的曾国藩、谭嗣同,也常是经杨昌济的介绍和推崇,引起毛泽东的格外关注。毛泽东对西方近代理论的系统化认识,其途径之一也来源杨昌济的介绍,二者在许多理论方面相似,这种师承关系,将毛泽东早期主张与杨昌济主张作一比较,就可清晰的看到。此类观点很多,与毛泽东责任思想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哲学,伦理学之研究
  杨昌济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在探讨宇宙的大本大源,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他说:"近世各种科学,各研究宇宙现象之一部,哲学则以宇宙之全体为其研究之目的。故学问以哲学为终极。宇宙为一全体,有贯通大源也。"〔10〕"个人必有主义,国家必有时代精神,哲学者,社会进化之原动力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哲学思想,欲改造现在之时代为较进步之时代,必先改造其哲学思想。吾国近来之变革虽甚为急激,而为国民之根本思想者,其实尚未有何等之变化。---欲唤起国民之自觉,不得不有待于哲学之昌明。"〔11〕
  毛泽东谈到:"当今之世,宣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噎皆开,则沛乎不可御矣!"〔12〕
  可见,毛泽东这种"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的呼声,正是对杨昌济"欲唤起国民之自觉,不得不有待于哲学之昌明"的呼应。
  
  (二)强调立志和抱负
  杨昌济说:"特立独行,非意志坚强者不能。寻常人多雷同性,无独立心,此其为寻常人也"〔13〕
  杨昌济强调,立志就要具备坚强的意志,要以实现高尚,远大的理想为其志。他说:"所见大则所志大,所志大则所学大,所思大,所为大,斯为大人矣。所见小则所志小,所志小,则所学小,所思小,所为小,斯为小人矣",因此,要建立"大志"。
  杨昌济的立志之说,与前面阐述的毛泽东确立改造中国之抱负是相通的,它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毛泽东说:"志者,吾有见夭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之谓也。"
  
  (三)教育唤人心,教育救国
  杨昌济说:"盖所变者政法之粗迹,所未变者民族之精神。从政治上求变,变之自上者也;从教育上求变,变之自下者也。变之自上者效速而易迁;变之自下者效迟而可久。高以下为基,吾宁自教育始矣。"〔14〕"
  吾国改建共和已二载矣,政争汹汹,反免破裂,人心风俗不见涤荡,振刷焕然一新之气象,而转有道德腐败一落千丈之势。盖承积敝之余,纲纪一堕,势难免此。欲图根本之革新,必先救人心之陷弱。国民苟无道德,虽有良法,末由收效。欲救国家之危亡,舍从事国民之教育,别无他法。此吾所敢断言也。"〔15〕"
  理想者,事实之母。理想变化,则事实亦从之而变化。个人必有个人之主义,民族必有民族之精神,欲改革社会,必先改革社会之理想。夫中国之人被柬缚于专制政体之下者不知几何年矣,一旦变为民国,岂无故而然哉?良由万国交通,时势大变,民族主义贤豪倡之,群众知之,酝酿运行,遂至有如斯之进步也。学术之不昌,其障碉国家之前途实非浅鲜。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16〕
  上述三段话,杨昌济主张必须从思想上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通过教育,来唤起和提高国民之意识,变换民族之精神,从而改造中国。突出了其"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认为,根本办法在"唤起国民之自觉。""教育救国"之根本,就在于实现"国民之自觉"。
  杨昌济同时强调"国民自身国家之本体也。本体一坏尚有何说!今日中国国民实迫于生死关头,间不容发之时,而欲唤起国民之自觉,在于少数贤智之士"因此"欲唤醒国民,先在醒自己,己苟自觉,斯能觉世。从事学问之研究者,可以奋然而起也"〔17〕因此提出,要实现醒自己,杨昌济认为学者自处之法:一在贵我,一在通令。
  杨昌济强调教育的作用,提倡改造中国,变换民族之精神是必然之势,而要达此目标,必靠教育来唤国民之自觉,这与毛泽东在改造中国之方法,途径中强调教育之手段来实现是相通的。
  毛泽东说:"近年欧潮东渐,学说日新。全国学界人士,靡不振臂奋起,顺应潮流,从事改革,独吾教育,既不能应时势之需要,力谋刷新,复不能本固有之精神,维持原状,推原根本,皆由主持教育者,不察世界潮流,不如(知)自身缺陷无责任之观念,与振奋之精神,有以致之也。"〔18〕因此,改造中国,要靠教育,变民族精神,由被欺辱的民族,变为自由、独立之民族。
  毛泽东实现"改造中国"之责任中强调立足现实,致力于实践之思想的产生,运用与杨昌济强调要实现"改造中国"之理想必先醒自己,学者自处之法:"贵我","通令"之教导是密不可分的。什么是贵我,通令,二者之关系如何,如何实现,二者与毛泽东责任思想之关联怎样呢?
  杨昌济说:"吾之所谓贵我者,乃谓各人宣自有主张之意""士不通令,终鲜实用"〔19〕贵我之重要,必产生独立人格,独立国家。通令可使人了解社会,对社会之状况作出客观之判断。"贵我"与"通令"是有机的统一体。"合贵我与通令二义而自觉之义乃明也",因此,"横尽虚空,山河大地,无可恃,而可恃唯我;竖尽久劫,前古后今,无可恃,而可据惟目前。可恃惟我者,求己责己之义;可据目前者,重现在之力行之义"〔20〕杨昌济认为,承担国家救亡之贡任,是国家,世界之要求。通令,贵我产生主体自觉之责任,自觉之义务,实现自觉之行为。
  如何实现自觉之责任呢?杨昌济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即有改造之思想,必产生改造之实行:其一,因为思想自由必继之以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必继之以行为自由,无言论与行动之自由,则思想之自由不得实现。那么思想之自由,乃"贵我"也,而要正确、客观的"贵我",必要通令。因此"贵我,通令"为贡任提供了前提和方向。
  其二,责任必将实行。杨昌济说:"实行之中含有二义。一贵坚忍,一贵勇敢。勇敢与坚忍,其实一德也,勇于创始,忍以要终,要本于意志之力。能言人之所不敢言,能行人之所不敢行,此乃圣贤豪杰之所以异于庸众也"。〔21〕
  可见,杨昌济的这种"贵我""通今""知行合一""实践为本"之说与前之早年毛泽东责任思想的确立和展开是息息相关的。虽然杨昌济的出发点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达到"国民之自觉",但其对毛泽东早年思想的引导是巨大的。毛泽东正是用其实践行为发展、发挥了杨昌济的思想。
  
  (四)改造中国之引导
  其一,杨昌济说"吾人处于今日风雨飘摇之时势,对于国家当有如何之责任,对于世界当取如何之态度,此不可不深思而熟察者也"〔22〕"夫一国有一国之民族精神,犹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也。一国之文明,不能全体移植于他国。善治病者,必察病人身体之状态,善治国者,必审国家特异之情形。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力于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官取,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情形,而善应宇宙之大势。"〔23〕杨昌济认为改造国家必做深入的研究,要掌握国家之情形,善应宇宙之大势,不是抽象的看待中国之变化,而是立足现实,不仅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且要考虑到世界环境之变化,以实现民族独立之精神为目标,"中国之改造",是顺应世界革命之潮流的。
  其二,杨昌济认为"有点力,有体力,先有点力而后有体力;有个体,有团体,先有个体而后有团体;有精,有神,先有精而后有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先有一而后有万"〔24〕杨昌济提倡改造应从小着手,从有力点手,从基础着手。
  上述两个层面的观点可见,杨昌济认为中国改造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世界革命时代之必然,在改造中强调必须从小着手,从有力的地方着手,通过一点显面,一点扩面的方法来最终创造新世界,他的这种主张,深深影响了毛泽东对领导,完成救国之责任的展开,前面所述毛泽东选择湖南作为实现改造中国之基础,以建立湖南共和国为完成其责任思想的体现是受了杨昌济观点的指导。
  综上所述,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是在爱国主义思想基础上,在救亡图存的目标下发生的。前驱者的循循引导,后进者急进直追,形成启蒙导师和青年一代协力共进、互为呼应的场面。毛浑东对杨昌济的主张和见解,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1936年在保安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转引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62页).
  〔2〕[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5页.
  〔3〕〔4〕〔5〕〔6〕〔7〕〔8〕〔9〕〔12〕〔18〕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第272页、第486页、第507页、第508页、第515页、第498页、第86页、第495页.
  〔10〕〔11〕〔13〕〔14〕〔15〕〔16〕〔17〕〔19〕〔20〕〔21〕〔22〕〔23〕〔24〕杨昌济.杨昌济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第86页、第200页、第70页、第44页、第45-46页、第353页、第364页、第365页、第366页、第198页、第199页、第23页.
  
  The Influence of Yang Changji on Mao Zedong
  
  FANLi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Economy,Dal iCollege,Dali,Yunnan671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viewpoint of responsibility of Mao Zedong and the influence of Yang changji on Mao zedong.
  Keywords:responsibility;Yang Changji;Mao Zedong
  〔责任编辑:彭书贵〕35
  收稿日期:2002-08-15
  作者简介:凡 丽,女,云南大理学院政治与经济系讲师,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治理信息不完备不对称所引发的危害中的作用作了探讨。认为技术与制度的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中的特定组织形式的演进能够相对改善信息不对称情形,能够有效约束行为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信息;不完备不对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会主义行为  中图分类号:D63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3)07—0038—04
期刊
摘要:袁宗道的“心学诠释”完全按照心学套路而彻底消解儒学本体、全盘拆解入门矩,卒归禅学“随缘任运”的“生死解脱”之旨,它以晚明士人心性之学的典型个案反映着作为时代之学的阳阳心学对士人“学问”的深刻影响和对士人精神的深度渗透,并以弃儒之禅显发了心学一门的佛禅本质。  关键词:消解本体;拆解矩;出脱生死
期刊
摘要:本体究竟是超绝的还是内在的、知识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妄的、方法究竟是融贯的还是分裂的、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本文认为,方东美晚年就这四个方面展开的东西方哲学之比较研究,旨在揭示东西方哲学之根本差异就表现为“机体主义”与“二分对立”的精神悖反。这一悖反,是东西方人不同心态的必然体现。因此,基于东方中心主义的立场,方东美在晚年时常强调这么一个观点,即东西方哲学要想真正实现互补融通,关键在于西方人应
期刊
摘要:已故的作家路遥及其创作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讲是一个独特的耐人深思的文学现象。当时,他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以传统的在当时被认为过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逆时而行,完成了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虽不为时人所理解,但是时间最终显示了这篇作品的巨大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路遥及其创作的成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讲,提供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东西。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反思
期刊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县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些贫困县由于各种原因沉淀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将是消除西部贫困的有效途径,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的PPT旅游发展战略,对于西部开发旅游资源消除贫困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PPT旅游战略;消除贫困;西部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3)02-0069-03  消除贫困一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云南省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从指导思想、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五个方面对云南省幼儿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期刊
期刊
摘要:物流是日益增长的产业,物流园区是发展物流与提高物流效益的综合措施之一。昆明拥有建设物流园区的优势条件,但其物流业发展滞后于其它产业的发展。在政府机构的组织与支持下,围绕云南省经济发展目标,以企业化运营为基础,昆明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为其它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为昆明配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  关键词:昆明;物流园区;物流产业  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3
期刊
摘要: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跨地区企业重组与联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转移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扩大市场范围,建立战略联盟,加快响应市场机遇,纳入全省、全国以至全球供应链。在跨地区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中应注意在公司制改组中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外部重组要注意开发与获取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专长和技能,企业的内部重组则要进行
期刊
摘要: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从业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不仅有利于加强党对非公企业的领导,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而且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昆明诺仕达集团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私营企业;党的建设;诺仕达集团;调研  中图分类号:D267.9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