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后外周血MDSC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关于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初诊中高危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疗效(NCT04061876)的单臂、开放性临床试验患者,一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淋巴亚群尤其是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的动力学特征.方法:前瞻性观察本院23例采用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的中高危aGVHD患者的疗效,同时监测其淋巴细胞亚群和MDSC的变化特征,并与20例allo-HSCT后无aGVHD及23例采用激素一线治疗的aGVH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3例中高危aGVHD患者采用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后28 d的CR率为78.26% (18/23).治疗28 d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P=0.08)含量低于治疗前,而研究中监测的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与难治性aGVHD患者相比,CR患者外周血中CD4+CD29+T细胞呈下降趋势.治疗28 d后,aGVHD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P=0.03)及CD8+CD28-T/CD8+CD28+T细胞的比值(P=0.03)明显高于allo-HSCT后无aGVHD患者.allo-HSCT后,aGVHD患者外周血中粒系MDSC (G-MDSC)含量均低于无aGVHD患者,allo-HSCT后14 d差异最为显著(P=0.04).按一线治疗疗效分层,CR患者治疗后3、7d外周血中单核系MDSC (M-MDSC)的含量较治疗前增高(P3=0.01,P7=0.03),治疗后28 d患者外周血中e-MDSC的含量较治疗前增高(P=0.01);难治性aGVHD患者治疗后3d外周血中M-MDSC的含量较CR患者低(P=0.01),治疗后28 d患者外周血中e-MDSC的含量较CR患者低(P=0.01);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芦可替尼组MDSC各亚群的含量较激素组高,以M-MDSC差异最为显著(P3=0.0351;P7=0.0142;P14=0.0369).结论: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aGVHD患者在获得较高的CR率的同时对allo-HSCT后患者的免疫重建的影响较小.aGVHD患者采用芦可替尼联合激素一线治疗后,外周血MDSC含量的增高提示,aGVHD患者对该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且M-MDSC变化早于e-MDSC、G-MDSC.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福建泉州地区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型及产前诊断干预情况.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7月泉州地区76328对婚检或优检夫妇行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初筛,初筛阳性夫妇进一步行地贫基因检测.检出同型地贫基因携带的夫妇于孕中期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76328对育龄夫妇中,地贫初筛阳性1809对,阳性率约2.37%.1809对地贫初筛阳性夫妇基因检查结果显示,检出α-地贫985例,其中以--SEA/αα携带为主,其次为-α3.7/αα和ααQS/αα;检出β-地贫296例,以654
目的 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TX/GP)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
目的:分析40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初诊为MDS惠儿的临床特点、危险分层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儿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4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1.4∶1.0,男性略多于女性,中位年龄6.0岁.其中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是最常见类型,染色体异常11例,合并基因异常1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15例,
目的: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发病率及类型,探索适合湘西州地贫人群监控与预防方案,促进本地区地贫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法对2017-2019年送检至本院的22940例孕产妇血样进行地贫筛查,其中土家族3356例,苗族2821例,汉族2233例,其他样本民族情况不详.对筛查阳性结果的样本进一步做基因检测.结果:22940例样本中筛查出可疑地贫2314例,阳性率10.1%(部分送检血液学表型未能统计).其中血红蛋白A2<2.5%1706例,血红蛋白A2在2.5%-3
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修复对上颌中切牙残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6例上颌中切牙残冠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微创拔牙,对照组患者给予延期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永久冠修复后6个月种植体体积、牙槽骨吸收水平、美学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主观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种植体体积(0.92±0.34)cm3、种植体长度(14.32±1.68)mm及种植体直径(4.42±0.65)mm大于对照组的(0.54±0.21)cm3、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90例肛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肛瘘切开术,对照组术后应用凡士林油浸泡的纱条换药治疗,研究组术后应用康复新液浸泡的纱条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上皮显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评估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探讨联合后置环磷酰胺(PT/Cy)与标准剂量ATG方案预防GVHD疗效的区别.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haplo-HSCT的SAA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疗效.将接受haplo-HSCT治疗的患者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案不同,分为低剂量ATG联合PT/Cy方案和标准剂量ATG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造血重建时间、GVHD发生率、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的差
目的:建立较稳定的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方法:雌性6月龄BALB/C小鼠经连续14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环孢霉素后,观察其外周血三系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涂片、骨髓病理切片等指标.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环孢霉素的BALB/C小鼠外周血三系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减少,其中白细胞、血小板表现得尤为明显;骨髓涂片示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明显下降,骨髓增生低下;骨髓病理切片示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结论:通过环磷酰胺联合环孢霉素腹腔注射的小鼠模型,其各项检测指标均达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 9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胆囊收缩功能与术后排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指标(空腹胆囊容积、胆囊最小剩余容积、胆囊收缩指数)变化情况;分析胆囊收缩功能指标与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5.10±12.7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2.89±10.48)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20±0.29)d.术后未发生胆瘘、发热、切口感染、胆道感染等并发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