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退化效应的非弹性体系震后概率残余位移分析

来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后残余位移是评价工程结构震后可修复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指标,而刚度和强度退化对震后残余位移的影响显著.本文采用综合考虑刚度和强度退化效应的非弹性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的Bouc-Wen模型,结合从NGA强震数据库中所筛选的69条强震记录,定量地分析了刚度和强度退化效应对非弹性体系震后概率残余位移的影响,进而以自振周期、屈服后刚度比以及刚度和强度退化参数作为控制参数,建立了考虑退化效应的非弹性体系震后残余位移的预测模型.分析表明,刚度退化导致非弹性体系的位移时程曲线向平衡点位置方向偏移,从而引起残余位移减小;强度退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隔震建筑和非隔震建筑的费用形成,分析了凯德·风尚9号楼(G户型)采用隔震和非隔震设计所产生的原材料费用差额,从而为隔震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经济性的参
我国西北村镇地区现存有大量黄土建筑,由于黄土力学性能较低,导致该类房屋在地震中极易造成严重破坏.为了提高黄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所建房屋的抗震性能,本文通过掺入土壤固化
随着生产要求的提高,许多工厂面临增大吊车起重量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吊车梁进行加固补强处理。吊车梁常见的加固方法多种多样,采用体外预应力连续布线加固吊车梁的方法不失为
提出一种新型消能减震楼梯,阐述其消能减震的原理,给出3种构造方案。采用SAP2000分别对设置普通楼梯、消能减震楼梯、滑动楼梯和不设楼梯的框架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反应
针对平面和竖向均规则、对称的钢框架结构,基于截面刚度最佳分布,提出一种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将钢框架结构简化为竖向悬臂杆,并设定其层间剪切变形角和弯曲变形角变化率在竖
本文用养殖场经营效益的系统分析方法找出该场1993年经营亏损139.01万元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序,并提出了调整价格,把住鸡雏的质量关等相应的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