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如何更加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关键,艺术类院校的教育教学要积极的融入培养人才的体系之中,促进学生更多的能力的提高和更大潜力的挖掘,借鉴更多人才培养体系内的方式,完善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艺术教育 人才培养 体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37-01
  艺术类的院校与师生都在思考成才的关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深入的探究高校艺术类教育的共性问题和缺陷,是否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和偏离了正确的教学理念,艺术能够使人的心灵更加的空灵和纯净,能够净化心灵,但是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却更多的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诟病,艺术类学生逐渐成为了没文化和素质低下的代名词,很多人认为艺术类的考生是由于文化素质不足,学习成绩不好,才报考了艺术院校。其实,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很多怀揣梦想的学生之所以报考艺术院校,成为艺术生,是遵从本心的做法,也是希望展现自己能力的殷切期望。同时,高校也要想办法破除目前存在的针对艺术院校和艺术生的误解和质疑,一方面培养其良好的艺术技艺,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能力和品质同步发展和进步。
  一、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艺术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艺术成就的体现尤为明显,也衬托出很多品格优秀、道德高尚的历史人物。现如今,艺术教育有了专业的院校作为技艺的传授者,人们凭自己的意愿学习艺术,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但是目前的艺术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应试类教学模式的枷锁依然紧紧的夹在教师与师生的身上,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都没有彻底摆脱依靠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论艺术水平和修养的高下,而且教材理论的学习在学生学业之中占有的比重过大,同时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素质教育和艺术道德的培养,导致了学生不仅艺术修养较差,而且综合素质能力也存在欠缺和不足。
  二、新时期对高校艺术教育培养的规划与要求
  (1)注重学生的培养规划和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计划,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好规划,同时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技艺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社会主流舆论和不良风气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明辨是非。
  (2)打造一流的艺术院校教师队伍,注重教师艺术修养的提升
  学校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和学习的力度,教师应该在其专业的领域内不断提升和突破,尤其是艺术类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艺术修养的提升,学校要加大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
  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正确处理好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几个关系
  1.艺術教育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随着艺术教育的深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和实践功能,获得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促进学生性格、情感及品质的养成。
  2.专业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
  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宗旨,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学校要兼顾发展专业技术与艺术教育,正确处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3.实践能力与创新培养的关系
  艺术教育以其表现方式的跳跃性、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内容表达的多样性,凸显学生个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构建科学的艺术教学体系
  制定合理的课程表,完善教学课堂的管理,以学校的专业门类为划分原则,加强对各专业的考察力度,教师和学生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以确定其工作能力和学习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萎靡气息在校园中清除,倡导用批判和改善的理念和角度看待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多举办一些健康向上的艺术表演活动或者竞赛,打造公平的竞技平台和平等交流的艺术氛围,学生能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有亲身实践艺术表演的空间和机会。
  艺术教育要结合自身特殊的教育内容和技艺类型,加强与社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合作办学,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真实的、美好的艺术世界,体验到真正的艺术,自己也能一展所长。
  四、结语
  艺术教育的内容正在逐步的完善和调整之中,这是新时期下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与欣赏艺术的合理期望。艺术人才的培养不能孤立的看待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而要从实际出发,理清艺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各方面因素的联系,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的艺术教育要借鉴其他学科门类的人才教育方式,也要充分的结合自身的优势,以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基本素质为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瑜.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6-17.
  [2]毕迎新.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4-85.
  [3]刘彦.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误区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2):73-77.
其他文献
【摘要】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是高校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现场教学能提供学生丰富的直接经验,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性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要求在教师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在宠物疾病防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它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
期刊
【摘要】生理学在我国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运动生理学则是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运动生理学的课堂教学,在我国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呈现出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枯燥的现象。本文研究了翻转课堂在运动生理学中的应用,并对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思考对策进行了分析,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翻转课堂 运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思考了两个问题:国学教育与文科学科教学整合时如何找到最佳融合点,以及乡镇高中文科各学科开展国学教育较合适且有效的途徑和方式。  【关键词】国学 学科教学 整合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21-01  国学教育在高中德育和学科教学中都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所乡镇普通高中学校,尤其是作为
期刊
【摘要】“协同创新”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尝试对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职 协同创新 研究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院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课题编号:2016C01。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46-01  所谓“传统文化”,百度的解释是: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讲,应该用传统文化来作为个
期刊
【摘要】新课导入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初中历史课导入方法多样,而历史地图因其简明、直观的专业特性,在初中历史教学导入中必不可少的教具。它和教材相互对照、相互补充,对于形象思维较发达的初中年龄段学生而言,历史地图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本文概括了历史地图在课堂导入运用的优势,并以人教版(2016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为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28-02  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和付出。而坚守和付出之后,幸福也会不期而至。教师是幸福的,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欢声笑语,源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源于学习的点滴进步,源于比赛场上的呐喊助威,源于一间窗明几净的教室,源于孩子们一声真诚的“老师,您辛苦了!”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树人”
期刊
【摘要】成人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校企合作是其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成人高等教育现状、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搭建、校企合作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和成效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 成人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14-02  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应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40-02  一、导言  2014年9月,国务院李克强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1%,远低于全国2%的平均水平,与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40%更有整整十倍的差距。同年,国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2015年5月出台
期刊
【摘要】ESP教学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满足不同学习者的群体专门需要,追求英语学习效率的最大化。而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其素质与水平严重制约ESP教学的质量。以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为例,分析云南省医学类高校ESP师培实践的现状,并为解决ESP师培所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案例。  【关键词】ESP 师培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