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不绝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x8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五下午两点,东栅茅盾及木心故居。开发旅游业之前,前来乌镇的旅客几乎都是为了参观茅盾故居(0573-88731088;WUzhen.com.cn;东、西栅联票¥150)。故居坐北朝南,分前、后两幢,前幢楼房为生活起居处,后幢三间平房是茅盾于1934年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庭院内还有其手植的天竹、棕榈。抗战期间,茅盾不在此居住,少年木心则常来此借阅图书,饱读世界名著之外,古籍上茅盾留下的圈点、批注亦让木心受益匪浅。故居东邻原为立志书院,现为纪念馆,展有大量与茅盾相关的文物和图片。再往东,位于财神湾186号的晚晴小筑则是木心故居纪念馆(参观须至wzmuxin.com预约),木心在此度过了童年、少年及晚年。
  周六上午九点,西栅木心美术馆。开幕数月的木心美术馆(0573-88731822;muxin am.com;门票¥15,周一闭馆)是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地。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冈本博、林兵设计,与乌镇大剧院隔水相望。木心临终前曾见设计草图,喃喃道:“风啊、水啊,一顶桥。”老人弥留之际的谵语成了建筑师呈现的景观:一条长长的走道跨过湖面,将观众引入正厅,建筑四周的芦苇和细竹传递着风的讯息。混凝土的外墙有木板的纹理,刚柔相济,馆内的下沉式结构则似要让观众渐渐步入这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展品以木心画作为主,也展有木心生前的创作手稿(包括乐谱),几十张正反密布、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的狱中书简尤其震撼。馆内亦展有生活用品、私人收藏及影音资料。木心常引福楼拜语——“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然而在这座美术馆中,艺术家不再隐退,处处都能感到他的存在与气息。
  率先亮相的两个特展为“尼采与木心”和“林风眠与木心”,熟悉木心作品的人自能看出其中用心。馆内还有一间拥有巨大落地窗和阶梯式座椅的图书馆,一侧墙架上摆满了木心《文学回忆录》中谈及的作家作品,供观众取阅。
  下午一点,西栅书场。书场的木构大堂充满古意,厅顶悬着细长的吊灯和吊扇。石砖地,前场坐席是十几张四方桌,供观众围坐,后场则是一排排靠背上装有条案的长椅。空间并无多余雕饰,处处流露着简约之美。台上由驻场演员表演苏州评弹等民间曲艺,台下观众多是手捧茶杯的当地老人,每天午后赶场听书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固定节目。书场外还有露天电影院,夜游的旅客不妨在此重温旧日时光。
  下午四点,昭明书院。书院为半回廊二层硬山式古建筑群,得名于主编《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主楼为图书馆,向旅客开放阅览,西侧临水处为木心题字的拂风阁书屋,水池中央有明代经幢,在此阅书、品茗、闻琴,实在享受。书院后侧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馆。另有昭明书舍(标准间¥880)可供下榻。
  周日上午十点,南栅老街。和游客熙攘的东栅、精心规划的西栅相比,南栅更保有江南水乡的原始生态。从东栅西侧沿大运河往南走,不一会儿即至南栅老街,临街有餐馆、店铺,但多为民居,安宁平和,游人罕至。可行至福昌桥,在石椅上休憩。老街上有几处宅院可供参观,其中张同仁老宅内的砖雕门楼保存完好,精致气派,木楼梁柱门窗上的雕花亦精美,聊供人遥想当年光景。
  美酒中的艺术世界Vifia Vik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入山谷,薄雾如一位翩翩舞者脱手而出的羽毛扇,一闪即逝。雪白的安第斯山像钻石切面,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闪烁着。随后,冉冉升起的太阳把光的触角伸到了山顶,并拂过山脚下的果树和葡萄田,把郁郁葱葱的山谷照成了一颗发光的绿宝石。
  雨已经下了一天一夜,不是平常的那种毛毛细雨,而是接连不断的大雨,松软的土壤和大片的泥地在顷刻间就被雨水浇灌、翻搅,肥沃的气息随之传来。
  现在,太阳升起来了,四周又恢复了寂静,只听得见鸟儿欢乐的啁啾。又是一个空气新鲜的清晨,这个与世隔绝的南美田园竟散发着地中海气候的甜蜜气息,与之一同显现的还有那无边无际的葡萄田。
  很难想象在十多年前,这片绿意盎然的葡萄园还只存在于一个男人的想象中。亚历山大·维克(Alexander Vik),这位60岁的挪威亿万富翁有着乌拉圭人的血统,他一直梦想着做出南美最棒的葡萄酒。他和顾问们最终在智利中部的米亚克(Millahue)地区考察了12,000公顷土地,并选定了12座山谷。
  我第一次遇见维克是在五年前的乌拉圭,那时我正住在他的田园别墅酒店EstanciaVtk,该酒店离人气海滩何塞伊格纳西奥(Jose Ignacio)很近,维克最初是为了探索母亲的故乡而在这里建造了一栋自家住宅,后来才将之改成了他的艺术酒店连锁中的第一家。当时,第二家酒店Playa Vik也在建设中。维克和他的美国妻子凯莉(Carrie)经常从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飞来查看工程,协调并选用绘画、雕塑、家具等所有装饰物。在工地巡视的时候,夫妇俩同我讨论他们在一些细节上的计划——安装一面由巴勃罗·艾舒加利(PabloAtchugarry)制作的铜面浮雕大门,在屋顶上种满野花。他们指挥并激发设计师的想象力,并最终提供条件让后者实现构想。
  —年后,我入住Playa Vik酒店,—切都如当初构想的—般:他们那狂野而美好的梦想实现了。亚历山大和凯莉与乌拉圭建筑师合作,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氛围。“我们想要探索设计的极限,挑战人们的思维。”凯莉说。事实上,米亚克的农夫一定已经在赞叹了。酒店建筑位于维克庄园中央的山顶,从数英里之外就能看见。建筑起伏的屋顶由古铜色的钛合金建造,从形式和功能上都能反映周围的山谷和群山。建筑外部不时出现的金色似乎是在向“米亚克”这个地名致敬,在当地的马普切语中,“米亚克”的意思就是“黄金之地”。
  维克对当代艺术的热爱随处可见,而他本人亦是一位专业的收藏家。比如,宽敞的起居室中展示着智利最有名的艺术家之一、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罗贝托·马塔(Roberto Matta)的作品。“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凭借手稿去了解艺术家,不像在乌拉圭,在那儿我们已经建立了有关当地艺术的知识基础,”凯莉说,“开始很激动,也有点不安,但是我们已经收藏了一些真正的佳作,有年轻艺术家的,也有老的,各种风格都有。”   她不是在开玩笑。22个套房中,每一间在方法和设计上都与其他房间截然不同。有些有主题,比如弗纳塞堤房(Fornasem)或爱马仕房(Hermes);另一些则是更复杂的再创造,比如幕府将军房(ShogunSuite),就是由日本艺术家花泽赳夫创作的,维克夫妇在巴塞尔艺术展上通过一家画廊认识了后者,并请他在这间套房中工作了两个月。“这家酒店对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是一次奇妙的经历。”凯莉说,“在他开始创作以前,我们就在墙上刷了铝箔,然后我们打电话去酒店问情况,员工们回答说:‘好吧,他还没怎么画呢。’因为每天开始画画前他都要沉思很久,直到很晚的时间才动手。”
  同样,智利现实主义艺术家阿尔瓦罗·加布勒(AlvaroGabler)在他的套房Gabler’s Grisalla中也工作了六个月之久,他先是在打褶的布艺上画,之后又在地面、墙壁和天花板上画,用一连串静谥的灰色制造出很多视觉陷阱。在这间房里,客人不仅是在观看艺术,更是生活在其中。
  维克夫妇挑选了所有的家具——有古董家具,也有为特定场所定制的家具——甚至自己设计了一些,比如,凯莉设计了填入彩色棉线圈或者废弃电脑零件的树脂箱餐桌。其中一个套房的浴室中铺的铜币是凯莉用手提行李箱带来的;达戈尼奥则帮助为另一个波西米亚式房间的浴室从拆迁地收集了几千块老瓷片。
  对于维克夫妇和他们的葡萄酒专家来说,这些美轮美奂的房间尚属次要,真正了不起的是他们造出了世界级的红酒。文化与葡萄酒的结合、超现实艺术与肥沃的土地、生长与收获、创造精神和美景,所有这些混合在一起,真是让人兴奋。智利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巴勃罗.聂鲁达(Pabb Neruda)——他描写酒和女人、美人鱼和激情四射的盛宴——无疑会赞赏这一切。毕竟,他喜欢在他那座俯瞰港城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的前卫住宅中款待朋友,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艺术家和梦想家们的庇护所,那座城市的小街、门框和窗台上也随处可见街头艺术。如今,在Vira Vik酒店,又有了一座可与智利最伟大诗人住所媲美的21世纪艺术家乐园。(vikhotels.com;双人间约¥7,200)
  珍重时光Casa Silva
  Casa Silva酒庄所在的空加瓜谷(Colchagua Valley)处在狭长智利版图的中点,担当着寒冷南极、阿卡塔玛沙漠、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的中转中心的角色。这个得天独厚的地带是天赐的最佳葡萄养成地。这里出品的赤霞珠、佳美娜、西拉和马尔贝克都广受赞誉。而希耶瓦家族是这片良田的先驱者,他们在19世纪末就早早从波尔多引进葡萄品种,至今连续五代酿制全智利最好的葡萄酒。
  低调专注的作风让希耶瓦酒庄在各权威酒庄评选中屡获“最佳”头衔,同时也巩固了其在空加瓜谷的地位,几乎每一位到访空加瓜谷的访客都会前往希耶瓦酒庄膜拜,并在那里享用午餐,品鉴这里的美食、美酒和美景。为了延展酒庄爱好者的美妙时光,希耶瓦家族腾出了黯然失色的祖宅,并将其改造为拥有七间客房的精品酒店。希耶瓦家族延续到第五代依然恋旧。祖宅翻修后依旧保留着咯咯作响的原木地板和嵌着玻璃的斑驳木门,小心翼翼封存着殖民时期的静雅风华。每间客房都是最温情的存在,四柱床、旧相片、法国古董被随风微晃的水晶灯映射得如梦似幻。住客通常还用另一些方式与这座大宅交流共处:或窝在壁炉边的沙发抱酒闲聊、或躺在铺满安达鲁西亚式地砖的门廊里吹风赏景、或扎进后花园的泳池嬉水晒太阳。只是酒庄老板马里奥(Mario Silva)的私邸不久前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他们只得迁回酒店暂住,酒店部分近期暂不接待访客。
  希耶瓦家族对故去时光的迷恋不止于此,他们坚持让食客在殖民风格俱乐部里用餐(用自产果蔬和上等肉菜烹制乡村风味);腾出一大间库房存放各时期的古董轿车;并耗费巨资供养马球队和场地——希耶瓦家族的聚会通常以俱乐部前草坪上的一场精彩马球赛呈现,有时以传统牧人马术表演替代。因为这些来到此地的住客甚至多过酒庄爱好者。在这个推陈出新、步履如飞的时代里,希耶瓦家族对时光和传统的珍重让人肃然起敬。(casasilva.cl)
其他文献
香港艺术家赵广超隐逸故宫八年,以工匠般细致的笔触游走于故宫。在他最新创作的《紫禁城100》微观绘本中,故宫见之纤毫,与我们日常所见的一样,又不同。100个故宫建筑及馆藏品展现与众不同的视角,比如赵广超如此描述殿前的明代铁缸,“清代一直让它留下来的原因不明,也许是作为一种战利品展示,又或作为警惕(不要重蹈覆辙)……最终,这些明代的水缸,在清光绪大婚前太和门的大火时都结了冰,就是不救火……”他与团队里
期刊
客户在假期入住豪华酒店究竟希望得到什么,初期关乎舒适——美食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随后是享受和品鉴——水疗、酒庄和艺术品;而当传统体验逐步养成后,他们更期待兼具探索和冒险精神的深度体验项目。原先看似附庸的酒店户外活动日趋成为左右客户决策的关键项。  日本豪华酒店界翘楚星野的奢华品牌虹夕诺雅(hoshinoya.com)在不久前发布了旗下第四问酒店——虹夕诺雅·富士。与先前强调奢华居停理念的轻井泽、京
期刊
澳大利亚和这位全球最著名的觅食者——Noma餐厅主厨Rene Redzepi是天作之合,在梳理了2015年澳洲大陆的本土特色食材后,他说:“我们发现蜘蛛尝起来像螃蟹,发现了奇异蓬松的水果、喂食荸荠和芒果的鹊雁。”Redzepi还在悉尼搜罗烹饪灵感,找到了五处特别突出和典型的澳大利亚风格美食地。  BILLY KWONG  主厨Kvlie Kwong是厨师界里最聪明的人之一,她将自己的中国移民饮食背
期刊
在现今孩子的世界里,中国人崇尚千年的“取法自然”理念已经变成了  “英语出口成章,钢琴弹得很好,跳舞很棒,熟知科技”,但转身却五谷不分。  备受追捧的国际夏令营或冬令营也难逃“镀金、学英语”的模式。  不过,就在最近的两三年,中国开始萌生“营地教育”。  孩子们终于有机会随专业团队和老师在中国进行自然探索和学习,  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成为更完整的“中国人”。此次,  《悦游》选择了西南的四
期刊
跟随《悦游》购物达人到地球的另一端,挎上最潮的羚羊角手柄手袋,以最酷的方式一起探索这座独具魅力的城市吧。  当Topshop、Forever21、H&M等高街品牌疯狂入侵每一条商业街区时,南非本土品牌却出人意料地保留着其原创趣味与时尚热度,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逐步聚集形成独具特色的精品购物街区。南非开普敦虽然背着国际大都市的光环,但仍然存留着别具一格、亲和力十足的步行街区,与这
期刊
巴厘岛  尽管巴厘岛的火山时不时地会调皮一下,但这依然挡不住它经久不衰的魅力。要问那些人重复造访,甚至定居岛上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一稻田、海岸、丛林、庙宇、浪涌、火山信仰……它如此丰富又开放和包容,无论你的心境如何,巴厘岛都对你张开怀抱。  巴厘岛的热爱者从来不分国籍、肤色和性别,就在你以为已经足够了解它时,又会有新的社区、奢华度假村出现,吸引你再次飞往众神的岛屿。  早些年怀着与EatP
期刊
我们先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坦桑尼亚,大约1/3的国土被设立为自然保护区,留给了野生动物,因此这是个极富自然生机的国家。这里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火山口,有世界第一高的孤峰,还有世界上最宏伟的野生动物奇观:每年有超过两百万只动物进行大迁徙,浩浩荡荡,无穷无尽。  观察一下野生狮群的保留地,你就会发现其中三个最大的聚集地都在坦桑尼亚,分别位于鲁阿哈(Ruaha)、塞卢斯(Selous)和塞伦盖蒂(Sc
期刊
一路上,我不自觉地用瑞士的草场和雪山、苏格兰的高地和荒原,以及语言难以形容的蓝天之蓝与白云之自来对比沿途掠过的景致。但是,当那个傍晚,我们的坐骑——“福特探险者”灵巧而稳重地带我们翻过白马雪山海拔4,292米的垭口时,推开车门,我们和凉薄的空气撞个满怀,路旁白塔周围挂满了迎风飘扬的五色经幡——这里是香格里拉,是你人生中总要造访一次的香巴拉。  这一大,从川南前往迪庆,早上六点,我在程海的小旅馆里开
期刊
是什么让一家新餐厅在开业之初就大放光彩?又是什么让一家老餐厅时刻保持新鲜活力?如果你看过美剧《盘中兽》(Food the Boast),一定知道成功经营一家餐厅不是件轻松事,它需要主人在头脑清晰的同时还要广开眼界。我们邀请香港SEWA餐厅的创办人Bonnie Gokson和北京香格里拉酒店AZUR“聚”餐厅的主厨Mauro Colaareco为我们揭示他们的灵感之源。  AZUR新开张  Maum
期刊
从“杂志主编”到“艺廊、餐厅、集合店主人”的转型有什么心得?  没有19年的杂志从业经历,我可不敢开这么一间餐厅,因为我所有付诸实践的行为都是那时创意想法的延伸。1968-1989年,我就是个普通的杂志编辑人,只不过同时拥有一个开餐厅、艺廊和出版独立出版物的梦想。之后我创立了出版公司做书籍、开艺廊和餐厅。其中艺廊是我的至爱,在做Elle、Vogue这些时装杂志时,我为摄影这门艺术所倾倒。几十年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