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清源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家族,1966年6月出生于湖南龙山,字驰千,号醉人、瘦马堂主。1991年毕业于怀化学院美术系,1996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土家画派创始人,湘西自治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委会主任,湘西秦风书画院院长。美术作品获北京“城建杯”全国书画展银奖、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湖南省第二屆“三湘群星奖”、第十届全国美展湖南省展区优秀奖、湖南省第六届水彩艺术展优秀奖;书法作品获中国书画赴澳门展铜奖、首届“今古墨缘”中国书画新作展优秀奖、首届中国少字书法展优秀奖等。
其他文献
苗族,生于湘西凤凰古城。现为凤凰县书画院院长、湘西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凤凰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美術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南省政协画院画家。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湖南省优秀作品展、全国少数名族第二届山水画展、湖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展览(获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南优秀作品展(获优秀奖);部分作品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云南丽江古城及日本等地展出;2014年至
期刊
1964年出生于湖南泸溪,号师樵堂主,龙溪上人,别署绿野萍踪。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湘西自治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首大学客座教授,现供职于湘西自治州国家税务局。作品多次在各级书展中获奖,并被有关机构入集收藏。從事书法教学七年,培养多名优秀书法学生。
期刊
1961年6月生,湖南凤凰縣人,号问石堂主人。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湘西州书法家协会理事、凤凰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先后入展入选全国首届书法作品展 全国首届书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扇面展,湖南省第六届、第八届“湖湘书法月”,“盛世丹青·湖南风采”湖南艺术年展,湖南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作品展”;作品被多处碑林收藏并勒石。2014年作品被评为湘西自治州“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
期刊
别署湘西山人,1963年出生,湘西凤凰县人,土家族,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修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系。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协會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九歌画院艺术家、湘西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湘西州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吉首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入展湖南省庆祝建党7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中国画新作邀请展、湖南省少数民族书画工艺美术作品展、第
期刊
苗族,生于湘西永顺,字冰玉,号如如,荷塘书屋主人。现为湖南省女书法家协会会员、湘西自治州书法家协会理事,供职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2014年拜曾翔先生为师,2015年研修于北大曾翔、胡抗美、李相国导师书法工作室。2009年作品入展“頌祖国”湖南首届企事业书法艺术展;2011年作品入展浙江舟山·湖南湘西书法艺术交流展;2012年作品入展河南新乡·湖南湘
期刊
1963年9月出生于湖南凤凰县,1987年毕业于怀化师专美术系,2000年毕业于湘潭师院美术专业函授班,2004年5月参加湖南省美协举办的创作高级研究班。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湖南省九歌书画院特聘画家,湖南省潇湘书画院艺術家。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奖励》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08年艺术湖南·湖南省美术
期刊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河畔,距离县城19公里,是古溪州彭氏土司司治治所,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始建于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止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改土归流”,世袭28代共35位土司,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元、明、清九个封建王朝,历时818年。鼎盛时期辖二十州,范围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边区。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
期刊
1963年生于湖南鳳凰,先后毕业于湖南省怀化师专美术系及湖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湖南省当代油画院画家,湘西自治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州油画艺委会主任,湖南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副教授。作品曾获全国教师作品展优秀奖,省美展学术奖、银奖及铜奖;部分作品在《中国油画》《美术》《中国美术报》《艺术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并被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广东莞城
期刊
民国十五年(1926),当北伐部队的脚步行进到武汉时,一个本来心怀“丹青碧血、救国救民”革命理想的年轻军官,在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其时军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后愤而辞军,辗转回到了家乡——扬州,从此深居古城陋巷,悬壶济世的同时与丹青为伴、诗画交友。这个“兼济”不得、选择“独善”的年轻军官就是刘声如,当时在北伐军军医处任医官。  刘声如,名镛,号懒道人,1898年出生在扬州一个职员之家,父亲为地方税务官员
期刊
朱珪(1731-1807),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其兄朱筠,时称“二朱”。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人,后迁黄阁河村,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北京大兴县,故入籍顺天府。乾隆十二年(1747),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秋,授福建粮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乾隆三十二年(1767),补湖北按察使。乾隆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