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之心 铸育之魂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思想道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部分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偏差,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容与途径三个维度,提出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思想道德;教学策略
  德为教育之首,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树立德育理念,让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实效,促进中小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而铸就教育之灵魂[1]。
  一、更新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观念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事业,社会的发展在强烈地呼唤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特色,积极吸收新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一)树立“立德树人”观念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目标与行为的看法,是影响教育实效最深层的因素。目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实效低,德育目标不明确,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受“重智轻德”观念的影响。因此,要想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势必要转变这种教育观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是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教师不仅要将它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更要在中小学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方面得以体现,从根本上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2]。这样才有助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目标、有理想的新一代青少年。
  (二)重视“德育个性化”观念
  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这也是目前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学校“好学生”的标准,如“三好学生”的评选,要求学生学习好、品行好、身体好,这种标准要求,更像是工厂“标准件”的生产。不可否认,“三好学生”是中小学教育追求的理想化的学生,但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把中小学生都培养成最优秀的人,而是造就一个个具有良好个性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合格公民。因此,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三)培养“德育习得性”观念
  德育习得性观念下,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形成,是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只有经历多次实践的认知认同、情感体验与行为训练,他们才有可能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因此,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促进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3]。
  二、丰富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德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从“爱国”做起。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使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响应时代发展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帮助中小学生解决思想道德上的新问题。
  (一)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在我国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西方一些思想观念对我国传统美德教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致使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了解仅限于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而对自强不息、戒奢节俭、温良恭俭让等的了解少之又少。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也是开展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仁爱观、礼仪观、义利观与信念观的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他们才会有理想、有追求,才能进步,才能成长与成才。
  (二)拓展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新内容
  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若不紧随时代步伐、拓展新的德育内容,势必不利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拓展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首先,加强生命道德教育。快节奏的生活,会加重中小学生的心理负荷。多元多变的社會观念,也会让中小学生失去稳定感,进而表现得既敏感又脆弱。泰戈尔对教育有这样一句评语:“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教育工作者应把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加强生命道德教育,让中小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并且敬畏生命。
  其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们必须保护好地球这个家园,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除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公民的道德素养,即生态道德。因此,教师要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心底热爱自然、关心自然,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食,爱护身边的花花草草。
  最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是真实与虚拟并存的世界,对中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中一些不良的因素会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具体而言,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给予学生积极引导,倡导文明网络行为,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效,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使用网络。
  三、开拓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内容的丰富,最终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得以实现。有效、多元的德育教育途径,能够促进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优化中小学思想道德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中小学生只有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才会充满求知欲望,学习时才会更加自信。自信是通往成功道路的重要基石,教师应设法让学生找到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目前,中小学思想道德学科教育往往“以知识为核心”,采取“说教”“倡导”的方式,这也是中小学生不喜欢思想道德学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智育与情感因素,并基于对学生学情的了解,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在不断启发与诱导中,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我能行”,进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与增强自信心的目的。   (二)在各个学科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思想道德学科是显性的、主要的德育教育学科。在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教师不仅要优化中小学思想道德学科的教学内容,还应注重把德育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以发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以语文学科为例,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文章,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语言和文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如,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会爱集体、团结互助,并锻炼学生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体育运动精神。每个学科的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这样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三)注重思想道德实践,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脱离道德实践活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通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修养德行。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常规活动,让思想道德活动具有时代性。部分学校在传统的美德教育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德育教育不仅具有本土化特点,还有着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比如,在清明节,有些学校会组织全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烈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特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凸显其实效性。这需要各中小学校积极与周边社区、公园等进行合作,以此来拓宽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内容、完善活动形式。
  (四)聚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力量
  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质是“德育”,其中,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聚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构成一个三维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既给学生言语上的引导,也给予学生行为上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更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艰巨工程。这需要众多教育工作者有立德之心,从自身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完善教育途径与方法,从民族的、本土的、社会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此外,学校也应开展多样活动,让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切身体验与感受,让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得以加强,进而让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廉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制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S1):160.
  文德松.關于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7):69.
  金亚慧.对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7):15-16.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复合体表达与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allo-HSCT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骨髓嵌合率;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通过病理损伤评分评价肝损伤程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炎性细胞及NLRP3炎性复合体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NLR
我国著名血液学家张之南教授因病于2014年7月1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期刊
【摘要】班杜拉提出的交互决定论,强调个人认知、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环境影响行为这一理论可知,校园环境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教师素养和课外拓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班杜拉;交互决定论;学校环境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对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学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学习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近年来MM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不少新药的开发应用提高了患者疗效,改善了患者生存.其中硼替佐米临床应用后取得巨大成功,但也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并发带状疱疹等不良反应[1-2].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调整给药频率及剂量、对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改良,观察其对MM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探讨硼替佐米应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分析miR-22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168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5份无肿瘤细胞侵犯的正常淋巴结组织标本为对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其miR-224的相对表达水平,并探讨miR-22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LBC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miR-224表达水平为0.97±0.33,
“全面的反思”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周昱勤什么是反思?一般将其概括为: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检视优缺点,并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进的具体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诸多新教师将反思理解成“独角戏”。这种“独角戏”式的并不全面的反思,产生的作用较小且持续的难度较高。  那么,“全面的反思”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按照心理学家科顿、斯巴克斯-兰瑟、布鲁巴奇等人的研究,反思时还应关注具体的问题、围绕问题进行专业阅读及
期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2)》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达成
期刊
患者,男性,68岁.因“右侧睾丸肿块”于当地医院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LCA(+)、CD20(+)、CD79a(+)、CD3(-)、CD45RO(-)、CD10(+)、Bcl-2(+)、CK(-)、Ki-67>80%(+).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患者无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伴有体重下降,2个月内下降约10 kg.查体:神清,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