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书与路”导写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电影《卡萨布兰卡》
  (3)路,就是书。——余秋雨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写作时要具体分析这三则材料的内涵和关系。第一则材料强调“书”和“路”的重要性,要多读书,多行路。“读万卷书”,这是一本有字的书,行万里路,这是一本无字的书,我们要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第二则材料强调“书”和“路”都可以塑造人的气质,无论读书还是行路都对你的气质形成、性格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则材料强调“书”和“路”的统一性,“书”就是“路”,“路”就是“书”,二者可以融为一体,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总而言之,这三则材料既说明了“书”和“路”对人的重要性,又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的材料分析,在审题立意上,我们可以根据三则材料,将“书”和“路”结合起来思考为最佳立意。可以写多读书、多行路对个人的重要性,也可以写“书”和“路”的相通之处。
  例文
  漫漫人生,请带一本书上路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 林曦
  我曾听过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的确如此。古人常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的就是提升自己的人生内涵,能够看淡春花秋月,宠辱不惊地过一生。
  书,能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孔子韦编三绝,终成一代儒学宗师;苏秦狠心刺股,凭着自己的一腔才学成为一代谋士;李密牛角挂书,亦是留下了千古美名。古往今来,人们对书籍的热爱有增无减,罗贝托·波拉尼奥发出过这样的宣告:“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即使每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如同我们不会停止生活,即使死亡必然来临。”读书和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余秋雨先生说过:“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的城市的文化,主要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一个有内涵的人,往往能从一草一木中,看到欢喜和禅意,能在世俗生活中抬起头看天边的云霞,享受内心的安然和淡定,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书给予的。
  路,能丰富一个人的阅历,磨炼一個人的性情。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人的生命中没有风景,是因为他只在那些别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抱怨生活的无聊吧?那么,何妨流出那些水管呢?你只有流遍一个又一个的风景,你才会是一条河啊!生命不是放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草原上随风舞动的韵律。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或许我们更应跳出这个无限循环的节奏,明白自己真正所求的是什么,然后为此走遍万水千山,亦无悔无怨。
  如果读书是在你的心中堆放木柴,那么上路则是点燃它们的火源。书和路的结合,会引发绚烂的火焰。生在盛唐的李白,游遍大江南北,终成就了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豪气;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杜甫,下笔就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沉郁顿挫之气;遭受了宋王朝南渡悲苦的李清照,诗词中总有些“凄凄惨惨戚戚”的低迷哀痛。经历世事会让你将从书本上看到的文字,真正化为生活的感触;而万里江山、人生履历会让你的笔下生出独一无二的光辉,让你的生命结出不一样的果实。
  漫漫人生,请带着一本书上路。看书中之百转千回,品世间之人情真相。书和路会融为一体,形成我们独一无二的气质。书路结合,用书中的精神作为人生的风向标,用路上的阅历沉淀自己的内涵。
  评点
  文章从材料出发,紧扣材料要旨。主要有三大亮点:
  审题准确,立意精准。标题“漫漫人生,请带上一本书上路”,既扣住了材料,又点明了主旨。
  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先总述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分别阐述“书”“路”的重要性,接下来阐述“书和路的结合,会引发绚烂的火焰”,结尾呼应标题,再次点题。
  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的古诗名句、名人名言等。既使文章论证充分有力,又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曾渴望一场“诗和遠方”的旅行,但当我们还在驻足观望时,23岁的华裔女孩何易恩,已经完成了横跨美国的flag。  何易恩从15岁开始就一直“在路上”,她在意大利的罗马读过高中,在美国华盛顿州、加州、纽约州的三所不同大学就读,最后通过网课获得马萨诸塞大学(UMass)的新闻专业学位。她从20岁开始“背包客”生涯,足迹遍布中美洲、欧洲、加拿大。2018年3月,何易恩穿着一双轮滑鞋,开始了她的横跨
近来,我常到破山寺去。破山寺在常熟北郊虞山的北麓。那地方不过是个小寺,僧侣不多,可它似乎有种魔力,吸引着我。  清晨,我一个人来到破山寺。雾气缭绕,朦胧之中,隐约能分辨出方向——但我是不会迷路的;尽管是野马般的雾气,也遮挡不了我的双眼,阻碍不了我的脚步。  “破山寺”三个大字终于映入我的眼帘。我顺着台阶向上走,太阳升起来了,朝霞碎开,阳光宛如一丝丝金线,钻过树间缝隙,照射到我身上,给我以久违的暖意
日前,手游《王者荣耀》宣布新版本即将上线,引人注意的是在这期新版本的研发当中,王者荣耀制作团队联合腾讯新文创研究院,邀请了三位文史专家一起参与到新版本共创当中,其中复旦大学文史专家、教授葛剑雄担任学术顾问,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和文史作家朱晖将担任项目指导。  其中,葛剑雄教授是中国培养的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著有20多部史学专著。他还曾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
“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追求与目标,为了实现梦想,每个追梦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但我们在享受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梦想”却丢失了本性。  2018年11月,两位年仅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儿为追求“明星梦”离家出走,所幸因为没有身份证使她们的“追梦路”停下脚步,这一事件令人深思:追求梦想固然是好事,但是偶像崇拜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显然,这不仅与社会环境和青少年心理发育紧密相联。  在当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一部台剧《想见你》中反复循环的歌曲《Last Dance》让“伍佰”的名字走进了年轻观众的视野。这是一位有点时代感的歌手,嗓音粗粝,咬字带着浓重的口音,也没有帅气无死角的颜值,台风“张牙舞爪”,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当下的年轻人会喜欢的类型。  但伍佰的确很让他们“上头”,从《Last Dance》开始,《浪人情歌》《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等歌曲也开始出现在他们的歌单里。听惯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被认为带来了诸如浮躁、亲情疏远、影响健康等问题。然而,智能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工具作用发挥得怎样,实际上更多地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做出判断。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大哥大到如今纤细薄小巧的智能手机,一方手掌大小的屏幕容得下世界的精彩,不必有鄉书何处达的慨叹,更不必读破五车。装在口袋
“站着是一个世界,躺着是一个世界。”  站立,是一种奋斗拼搏的姿态,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他们会在没有奶酪后立刻穿上系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寻找,并且很快就能找到又新鲜又丰富的奶酪。你要随时做好准备姿势——站立,以备不时之需,像这两只小老鼠一般站立起来。只有真正站立起来的人,才能更好的坚守自己,才能获得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诚然,站久了会累,你会想
能够融会贯通各家之所长者,其思想大多如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刚愎自用,不懂因时而变者,其思想也大多被历史与时间冲刷殆尽。故而,博采众家之长,方为处事之大道。纵观千古,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者,大多成就一番事业;勾心斗角、互相陷害者,也大多两败俱伤,乃至令人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和衷共济,方为交往之上策。  博采众长助推和衷共济,和衷共济也须秉承“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虔诚态度,如此才可发挥二者的作用,方可改造
“不错过白雪落在身上的瞬间/柴火燃烧的温暖/这些我们都要离开手机/亲身经历。”  你以为这是发在诗刊上的句子?不。这首名为《不错过》、用词朴素又接地气的小诗,“发表”在高校食堂窗口上。宋成宝虽然写了很多诗,但想要出版它们,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为了帮他圆梦,学校餐厅就在打饭橱窗上“发表”了他写的诗歌。  这个温暖的举动,颇具人情味,也是一次挺成功的“推荐发表”:那些打饭窗口犹如一个个自媒体,往来穿梭
妨碍人思考的,往往是知识。  思考与知识,如水与油般不相溶。思考,是自行创造出什么;而知识,则是一股脑儿地搜集他人的产出。仅仅是搜集信息而让知识丰富,你不能就此认为这些是“自己想出来的”。明明借用了他人的知识,却误以为是“自己的点子”,这就大错特错了。  我一直认为,人一旦变得习惯依赖搜索引擎,不假思索便可获得答案,长此以往将渐渐丧失生而为人的某种重要的功能。  查询之路虽然比思考之路好走得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