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广州周边地区圆斑蝰蛇咬伤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圆斑蝰蛇咬伤患者在广州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圆斑蝰蛇咬伤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圆斑蝰蛇咬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5年共收治毒蛇伤1481例,死亡3例,其中43例圆斑蝰蛇咬伤,死亡2例,占毒蛇伤总死亡率的66.7%(2/3);患者分布以广州珠三角地区(肇庆、云浮、佛山、江门)伤者居多,占74.4%,9~11月是咬伤高发月份,占44.2%(19/43),被咬伤者以农民为主,占53.5%(23/43),50~69岁为主要高发年龄,下肢咬伤占67.4%(29/43),蛇伤严重程度评分重度病例占74.4%(32/43).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9,P<0.01).结论 圆斑蝰蛇咬伤是广州周边地区毒蛇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对高发月份、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及高发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旦发生圆斑蝰蛇咬伤,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接受针对性诊治,必要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其他文献
检测130例乙型肝炎相关患者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阶段促凝、抗凝血因子以及临床常规凝血指标的变化,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在不同阶段
长期摄入大量乙醇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活性氧、高浓度的三磷酸腺苷及尿酸激活焦亡系统,进而通过切割Gasdermin-D打孔机制导致肝细胞死亡,同时伴有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所导致的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仍是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很多患者经治疗虽然检测不到血清HBV DNA,但也会出现肝脏疾病的进展,因此,应该寻
目的:研究HP、VEGF、NF-κB在胃溃疡36例、胃癌52例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 结果:1HP(+)组胃溃疡发病率78﹪(28/36)与HP(-)组胃溃疡发病22﹪(8/36)比较差
目的:通过观察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于不同肝功能状态下血清中sVCAM-1、sICAM-1、IL-4和LPS的动态变化,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IL-4、LPS对sVCAM-1、sICAM-1的调控作用及sVCAM-1、sIC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的构建及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心手术室行全身麻醉下普外科择期手
The role of wheat ears as a source of nitrogen(N)and carbon(C) in the grain filling process has barely been studied. To resolve this question, five wheat genoty
目的:遗传因素在Graves’病(G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药物治疗是GD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与GD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缓解停药后复发存在相关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是目前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目标。尽管优化现有抗病毒治疗方案能够使部分患者实现临床治愈,但是对大
重症肝病患者易于发生细菌、真菌的感染进而发生为中毒性休克,起病可隐匿,但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目前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肝病患者肠道菌群易位、免疫麻痹等特殊状况是感染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