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与消化道造影对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v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与消化道造影在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V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本院64例VIM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VIM的影像表现,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64例经手术证实均为VIM,旋转角度180°~720°。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90.63%(58/64),表现为中上腹部异常回声团块,动态扫查有旋转感,彩色多普勒(CDFI)示肠系膜上静脉(SMV)绕肠系膜上动脉(SMA)螺旋状走行,呈“旋涡征”;消化道造影诊断准确率67.19%(43/64),表现为高位肠梗阻征象,十二指肠及空肠形态、位置异常,回盲部位置异常;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消化道造影(P<0.05)。

结论

高频超声对VIM的诊断较消化道造影更具优势,可作为术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但中肠旋转度数较小及患儿腹腔气体干扰明显时也易漏诊。

其他文献
利用三酶复合法将大豆蛋白水解,然后进行乳酸发酵,研制成新型大豆多肽酸奶。通过酶解条件的研究,确定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三者的最佳酶解条件,再将3种酶复合,
滇西南地区作为云南水电基地之一,同时承担了西电东送和汛期省内用电需求的重任。现状情况下汛期滇西南电网送出通道压力较大,通道裕度已出现不足。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
规范我国公立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接受社会捐赠的行为,实现应急战略物资在公立医院及时、安全、高效配置。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公立医院在接受捐赠方面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