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计算机课堂的有效学习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道德准则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教学的特点是:人机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然而,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信息素养不足的问题,而且文化基础差、学习依赖性强、厌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上理论课玩手机,上机实践课喜欢玩在线游戏或看视频电影等。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实际工作岗位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就使得中职生毕业后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具备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能力,才能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从工作、生活当中汲取在学校里未涉略的知识,才不会在实际工作应用当中束手无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课堂教学必须转变观念,做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比如: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如何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其学习模式、如何促使学生自主有效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些问题,以下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意愿
  学习意愿的提高关键在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容易引起他们主动地参加学习。心里愿做和想做是事情成功的开始,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意愿才有可能激发出来。
  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因而,在学习上要尽量给予学生自我实现以此获得满足感的机会,以获得成就感和成功的经验进而产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想法。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教材内容绝大部分都要进行上机操作,有些操作内容还必须连接互联网。而信息环境下,网络中信息丰富多彩,游戏等对学生充满着诱惑。如教学模式等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则学生在上机实践课堂上会转向玩游戏。另外,学生的心智水平与接受能力的不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超出学生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放弃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他们符合其能力的课题,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发其学习求知的心理。如:在可视化编程教学中“我的程序”“奇妙的文本框”“图片转换”等等,每节课的开始,先把小程序的结果演示给学生,然后再带领着学生具体去实现它,那些引人入胜的小程序使学生听得全神贯注, 45分钟的课程好像做游戏一样一会儿就过去,学生总觉得课上的时间过得太快,下课后总要问一句,“老师,下节课我们做什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布置自己的窗口,学会了CommandButton、Label、Frame、Timer、Image等控件及其属性的用法,學会了为控件相关的事件编写代码。复杂繁琐的可视化编程在学生的手下变得简单而有趣。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也就能促使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改变学习方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根据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观念、模式和手段都应有所转变,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大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实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上都使用教学理论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只有按教学内容的实际合理运用两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进行合理优化,教学活动才会生动,才会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网络教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就应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教学为主实现教学目标,强调学习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应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如: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是不能完全依靠简单的语言描述就让学生理解吃透,则需要教师在运用实例边示范边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知、体会和理解学习。例如编程教学中的程序结构学习,教师通过边上机操作运行程序中语句边讲解程序结构中的运行方向,学生更容易理解程序结构的功能,这种示范作用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效果非常突出。
  若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操作性技能的学习能力为主的学习内容,实现知能并举、发展学习能力,就使用网络教学方法。如:在WORD文档中创建艺术字的操作步骤,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云服务端或使用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把教学内容中难理解、抽象的概念等先行做成微课放在云服务器供给学生下载学习。
  2.发挥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移动端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很多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教学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科技产品来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移动端产品进行辅助教学,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与新媒体传播中的技术优势进行融合,激發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潜在兴趣。
  在课后教师与学生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连线,教师通过手机移动端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遇到难以表述的问题时,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微信等新媒体信息技术产品随时进行沟通,使教师能够及时地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则更准确地掌握有效信息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丰富学习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信息来源从单一的教材转为了多元的信息资料。教师如果过度地对教材本身进行剖析与讲解,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新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材中所不具备的内容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条件,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教学知识为理论指导,以网络学习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开发多媒体课件、微课,构建学习资源的共享平台,根据多媒体课件、微课的特点,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微课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并通过“授之以渔”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总之,信息化时代要求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心态,从封闭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认识到信息环境下网络教学和新媒体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益处,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与时俱进,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观念,用理念来指导行动,灵活合理运用好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好教学内容,规划好课堂进程,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练习情绪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效果。当学生练习情绪高涨时,课堂中表现出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练习中一丝不苟,刻苦认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练习效果就非常好。相反,当学生练习情绪低落时,则表现心不在焉,萎靡不振,练习不认真,所表现出来的练习效果就较差,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探索和研究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练习情绪的变化,对练习效果的影响,如
一、有效课堂的特点  一个組织良好的课堂可以给学生创造可自主选择深入学习方式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有积极的、愉快的氛围,是教和学的双向交流,通常有几个特点: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团队中的一员;学生对学习团队的贡献是受欢迎并且被承认的;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教师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并且教学环节有很好的结构;教学环节的目的明确并且可实现;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学环节结束后,学生觉
雅座设置在一湖楼侧面的一个平台上,与食堂相通,一般除了用餐时间,通进里面的几扇玻璃门都是紧闭的。雅座平台像个弯月依偎着食堂,向西的台下是一条水泥路,隔着路道与一湖相望。平台地面与阶梯用大理石板铺成。台上一排排玻璃面的藤桌并列,抑或一张独立、靠背式的藤编椅错落有序地排列,方形的斑马条纹伞守候在座旁。  雅座独具风韵,也不知道何时被同学冠名为“雅座”,但它却是学院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也曾去过其他一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崇尚廉洁的社会。为此必须要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
职业素养是一种综合品质,是从事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的综合品质,是从事一种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中职会计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会计职业,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要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现今中职学校的《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本文结合现实,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现今中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中职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情,精心编写的导学性学习方案包含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导学案”融合“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知识建构的助手,使导学案教学不再流于单一的预习形式。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环节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可采用如下流程开展教学:问题探究、学案导学——观看微课、释疑解惑——典型剖析、变式训练——问题思考、总结提升。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
书画如其人。写胸中逸气,逸笔草草者,其人必有飘逸灵秀之致,有壮士拔山寒猿撼藤之概者;其人必具浑厚沉稳之格。如能自臻其善,则各成一体。譬若古松与芝兰,各擅其美。然而自臻其善说易行难。从寻找自我开始,去粗取精;到砥砺个性,自我完善。个中况味,千言万语不能尽之。  然余心乐于是,故无论境遇顺逆皆临池不懈,每于得意处击节忘忧。亦一快。    作者简介    生于广东雷州,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