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林木郁闭度精度调查不是很准确,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森林资源调查的质量和精度。为此,本文通过探讨影响林木郁闭度调查精度的各项因子,提出了提高林木郁闭度调查精度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郁闭度;森林调查;精度
郁闭度是林地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常用十分法表示,从0.1~1.0。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也是森林资源调查的一个重要测树因子,同时又是地类划分、林分类型划分、小班区划、森林抚育、林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主要指标。准确地调查林分的郁闭度,对提高森林调查质量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森林调查中,对林分郁闭度的调查,由于受重视程度、调查人员素质、调查方法、应用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其调查精度不是很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差,已成为制约森林调查质量和精度的重要因素。
1.影响调查林分郁闭度精度的因子
根据目前森林调查中郁闭度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分析,调查人员素质及重视程度,是决定郁闭度调查精度的主要方面。一方面,由于目前郁闭度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大都属目测范畴,受地形、地貌、调查人员目测经验及主观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林冠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很难准确定位,其郁闭度调查精度就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调查人员对郁闭度调查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真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为图省工省时,简化调查程序,无论有无目测经验者,大都以目测值代替调查值,其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三是业务主管部门,在森林调查工作中,虽然将郁闭度调查精度作为质检的主要项目,但实际调查中,往往没有从严要求,也影响了郁闭度调查精度。为此,在森林调查中,要从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入手,加强对郁闭度调查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调查方法,从而提高郁闭度的调查精度和森林调查质量。
2.影响林分郁闭度调查精度方法分析
多年来的实践验证,林分郁闭度调查所采用方法的实用性、严密性、科学性差,是造成森林调查中郁闭度调查精度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林区森林资源调查时通常采用的“抬头望”法调查林分郁闭度,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由于林冠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是以目测定位,受地形地貌、调查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从而造成了调查精度不够稳定,这实际上是一种很粗放的调查方法。目前,生产和科研单位为了精确的测定郁闭度指标,又采用“绘制林冠投影”的方法,这种方法测定的郁闭度比较接近实际,但需要全林每木勾绘林冠投影,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因为这种方法仍然以定位树冠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来计算,所以仍属目测范畴,除科学研究外,一般森林调查中较少采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先进的测树仪器研制成功,但有关郁闭度测树仪器的研制相对来说就慢了许多,八十年代研制的郁闭度测定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在森林调查中普及应用。
3.提高林木郁闭度调查精度的几种方法
3.1郁闭度实测法
对难以准确判定有林地与疏林地或疏林地与无林地标准的林分,可采用实测法测定郁闭度。
郁闭度实测方法:可在小班内选择有代表性地段,用皮尺量30m长,每隔2m为1个观察测点,观察上方是否有树冠遮盖,共计16个观察点,统计有树冠遮盖的点数,被调查总点数除,即得出郁闭度,计算时到小数点后2位,记载时到小数点后1位。0.10(不含0.10)以下为无林地,0.10~0.19为疏林地,0.20(含0.20)以上为有林地。
如果小班内林木分布不均匀,应多选择几个测点测定郁闭度,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求算平均郁闭度。但对连片有林地中混有疏林地或无林地,且达到小班标准的,应单独区划,不得参加郁闭度平均计算。
尚未郁闭的幼林,(株数达到有林地标准的,其郁闭度暂按0.2记载),郁闭度达0.2以上按实际郁闭度记载。
3.2平均木法
在森林调查中,对郁闭度0.3以下被调查单位,采取目测调查方法,郁闭度调查精度很难保证。因而郁闭度0.3以下的被调查单位,特别是郁闭度在0.1或0.2边缘线附近的被调查单位,地类划分(无林地、疏林地、有林地),误差就会增大。通过在森林外业调查中得出,对目测郁闭度0.3以下的被调查单位,采取平均木法或每木实测法调查其郁闭度较为合理。即在目测郁闭度0.3以下的被调查单位中,对株数较多者,实测3~5株平均木冠幅,求其株平均冠幅,计算被调查单位郁闭度。
3.3郁闭度的综合调查方法
森林调查中,综合运用郁闭度调查方法,对提高郁闭度调查精度,减少误差,准确地划分地类、小班等非常重要。所谓的综合运用郁闭度调查方法,就是根据郁闭度目测数值的大小,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即目测加平均木法或每木实测法、目测加对角线法或折线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被调查单位的郁闭度。其测定程序为:一是将郁闭度分成低郁闭度0.20-0.39;中郁闭度0.40-0.69;高郁闭度0.70以上。
目测被调查单位郁闭度所在等级,根据所在等级确定测定方法;二是对目测郁闭度落入0.20-0.39等级者,采取平均木法或每木实测法,调查该调查单位郁闭度。对目测郁闭度在0.1或0.19边缘线附近的调查单位,应认真对待,切不可凭经验或为图省时,马马虎虎;三是对目测郁闭度0.40-0.69之间的被调查单位,应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采取对角线或折线法调查郁闭度;四是对目测郁闭度0.70以上的被调查单位,应在条件许可下,采取对角线或折线法,对目测郁闭度加以验证,尽量取得最准确的郁闭度数值。
3.4样点测定林分郁闭法
如无特殊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常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样点测定法,即在林分调查中,机械设置100个样点,在各样点位置上抬头垂直昂视的方法,判断该样点是否被树冠覆盖,统计被覆盖的样点数,利用下列公式计算林分的郁闭度: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这样的测定效果也是不错的。
【关键词】郁闭度;森林调查;精度
郁闭度是林地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常用十分法表示,从0.1~1.0。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也是森林资源调查的一个重要测树因子,同时又是地类划分、林分类型划分、小班区划、森林抚育、林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主要指标。准确地调查林分的郁闭度,对提高森林调查质量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森林调查中,对林分郁闭度的调查,由于受重视程度、调查人员素质、调查方法、应用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其调查精度不是很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差,已成为制约森林调查质量和精度的重要因素。
1.影响调查林分郁闭度精度的因子
根据目前森林调查中郁闭度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分析,调查人员素质及重视程度,是决定郁闭度调查精度的主要方面。一方面,由于目前郁闭度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大都属目测范畴,受地形、地貌、调查人员目测经验及主观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林冠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很难准确定位,其郁闭度调查精度就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调查人员对郁闭度调查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真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为图省工省时,简化调查程序,无论有无目测经验者,大都以目测值代替调查值,其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三是业务主管部门,在森林调查工作中,虽然将郁闭度调查精度作为质检的主要项目,但实际调查中,往往没有从严要求,也影响了郁闭度调查精度。为此,在森林调查中,要从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入手,加强对郁闭度调查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调查方法,从而提高郁闭度的调查精度和森林调查质量。
2.影响林分郁闭度调查精度方法分析
多年来的实践验证,林分郁闭度调查所采用方法的实用性、严密性、科学性差,是造成森林调查中郁闭度调查精度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林区森林资源调查时通常采用的“抬头望”法调查林分郁闭度,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由于林冠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是以目测定位,受地形地貌、调查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从而造成了调查精度不够稳定,这实际上是一种很粗放的调查方法。目前,生产和科研单位为了精确的测定郁闭度指标,又采用“绘制林冠投影”的方法,这种方法测定的郁闭度比较接近实际,但需要全林每木勾绘林冠投影,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因为这种方法仍然以定位树冠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来计算,所以仍属目测范畴,除科学研究外,一般森林调查中较少采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先进的测树仪器研制成功,但有关郁闭度测树仪器的研制相对来说就慢了许多,八十年代研制的郁闭度测定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在森林调查中普及应用。
3.提高林木郁闭度调查精度的几种方法
3.1郁闭度实测法
对难以准确判定有林地与疏林地或疏林地与无林地标准的林分,可采用实测法测定郁闭度。
郁闭度实测方法:可在小班内选择有代表性地段,用皮尺量30m长,每隔2m为1个观察测点,观察上方是否有树冠遮盖,共计16个观察点,统计有树冠遮盖的点数,被调查总点数除,即得出郁闭度,计算时到小数点后2位,记载时到小数点后1位。0.10(不含0.10)以下为无林地,0.10~0.19为疏林地,0.20(含0.20)以上为有林地。
如果小班内林木分布不均匀,应多选择几个测点测定郁闭度,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求算平均郁闭度。但对连片有林地中混有疏林地或无林地,且达到小班标准的,应单独区划,不得参加郁闭度平均计算。
尚未郁闭的幼林,(株数达到有林地标准的,其郁闭度暂按0.2记载),郁闭度达0.2以上按实际郁闭度记载。
3.2平均木法
在森林调查中,对郁闭度0.3以下被调查单位,采取目测调查方法,郁闭度调查精度很难保证。因而郁闭度0.3以下的被调查单位,特别是郁闭度在0.1或0.2边缘线附近的被调查单位,地类划分(无林地、疏林地、有林地),误差就会增大。通过在森林外业调查中得出,对目测郁闭度0.3以下的被调查单位,采取平均木法或每木实测法调查其郁闭度较为合理。即在目测郁闭度0.3以下的被调查单位中,对株数较多者,实测3~5株平均木冠幅,求其株平均冠幅,计算被调查单位郁闭度。
3.3郁闭度的综合调查方法
森林调查中,综合运用郁闭度调查方法,对提高郁闭度调查精度,减少误差,准确地划分地类、小班等非常重要。所谓的综合运用郁闭度调查方法,就是根据郁闭度目测数值的大小,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即目测加平均木法或每木实测法、目测加对角线法或折线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被调查单位的郁闭度。其测定程序为:一是将郁闭度分成低郁闭度0.20-0.39;中郁闭度0.40-0.69;高郁闭度0.70以上。
目测被调查单位郁闭度所在等级,根据所在等级确定测定方法;二是对目测郁闭度落入0.20-0.39等级者,采取平均木法或每木实测法,调查该调查单位郁闭度。对目测郁闭度在0.1或0.19边缘线附近的调查单位,应认真对待,切不可凭经验或为图省时,马马虎虎;三是对目测郁闭度0.40-0.69之间的被调查单位,应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采取对角线或折线法调查郁闭度;四是对目测郁闭度0.70以上的被调查单位,应在条件许可下,采取对角线或折线法,对目测郁闭度加以验证,尽量取得最准确的郁闭度数值。
3.4样点测定林分郁闭法
如无特殊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常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样点测定法,即在林分调查中,机械设置100个样点,在各样点位置上抬头垂直昂视的方法,判断该样点是否被树冠覆盖,统计被覆盖的样点数,利用下列公式计算林分的郁闭度: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这样的测定效果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