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强调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呢?笔者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的尝试,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与研究。
  一、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第一,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思想早已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创新意识泯灭。而在课程改革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教师不断有创新的行动,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其次,还要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勤于实践,不断积累,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如科学研究能力、表达思维能力等,这样才能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第三,学生自身的因素。
  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还有学生的智力和身体遗传因素以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趣、学习意志等心理因素。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从而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第一,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力是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启迪创造力的基础。在引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其次要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再次观察应注意重复;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如教师可布置学生观看NBA、CBA的篮球比赛等重大的体育赛事,让学生说出某队的技术特点、比赛或学生喜欢的球星的趣事等,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又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兴趣。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中小学生认识事物和驱使探索行动的心理动力。初中生好奇心非常强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提问和变换练习手段,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练习跳远时为了提高学生越过水平障碍的能力,在踏板前拉一根适度高的皮筋。这一方面能引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由此可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拉皮筋?很多学生回答是为了跳得更远,也有的同学回答是为了掌握蹲跨式的技术动作。他们回答得都对。此时让学生将在不拉皮筋的场地跳的远度与拉皮筋后跳的远度进行比较,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学生的练习兴趣十分浓厚。
  第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可以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第四,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左侧肢体练习,开发右脑功能。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大脑的两半球是有明显分工的。左脑控制人体右半肢体的活动,主要具有语言、数理、抽象的思维功能;右脑则控制人的左半肢体活动,主要具有非语言、直观、感知、创造、求异、形象思维的功能。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右脑的发达与否和一个人的创新、创造能力紧密相关。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
  第五,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它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符合初中生好玩、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很受学生的喜欢。课堂上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了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负重搬运练习,如果只是背来背去地练,学生会感到十分枯燥,而我们如果用各种游戏性的形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第六,在体育教学中对现有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和改造。
  首先,指导、鼓励学生勇于重组体育器材。在确保师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器材的特点,自行设计练习方法。其次,指导、鼓励学生自制器材。通过学生自制简易器材不仅能解决器材匮乏的困难,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课堂中学生用自制的器材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特别兴奋,积极性也特别高。总之,只有教师不断有创新的行动,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达成新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评价的学习全过程,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   一、激发兴趣,引伸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所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学习材料呈现时
期刊
传统数学教学中比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过程渐进的程序性,教学方式常常以演绎的推进为主。这种模式有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学生对知识及原理生成、感悟的过程体验太少,很难有体现学生主动和创造的环节。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的重要地位,强调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比结论更重要。那么如何把学生带入如临胜境的过程教学中呢?  一、生活入题,让学生“身临数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阐述了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策略,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个创设”,旨在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废”的现状,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学习方式 转变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已体会到教授单词、语法等语言要素固然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却不是唯一任务,因为语言是个工具,它被运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它包含百科知识、社会文化、哲理和智慧,因此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侧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提出问题、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建立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下面谈谈本人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中注重“三意识”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期刊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对“五还给、两提高”的很好体现。只有通过“和谐的思维对话”,一堂英语课才能拥有几乎真实的语境,才能开放和高效。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真正和谐高效的英语课堂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更是如此。所以,要想使自己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趣味盎然、真正和谐高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艺术水平,并且想方设法培养、提高、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一、加强情感教育,创造
期刊
摘要: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既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的智育任务,也肩负着塑造灵魂、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任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讲文明、讲礼貌教育,要教育学生关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教育 道德情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期刊
随着现代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们对体育的人文内涵开始有了初步的研究和认识。那么学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如何去开展?笔者在此作一尝试性探讨。  一、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笔者认为,在现代学校体育运动中,适宜提倡的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精神。爱祖国、爱人民是任何一个优秀民族永恒的道德主题。作为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体质,提高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之始,引人入胜  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稳定兴趣。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
期刊
摘要:安全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为一个不完整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就会缺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今天,如果学生缺少了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就会缺少必要的防护,那么为他们终生服务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中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是完全符合新课标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和理念的。因此,在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