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力量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37912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聂世超的典型报道,我们立刻会想起一串响亮的名字--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榜样张玮、党外知识分子的楷模许乃同、链式管理法的创造者孙学生、天使集团创业者张成山、平煤集团大庄矿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老百姓的贴心医院郏县人民医院……因为聂世超及其合作者的报道,这些原本平平常常、默默无闻的人物或集体,走出鹰城,走遍中原,乃至走向全国。擎着精神的火种,凭着崇高的力量,他们走进千万人的心灵之中,成为榜样,成为楷模,成为时代大潮中的风云人物。
  这些典型报道何以产生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笔者以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了典型报道应有的社会效应,从而显现了典型的巨大力量。笔者试从文化创造、经验引导、形象塑造、人生导向等几个方面,谈一谈聂世超典型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对典型报道社会功能的一些认识。
  一、先进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先进典型的报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参与先进文化的创造。参与创造的途径很多,但先进典型的报道无疑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首先是由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先进典型的本质所决定的。先进文化的内核在于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走向的先进思想,而支配先进典型的深层动力同样是一种先进思想。作为一般新闻报道,并不要求写出深刻的思想,但对典型报道来说,却是必须的。无论事迹写得多么感人,如果没有写出体现时代精神和先进思想的哲理,这样的典型报道便不能说是成功的。
  聂世超及其合作者采写的一系列重大典型报道无不显示了先进思想的力量。
  在郏县人民医院的报道中突出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谁与老百姓贴心,谁就能赢得老百姓的真心,谁就能赢得事业的辉煌。
  而在许乃同的报道中则体现了更为丰富的思想: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他的创造能量是和他的敬业奉献精神、求知创新精神成正比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抵御腐败的能力是和他信念的强度、脊梁的硬度成正比的;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心灵的亮度是同他情操的纯洁、人格的高尚成正比的。
  这些先进典型所体现的思想无不顺应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正是这些思想决定了这些先进典型人生的成功与事业的辉煌。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制胜的时代,谁最先掌握先进文化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而先进文化总是最先体现在少数先进典型人物身上,记者及时予以报道,就能让先进文化以一种最鲜活、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得以弘扬,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聂世超通过典型报道为河南省、为平顶山市先进文化的建设作出了一份特殊的贡献。
  二、社会重大难题的解决离不开先进典型经验的引导。一个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往往就是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方案。
  聂世超及其合作者对孙学生和他的链式管理法的报道堪称典型经验报道的一个最佳范例。
  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在采写这一报道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瞄准一个具有紧迫性、全局性、挑战性的重大现实课题--即政府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并力求从理论的高度、从实践的需要深入浅出、以简驭繁地写出链式管理法的精髓所在和现实价值。报道发出后所产生的反响是始料未及的,一方面引发了中央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方面也引来了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取经者。
  这篇报道的成功就在于回答了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课题--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构建一种自主、自律、自强的有效机制。
  三、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形象塑造离不开先进典型塑造。一个先进典型往往就是一个形象大使、一个特殊品牌。聂世超通过重大典型报道为平顶山打造了一批形象大使和特殊品牌。
  当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突现出形象制胜、品牌制胜的特征,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家企业,谁拥有良好的形象、卓越的品牌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就能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优势资源,抢占更广阔的市场。而构成一座城市或一家企业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特别是他们的代表人物。而作为一个城市或一家企业最好的形象代表无疑是它的先进典型人物。因而可以这么说,一个有广泛影响的先进典型人物就是一座城市或一个企业的形象大使或特殊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不可估量。
  多年来,聂世超及其合作者共同塑造的一批重大先进典型,同样成为平顶山的形象大使和特殊品牌,提升了平顶山的美誉度,创造了巨大的无形资产。有的已经转化为巨大的有形资产。比如马树彬的韭菜种子,通过媒体的报道之后,迅速走向全国,在韭菜种子市场上占有率达80%以上。而且价格在出名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相差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四、人生的旅途歧路纵横、曲折回环,离不开先进典型的引路。一个先进典型往往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向导,引导人们在人生的岔道上、在种种困惑面前、在取舍进退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先进典型人物之所以成为典型,就是因为他们代表着正确的人生取向。一个典型的生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的政治宣传功能,而是他的人生导向功能或榜样功能。
  比如张玮,就回答了这样一个人生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普通的产业工人、平凡的劳动者应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应如何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如何从平凡中不断超越、走向卓越。这一课题对每一个普通劳动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报道这一典型时,聂世超等不是单纯着眼于政治宣传的需要,而是将张玮作为一个人生榜样来描述。努力将人物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全力表现张玮以崇高的精神为国家、为人民、为企业刻苦求知、奋力创造、甘于奉献的事迹;一方面也入情入理地表现了张玮对家庭、对亲人的深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并通过张玮的人生轨迹揭示了一种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的人生真谛。从而弘扬了一种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面对张玮,人们不是将他作为一个高不可攀的偶像顶礼膜拜,而是作为一个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人生榜样。
  五、将文化功能、经验引导功能、形象功能、人生导向功能融为一体,便构成先进典型报道的巨大力量。完成这种融合的则是记者的理想和信念、思想和激情、精神和品格。聂世超是对先进典型多种社会功能进行整合的高手。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借用罗丹这句话我们不妨这样说:典型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典型,而是缺少发现。聂世超为什么能够推出这么多重大典型?这离不开他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是一双站在时代的航船上极目远望、把握潮流、洞幽烛微的眼睛。而在这双眼睛背后,是一个优秀的党报记者所应有的理想和信念、思想和激情、精神和品格。这里要特别提到他的品格。一次成功的典型报道就是一场战役,仅靠记者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善于整合先进典型身上所蕴含的新闻资源、精神资源,还需要善于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而聂世超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完成这种整合的一个重要前题就是他的品格--他的真诚宽厚,他的与人为善,他的古道热肠,他的侠肝义胆,以及作为一个党报记者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等可贵的品格。凭着这些品格,他赢得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众多肝胆相照的朋友,从而拥有一个全能的支援系统。所以他才有能力、有魅力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到典型报道这一战役中来,这或许是他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诀窍。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给国有企业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也给依托于企业而生存的企业报提出了新的课题,即:企业报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开放性经营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层面,为企业服好务,赢得自身的生存空间,赢得报纸的发展壮大。    一、与时俱进,提升服务理念    由单纯的服务向全方位服
期刊
2002年10月中旬以来,全国上下的新闻媒体都在热情宣传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的先进事迹,许多受众从心底里赞扬这个新时期的光辉典型。或许人们要问,这个典型到底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话得从头说起--    "天地间,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    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同志在被中央抽调到北京参加干部考察工作时,不幸病逝在岗位上。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近千人为他送行
期刊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报道特别是经济报道,如何能够力避平板、平淡,力求写鲜、写活,实践证明,善于"反弹琵琶",会更加诱人。所谓"反弹琵琶",既有表现手段和技巧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和方法的问题。    "硬题材"作"软处理"    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报道在党报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把经济报道写得让人喜闻乐见呢?将"硬题材"作"软处理",便是方法之一。所
期刊
《康熙大帝》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伍次友一次在给康熙授课时曾讲到与小人相处之道,他以水比喻君子,以油比喻小人。他说:"水味淡,其性活,其色素,可以洗涤衣物,沸后加油不会溅出,颇似君子有包容之度;而油,则味浓,其性滑,其色重,可以污染衣物,沸后加水必四溅,又颇似小人无包容之心。"  此后,又有现在的民间名言:做人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兼油与水之长,乃正君子也。  请同学们用你那百分之零点一的心灵去容纳
期刊
千百年来,我们民族老百姓的家庭,都是以长者为长,然而,当时光流转到2002年,在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在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花园口镇,"家长"的产生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是以长者为长,而是运用家庭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贤者、能者为长。你看--  "儿子'管'老子有啥不中哩?他初中毕业,脑筋活,懂技术又知道市场缺啥!"10月22日中午,黄河南岸大堤外,郑州市花园口镇八堡村的白小喜老汉在自家鱼
期刊
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后,相当多的媒体对此也是十分重视的,连他的私生活、追星族自杀等相关事件也进行了报道,影音公司也是炒作有加,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受众对名人的兴趣和关心自然比普通人要高,新闻工作者抓住受众的心理对他们进行大量的报道也是无可厚非的。  再说我们国内的一些媒体,也不乏这样"热"的报道。制假、贩假、售假人人痛恨,假商品带来的危害触目惊心,应该说,这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每年的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  在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里,我们不想剖析美国卷入越战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只想指明的是,美国政府对于卷入越战后的困难局势讳莫如深,不愿把越战的坏消息暴露给美国人民。为了欺骗舆论,肯尼迪总统曾下达命令,要求美国驻西贡的记者给予"合作",做政府的"帮手",多作关于越战的"乐观"报道。  然而,《纽约时报》派驻西贡的特派员大卫·哈伯斯坦却不吃这一套。从1962年秋
期刊
1978年11月14日夜晚,穆青在总编室值班。国内部送来一条消息,是北京分社记者发来的会议新闻,报道北京市委举行常委扩大会议的情况,2400多字。穆青看到了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北京市委认为1976年天安门广场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的行动是正当的、革命的。穆青眼睛蓦然一亮,心中一阵惊喜和颤动,这不是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吗?他以政治家的敏锐,犀利地捕捉住这一重大新闻。他立即拿起电话,给
期刊
2002年10月25日至27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典型与典型报道"研讨会在舞钢市举行。会议重点剖析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平顶山记者站站长聂世超从事典型报道的新闻实践,对典型与典型报道、典型报道的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典型的发现与发掘、典型的表现与塑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典型与典型报道    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指那些极具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同时又极具个性特
期刊
一、赠青年记者    采访归来气喘嘘,日夜苦思开篇词。  劝君登高向远眺,江河奔流启汝思。    二、赠青年编辑    一论再论三四论,五评六评七八评。  问君哪能思如涌,俯身听潮自有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