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与记忆的陷阱》评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种族与记忆的陷阱》一文中,Montgomery C.从种族的二元对立角度出发,关注种族冲突、族群统治以及种族抗争的问题。本文对Montgomery的论证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20世纪早期同为新墨西哥州移民的西班牙语族裔与英语族裔之间相互冲突、调和等关系问题;通过聚焦新墨西哥州西班牙语族裔的兴起,探讨20世纪美国的族群差异特征及其文化社会背景,以期为当今民族文化以及美国学研究提供借鉴。
  大众对种族的理解通常都与肤色联系在一起,而种族的内涵与意义通常是远超肤色本身的,其外延可有广阔的范畴。例如,种族的概念通常与特定族群文化紧密相连,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态度与性格。总体来说,种族意味着一个具有相同背景的族群的联合。这种联合的背景基于共同的历史、民族(血缘)与地理分布范畴(地缘)。纵观历史,种族深刻地影响了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社会结构及文化内容。因此,种族的概念一直都是学界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别研究乃至美国文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
  一、背景介绍
  在《种族与记忆的陷阱》一文中,Montgomery C.从种族的二元对立角度出发,关注种族冲突、族群统治以及种族抗争的问题。例如,作者讨论了西班牙语族裔与英语族裔(以下简称西裔和英裔)在20世纪早期同为新墨西哥州早期移民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的冲突、调和等关系问题,通过聚焦新墨西哥州的西语族裔的兴起,研究了20世纪美国的族群差异特征及其文化社会背景。文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西语族裔的兴起表明种族适应实质上加强了强势种族的统治壁垒,并进一步列举了大量例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总体来说,作者的论证基于大量的事实,可信度与有效性很高。文章开篇,作者便指出其目的在于研究20世纪美国的民族差异问题,其中西语族裔的复兴是支撑整个研究的主要案例。首先,作者通过新墨西哥州与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的比较,描述了新墨西哥州的历史背景;其次,作者对该区域的西裔及英裔族群做了综合描述,对于历史现场进行了还原并给予了清晰的描述。接下来,作者指出,英裔与西裔都试图重构西语族裔的民族形象,试图将其塑造为一个开化的白人族群,以便新墨西哥州成为一个“进步”的美国区域。实际上,英裔希望的并不是西裔的兴起,而是看到了西裔兴起背后的自身利益——最终英裔得偿所愿,借助西裔的兴起加强了自身族群的统治地位。
  在论证中,作者使用了大量令人信服的例证。首先,作者的论证和角度建立在二元冲突的方法论上,使用详尽的例子论证了当时的种族和解是失败的,而这进一步阻碍了西裔族群的真正进步与发展。作者详细探讨了西裔族群兴起的细节问题,论证了西裔族群兴起的真正关键在于英裔族群是否能够获益。与之相对,现代西裔已很少去质疑英裔的统治地位以及其族群所遭受的种族不公,这一切都得到了作者的详细论证。
  二、详细讨论
  作者首先交代了研究背景及相关情况,并集中突出了种族研究中的对立观点。随后,作者简要介绍了新墨西哥州的城市,即英裔与西裔试图進行改革的历史现场及其改革的尝试如何促使新墨西哥西语族裔的兴起。从本质上来说,西裔的兴起并未解决种族不公的问题,实际上却加强了英裔的统治。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讨论了种族适应的问题。首先,作者坚持认为种族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因此在论述中,作者突出的是种族纷争而非种族的适应。其次,作者提出了民族适应“是否能真正成功”的元问题,并举例论证了“种族适应”无法真正成功的原因:适应与调解的影响力终究只会停留在民族主义者的范围内,而西裔民族地位的提高,从根本上讲,需要其持续不断的抗争。
  在对英裔与西裔的共同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后,作者指出,英裔是19世纪通过与加利福尼亚州及德德克萨斯州的西语精英进行利益协商以后取得主导地位的。英裔与西裔之间的调和基于共同的利益,同时双方都想充分利用工人阶级的力量。然而新墨西哥州的情况有所不同:表面上,西裔在新墨西哥州的影响力在20世纪初达到了顶峰,似乎全面主导了当时的党派政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原因,新墨西哥州已经开始出现英裔崛起的势头,迫使西裔与英裔寻求共同利益并相互妥协。
  在这种背景下,西裔的复兴之路得到了生动的描述。作者首先对比了西裔在加利福尼亚州与新墨西哥州不同的复兴之路。新墨西哥州的西裔试图保持其西班牙传统,如语言习惯、天主教传统等。实际上,西语传统的传承并非一种民族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民族符号与象征,也是真实存在的习俗与活动。因此,仅仅保持语言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民族复兴还包括传统艺术、节日及真正的宗教活动。作者在此特别指出并讨论了Mexican(墨西哥的、墨西哥人的)这个单词在民族文化复兴下的意义与内涵演变,指出了西裔复兴的本质问题,尤其是英裔参与西裔复兴的复杂动机。作者指出,事实上,西裔复兴主义者与英裔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重建西裔的民族认同形象;而与此同时,二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动机,如民族利益的冲突与分割,只是这些不同掩盖在表面现象之下,或者说表现为相同的形式。
  最后,作者指出了西裔复兴的研究意义。从最后的效果来说,西裔复兴并没有撼动英裔的主导地位,也没有给西裔带来实质的利益。然而,对西裔复兴运动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民族”这一概念的内涵,使其不再仅仅指代肤色差异这样的表面结构,而是向外延伸。
  三、结语
  作者以新墨西哥州为例,探讨了20世纪早期英裔与西裔之间的种族冲突与适应问题。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使用了丰富的例证对论点进行了阐述,不仅仅从正面对研究主题进行讨论,也从侧面回应了有关西裔复兴的其他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西裔的兴起只是众多美国社会事件中的一支,并未对20世纪初的美国主流思想以及意识形态冲突造成大的影响。在对类似观点的回应中,作者进一步巩固了主要论点,使其结论更为可信。其不足主要在于,作者虽然采用大量例证对其观点进行印证,但是事例通常是单个的、片面的,这种“片面的集合”能否全面印证论点不得而知。另外,虽然作者集中讨论新墨西哥州的种族问题,但仍然援引了加利福尼亚州与德克萨斯州的实例来进行对比分析,这反而从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主题,影响了新墨西哥州的论证代表性(在对比分析中,作者认为新墨西哥的种族问题走向明显不同于加利福尼亚州与德克萨斯州等地)。在最后指出新墨西哥的种族问题研究意义时,作者强调,类似的种族调和问题的研究,在民族主义问题成为21世纪的主要理论课题的背景下,对于文化研究乃至于美国学研究有着历久弥新的启发与帮助。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6SA0036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阅读这本诗选,是一个奇妙之旅,带给人沉思、好奇、欣喜、启悟,收获匪浅,不仅因为诗歌的美妙,更因为译文的生动精彩。译者周建新专注于艾米莉·狄金森研究已有多年,对艾米莉·
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和4家杂志承办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于2011年1月18日揭晓.“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
8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提 要:女职工是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军,搞好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对于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保护女职工身心健康,调动女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是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分析女职工维权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女职工维权工作是工会女职工组织必须经常探讨研究的课题。抓住重点,提高素质,把握大局,注重源头参与,
《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 国际奢侈品牌服装基本上占据了中国的高端市场,尾随其来的“快时尚”服装品牌也陆续涌入中
一、充分发挥工会的教育职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工会组织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引导教职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教职工的师德修养教育,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新型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克服有偿家教,以教谋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特别是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切实为学生减负等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教职工的自我教育活动,进一步开展“展师
期刊
顺应保障人权、控辩平等的国际趋势和由职权主义审判模式向当事人主义模式转型的国情需求.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的规定.明确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地位.体现了新法对被害人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