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建筑装饰图像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是一座城市最好的见证者,是这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缩影。汕头旧城区骑楼建筑受东南亚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较重,是目前骑楼文化丰富的汕头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如今汕头旧城区骑楼建筑的修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骑楼建筑立面灰塑装饰细节的纹样变更,所以研究汕头旧埠骑楼的灰塑装饰纹样就显得弥足珍贵且刻不容缓。
  关键词:骑楼建筑;中西艺术;建筑纹样
  一、旧城历史
  汕头旧埠因港而兴,因贸而盛。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因韩江河水冲积带下的泥沙形成一块沙坦地,名为“沙汕坪”,后改名为“汕头”。由于1918年汕头经受了大地震和1922年“八二”台风灾害的侵袭,房屋倒塌无数,急需抢修重建,所以汕头市区的城市改建迫在眉睫。1926年经当时的省政府批准后,汕头市因地制宜地以法国巴黎街区为蓝本,由华侨出资建设的中西艺术合璧的建筑群应运而生。
  二、建筑特色
  立面灰塑浮雕装饰是这片区域骑楼建筑群最大的特色。汕头骑楼建筑立面的装饰风格整体统一,但又大同小异,各有特色,甚至同一立面相邻的两面窗看似一模一样,也有微小的变化。骑楼建筑装饰纹样十分多元,有中国传统式样、南洋式样、新古典式样、仿巴洛克式样、现代简约式样、哥特式样、洛可可式样等,其中,商平路67号骑楼建筑的山花装饰最为独特。
  三、商平路67号建筑的山花纹样分析
  (一)商平路67号山花造型特征
  汕头旧城区的骑楼建筑山花大多为弧形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山墙,而商平路67号建筑的山花风格相对简洁明快。建筑山花檐顶依旧保留巴洛克风格的圆拱和植物花纹装饰,女儿墙线条的使用十分理性简练,与其他汕头旧城区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山花的弧形和拱形相比,它大胆地使用了几何线条和截角。虽然造型分为多个层次,但立体感不是特别强烈,且趋向平面化处理。山花装饰纹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巴洛克风格植物卷草纹,另一个是用卷草纹烘托的主体物——艺术化了的羊。主体物内容是一只正侧面回头平视的动物头、正面的人身体、侧面的羊腿和羊尾巴、后背一对鸟类的翅膀。与之造型相似的还有商平路90号的窗花灰塑装饰,即一对带翅膀的马。虽然它们都有翅膀,但是翅膀的布局和分布完全不同。同时,造型上它们虽然都是向前迈一步回头凝视,但上身、四肢、脖子造型完全不一样。前者造型更加简练,图式化,具有公司标志或图腾的意象。
  (二)山花中心装饰“带翅膀的羊”纹样分析
  1.纹样的表现手法
  汕头旧城区商平路67号的山花装饰纹样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它运用了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和西方艺术的表现手法。
  山花中心装饰物“带翅膀的羊”的造型具有明显拟人化,手法处理上和埃及绘画程式正面律有相似之处。埃及正面律表现为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部为正面,肩部也是正面,腰部为正侧面,而汕头旧城区商平路的这处山花装饰纹样的造型具有极其明显的正面律程式。正侧面的动物头(头部回头水平直视),正面的眼睛,侧面的鼻子和嘴巴,耳朵的位置与分布也与埃及绘画的形象位置相似,肩部为正面并配有一对正面的翅膀,腰部以下为正侧面,羊腿造型为向前跨一步站立的姿势,臀部后面配有正侧面的尾巴,站姿中的头、颈、肩、躯干和四肢都与地面保持垂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造型完全符合埃及正面律的程式要求。埃及的绘画程式是为法老和王族成员服务的,这些人代表着权利和威严,而商平路67号的山花装饰纹样中也流露出庄严和神圣的气息。
  2.羊纹样在西方的文化内涵
  山花装饰纹样中的羊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羊在西方国家文化中经常出现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希腊神话,另一个是圣经故事。在希腊神话中,牧神潘恩是赫尔墨斯的儿子,头上长有山羊的角和耳朵,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是山羊脚。牧神潘恩与商平路67号的山花都是将人和羊经过艺术加工了的艺术形象。而圣经中羊是献祭,是赎罪的产物,代表着上帝的子民即基督信徒,是温顺合群的,它的形象描述与此处山花图案中的羊很难让人联想到一起。但在圣经里有四个活物:“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物的形象来。他们的形状是这样:有人的形象,各有四个脸面,四个翅膀。他们的腿是直的,脚掌好像牛犊之蹄,都灿烂如光明的铜。”牛犊蹄子代表坦率、诚实、真诚、忠信。鹰的翅膀代表应用在人身上的父神力量,是人们等候耶和华而得到的恩典和力量。从圣经的描述中可以得知这一动物有四面鹰翅,而商平路67号艺术化了的山花造型图案中羊的一对翅膀也是分成了四片处理。圣经中说的腿是直的,用牛犊蹄子在地上行走(在四福音里,耶稣在地上行走的时候,行事为人非常正直,他是用牛蹄行在地上),而商平路67号山花形象艺术化的羊腿和羊蹄,与圣经的牛蹄描述很是相近(羊腿和牛腿之间的区分除了大小之外只能靠尾巴来判断,由于山花图案是羊的尾巴,所以推断为羊腿而非牛腿)。圣经中四活物虽然与商平路67号山花艺术化了的羊形象整体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物体结构上(翅膀、牛蹄、直立的身体)也有微妙的相似之处。
  3.羊纹样在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民间,羊是一个伟大的传奇神话“人物”,它因怜爱人类,盗窃玉帝的五谷种子给凡间的人们而惨遭天官宰杀,人们感恩神羊,每年都举行祭羊活动,并把羊纳入了十二生肖中。它的形象类似于希腊神话中盗窃天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另一个相类似的故事就是周夷王时期,五位仙人骑着五色羊降落交州(今广州),赠民以禾穗,使民無饥难,所以交州人就奉五羊为谷神,五羊也成为了广州的城徽。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羊还是正义的化身。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记载:“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上古时期,帝尧手下有一个叫皋陶法官,他掌管天下刑法断案的事情,每件事他都做得公平如水,人人都佩服他。有一年,西番国向尧帝进贡来一只怪兽,头上长有一角,形若羊,无人知晓它是什么神物,此怪兽刚到朝堂就抵死了一位名叫孔壬的大官,其他的官员们害怕得四处逃跑。皋陶说:“大家都别怕,这是一只神羊,它最会判断谁好谁坏。它抵谁,就说明谁做了坏事。”尧帝一看皋陶认识怪兽,就将神羊封赏给了他,此后,皋陶就把这只神羊牵到公堂和他一起断案,遇到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就依据独角神羊是否顶触来判断是否有罪,所以皋陶十分敬重羊,不论起坐都很小心地侍奉它。从此,神羊就成了勇猛公正、正大光明的象征。   另外,在民间,小羊羔吮奶时必先向母羊下跪,再吸吮母乳,以报母恩,所以人们常常以羊为楷模,奉羊为“孝兽”。
  在中国古文中,羊是吉祥的象征。羊是象形文字,由于上古人过着游牧生活,羊长得壮繁殖得多,代表这个人越富有,所以羊被视为是吉祥之物。羊在中国古代文言文中也作祥,如《墨子》:“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是担心后世子孙不能敬顺以取得吉祥。《晋书》中同样也提到:“羊者,祥也。然则婚之用羊,自汉末始。”意思是在汉末时期,婚嫁民俗中已经开始用羊了。综上可知,在中国古代羊有吉祥、吉利的意思。
  (三)山花卷草植物装饰纹样分析
  巴洛克风格的植物纹样强调激情和动感,所以它的图案多采用曲面、弧线等元素,特别是椭圆形,它是巴洛克建筑中最常见而又最独特的形态。如商平路67号建筑中简洁的卷草纹组成了一个开放式的椭圆,椭圆的造型纹样就像是一个相框一样,突显出了中间“羊”这一形象。椭圆形的周围又配置了富丽壮观的莨苕叶纹样卷草装饰物,涡卷成S形的莨苕叶根据空间比例两边呈对称状自然放射散开,形态自然,富有活力。在巴洛克风格的卷草纹根部中轴线的地方“生长”出一个中国传统的扇柄和拂尘扇穗,这种中西元素的融入竟然是这么自然,毫无违和感。拂尘在中国有扫去烦恼的说法,象征美好的寓意,是吉祥的图案,与植物卷草纹的自然生命力相结合,不仅美观,更具有吉祥的寓意,彰显了建造者期望事业繁荣顺昌的愿景。
  四、结语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所以汕头旧城区商平路67号的建筑山花装饰纹样是设计者生活的提炼,在创作山花图样之前可能就已经有了设计者某种理念的确定。当时的政府对华侨招商投资吸引了大批的华侨归国经商,而此时的山花的创作,就是他们彰显商业繁荣的印迹。所以华侨在投资建设旧城区时,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经验相融合,对建筑图案纹样进行概括、归纳和抽离,然后将自己的理念和抽离的主体物进行融会贯通,形成了汕头旧城区这种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獨特的装饰纹样。
  参考文献:
  [1]郑明武.共和国故事·百年商埠[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邱晔.中西“羊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罗志芳.中国的训诂与西方的释义:中西方“羊”文化的语言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刘亦师.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范式[J].建筑学报,2013(9).
其他文献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   陳胜利
期刊
摘 要:王澍是中国当下最富有人文气质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能超越争议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用自然的营造智慧重塑中国本土建筑似乎是他的根本旨趣。在致力于本土化营造的建筑理念中,他一是强调位置,建筑位置在自然中的位置是尤为重要的。二是强调山水,也就是说建筑自己能重新构成一个小的自然,它一定会对一个地方的环境带来某种改变。三是强调天然,就是建筑状态应该达到某种天然的程度,它最高的审美原则就是道法自然
期刊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指導老师:   江莎莉
期刊
摘 要:面对均质化建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山水城市的建筑设计理念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山水城市融合了中國传统园林和城市森林的设计特点,构造出了集宜居、实用和审美为一体的生活环境。黄山太平湖公寓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意境三个方面完美诠释了山水城市的理念。将其与当下所倡导的生态型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可发现,山水城市可视为生态型城市的延伸,也应当成为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山水城市;尊重自然;
期刊
摘 要:随着空心化现象在古村落的出现,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以及古迹景观逐渐消逝。改造景观是解决空心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生态景观设计作为景观重建的重要手段,在景观重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湘西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湘西古村落空心化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通过景观改造缓解空心化问题的原则和思路,保护古村落自然生态,对古村落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湘西;古村落;
期刊
摘 要:伴随现代医疗模式转变与人本理念盛行,医院户外环境备受关注。实践证实,医疗结合设计,可参与体验的支持性医疗环境相较传统医疗环境对病人的康复更能产生积极影响。文章针对长沙市内医院户外景观现状,探讨以人为本的体验性环境设计方法,更好发挥环境助益作用,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關键词:医疗;体验性;康复效果;医院户外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身心一致
期刊
摘 要:文章借用了巴克森德尔在《意图的模式》一书中所提到的“意图性视觉旨趣”这一概念,从造型、空间、光影三个方面,对朗香教堂的意图及所对应的可被我们感知到的这样一个影像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朗香教堂;意图;视觉旨趣  说到意图性视觉旨趣,我们有必要明白意图是什么。巴克森德尔在《意图的模式》一书中对此做了阐述。他在书中这样写着:“由于图画是人造物,图画背后的原因域中的一个成分便是意志(
期刊
摘 要:东湖绿道标识系统作为行人的指路牌,不仅具备交通指示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充当宣传媒介引导市民和旅游者了解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所以标识内容要结合武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运用文字、图片等表现绿道方向以及地域文化的特征,引导旅游者游完整个绿道。绿道标识一方面要为旅游者提供有关道路方向的信息,以帮助旅游者在绿道上继续前进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吸引市民和旅游
期刊
摘 要: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独特印记。谈起苏州,人们必然想到古典园林,提到杭州,一定会想到西湖、灵隐寺,文化遗产恰如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守住城市的历史文脉,留住文化基因,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时代要求,打造城市精神。人们不断总结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城市文化更新,城市在展现它所具有的物质功能同时,还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复杂进程、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包含着深刻
期刊
摘 要:2017年上海对11个社区空间进行微更新计划,其中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平塘路和金钟路路口的两个街角空间即改造后的金和平广场,作为试点之一,改造之后为社区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空间。文章对金和平广场改造前的场地情况、更新需求、前期调研、建成环境景观要素、使用现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类似的街角空间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海;微更新;金和平广场;街角空间  一、引言  街道以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