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地理的影响较大,因为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地理教学的培养方向要将其作为重点。为此,教师必须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学校的地理课堂学习地理知识,掌握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影响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并围绕核心素养给出了几点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59
  高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反馈学习容易遇到问题。为此,教师必须积极推动地理学科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探索行之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地理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化素材,但是许多教师由于自身错误观念的影响,经常会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毫不相干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许多教师只是对课本中体现的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反复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强化地理各大板块知识的理解深度。地理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缺乏联系,这就导致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难度增大,无法将生活经验带到课堂。此外,由于教学内容和生活之间关联不够紧密,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地理知识,进而影响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
  2.教学评价过于功利化
  当前,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带有严重的功利化思想。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只注意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却不关注更为重要的学习过程。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是不可否认的,教师应该予以鼓励。由于高中生要进行高考,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学生成绩格外重视,这也导致教师教学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在评判学生好坏时,通常以成绩为第一要素。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个体之间的区别,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为这会导致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一味地强调考试成绩,很容易对学生造成打击。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性策略
  1.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离不开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所以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自身教学思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真实情感。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播放与自然环境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雄伟,借助科技电影中描述人类破坏自然的片段,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培养人地协调观。
  2.组织地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地理实践力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需要拥有良好的地理实践能力。但是,高中的地理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必须珍惜宝贵的教学时间,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在校园内部建立地理活动教室、模拟天文台等实践场所。学校还应加大在地理实践设施方面的投入,购买相关的地域活动模拟软件,比如谷歌地球、GIS等软件,为学生创造情景模拟的实践平台。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在课堂外的地理表现,组织关于人文地理的各项实践活动。比如调查所在城市人口数量和结构、受教育情况等内容,制作人口分析报告。相较于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学习,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培养地理实践力。
  3.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综合思维
  在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项教学辅助材料,如地图和思维导图等素材,要求学生借助辅助材料开展合作探究,解决地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有效地锻炼综合思维。教师应当根据班级人数情况,以3~5人为单位划分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选择组长,组长的工作就是组织活动和总结成果。在初步讲解了基础知识以后,学生就可以开始进行小组讨论了,并且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来绘制简洁明了的思维导图。两位学生根据自身了解到的地理知识,在大的思维导图框架中完善内容,从而获取深层次的综合思维的体验。
  4.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区域认知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于每位学生先天智力因素和后天学习条件不同,在地理学习中的智能表现也存在差异。为此,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区域认知意识。除了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开展分层教学之外,还可以在尊重男生和女生智能差异的基础上,调整区域认知的教学手段。通常来说,女生心思细腻,在区域认知方面通常优于男生,而男生在空间智能和逻辑智能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借助分析地图的方式,帮助男生提高区域认知素养。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通过具体的区域试点,帮助学生强化区域认知观念,以区域内具体的地理事物为代表,帮助学生深度认知区域差异。
  三、總结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必须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探索高质量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内涵,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并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课内教学、课外实践等多个环节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汪东风.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程整合探究[A].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2019.
  [2]刘成.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探究[A].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C].2019.
  [3]刘凤萍.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析[A].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2019.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学741031)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初中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效率,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一直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69  小学阶段单靠记忆和背诵就能获得知识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中职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同时,中职教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由于中职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学难点难以通过实践来实现,本文就根据传统教学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现状进行讨论,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和应用策略,力求在教学方式上更进一步优化,以期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在主要以学术声誉为评价指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一流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新教师的教学发展是起点,也是关键点.密歇根
作为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如果以“四史”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前
摘要:本文从合作学习的开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中学英语教学。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予以指正。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中学英语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085  建构主义理论一般认为知识只是对一种现象的合理解释不是最终答案,离开特定的情境知识本身并不具有权威性。教师的作用
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带有个人主观因素,所以同一物象在不同人的眼里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美术家创作作品亦复如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术家的个人文化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创新性和自主性,增强他们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公地位。还有能力的发展,特別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是更加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的。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摘要:高中历史在高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历史的复习备考更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而且高中历史的学习有着明确的时间线索,这也代表了高中历史复习比其余的学科更需要科学化的教学设计和复习策略。在新常态的教学中,历史教学不再单一地局限于机械性的记忆和背诵,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中,提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完成价值塑造,以学科素养实现对于学生的综合能
直线与曲线、具象与抽象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样式.在雕刻中,线条随着题材、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在中国传统雕刻中,线条大多集中表现人形化造像的衣纹、发
一个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班级管理者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主题式班级文化建设把抽象的班级文化建设形象化、具体化、系统化.有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就像线索,串起班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