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yo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教育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作为学生步入学习的初级时期,在学生整个学业生涯具有基础作用。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实际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在语文作文中学习存在很大的问题,会影响学生语文成绩。那么,如何在个性化角度下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呢?文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个性化角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个性化教学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根据学生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就是个性化教学的雏形。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注意个性化,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文章将针对此问题,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二、 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的重要性
  进行个性化角度下语文作文教学是很重要的,它可以突破很多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学生被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思想,不能很好地发散思维,只会对作文模板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想法。学生缺乏生活实践性,会对写作文失去兴趣,学生平时积累较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名言名句和优美的词语,使文章看上去平淡乏味,没有亮点。教师也不能抓住学生写作中的关键问题,也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进行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困境,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打破传统教学的思想禁锢,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发散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进行个性化主题教学
  主题是作文的中心思想,整篇文章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的。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主题,那么这篇文章就没有灵魂,主题是文章的线索,主题的好坏影响文章的好坏。每篇文章都有相应的主题,都有作者想表达的特定情感。在小学作文写作当中,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具有个性化的主题,那么文章将会变得单调无趣,没有新鲜感。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所以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运用个性化的作文主题,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在考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写作文充满兴趣。
  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主題。这篇文章是鲁迅描写身边的小人物—闰土。
  作用通过描写闰土捕鸟来突显他的聪明能干,通过写闰土在月光下刺猹来凸显闰土的勇敢机敏。这篇文章就是鲁迅描写身边的小人物,来刻画小人物身上的性格特点,来表现出他对故乡以及故乡的人的热爱与想念。学习完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人物,来写一篇文章突显这些小人物身上的特点,以及表达对这些小人物的敬佩和赞美。比如,可以在环卫工人身上看出来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可以从公交车司机身上看出负责勤劳的性格特点;可以在服务员的身上看出热情恭敬的品质;可以从教师身上看出鞠躬尽瘁,勤恳认真的品质。然后教师让学生将他们观察到的小人物写成一篇文章,并且写出这些小人物身上的性格特点,以及对这些小人物的赞美。之后写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向这些小人物学习他们身上的
  品质,怎样以他们为榜样,并且让学生写出长大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物,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利于他们的成长以及个性化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进行个性写作方法教学
  作文的写作方法有很多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擅长让学生利用顺叙这类写作方法进行写作,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利个性化教学。如果在学生考试当中,所有的学生都用顺叙方法写的作文,作文会没有高潮也没有重点。如果突然出现新的作文形式,会给判卷教师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作文的分数。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并且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教师让学生用倒叙的方法来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把事情的结尾先交代清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再交代故事的发生过程,这样可以更清楚地
  表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使这篇文章更加个性化和具有创新性,增加这篇文章的趣味性。那么在教师考试判卷当中,就会使这篇文章更加吸引人眼球。像插叙、倒叙这种写作方法是写作个性化的体现,学生不妨在作文练习时,大胆地运用这些写作手法。
  (三)进行多样化写作形式教学
  作文有很多的写作形式。比如,有演讲稿形式、留言条形式、书信形式等等。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善于让学生尝试多种
  写作形式,只是让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这类文章,这样不利于学生认识与了解更多的作文写作形式,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在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学生不会写相应文章来应对。因此,个性化教学需要进行多样化写作形式的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演讲稿,让学生进行其他作文形式的练习。给学生一个《向共和国勋章英雄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写出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英雄事迹,以及这些人物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思考,今后怎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然后,让学生列举出他们身边发生的与这些英雄事迹恰好相反的一些事迹,将这些事迹进行对比,突显出对共和国勋章英雄的敬畏。之后,让学生做出呼吁,
  让学生共同学习这些英雄,争做时代新青年,为祖国以后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或者,可以让学生写一封信给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英雄,让学生向这些英雄表达佩服之心。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把英雄的事迹作为自己行为的标杆,更好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培养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从古至今,名师大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影响作者风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环境和作者本身的经历。例如,杜甫生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战乱时期,所以他的写作风格就接近深沉顿挫;曹雪芹家族势力在康熙时期比较壮大,但在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他的家族就开始走向没落,被囚禁、抄家,经历这样的时代背景,曹雪芹才创造出《红楼梦》这样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所以他的写作风格是趋向于压抑悲伤的。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既要从表面了解这篇文章,又要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中感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这篇文章。把握好文章的写作风格,就把握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在读写一体化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作者写作风格进行理解,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一些简单的创作。这样,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意境。然后教师再交代徐志摩的写作背景,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徐志摩的写作风格。徐志摩的写作风格有很强的个性,其中有其思想感情的反映,但他的风格是低沉的,具有空想的特点,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徐志摩的写作风格,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学创作。
  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他的《再别康桥》写作风格,写一首自己能力所及的诗篇,可以是赞美事物的诗、也可以是抒情诗、也可以是叙事诗,但是这些诗篇必须是仿照徐志摩的写作风格。这样,可以顺应个性化作文写作的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仿写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五)增加写作题材的来源进行个性化教学
  写作题材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思路来源,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如果小学生多积累一些写作题材,那么在进行写作时就会有更多的思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方式,更有利于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作文更容易被读者了解与接受,增强作文的可读性。生活处处充满作文题材,在看电视时,电视上好的综艺故事、电视剧、电影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文的作文题材,只要好好利用这些题材,就可以增加作文的色彩。
  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观看旅游类的综艺节目,让学生看一看秀丽的桂林山水、高伟耸立的山东泰山、壯丽的敦煌莫高窟、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在观看旅游类综艺节目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看到祖国的青山绿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景色描写作文的练习,让学生挑一个自己最欣赏的美景,写出这里景色的特点,以及喜欢这里景色的原因,以此表达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可以让学生写自己家乡的特色美景,或者写自己家乡环境状况。让学生想想自己的家乡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田园,还是污染严重的城市。由于对家乡感情存在差别,他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怀,也会传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种方式会使每个学生的写作内容都具有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把学生最喜欢做并且感兴趣的事情和提高写作能力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下提高写作水平。
  四、 结语
  中国是教育大国,教育质量更应该得到提高。那么,从语文作文写作这样基础的教学着手,会从小方面一步一步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个性化角度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是对新课改下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响应。这种教育方法既有利于学生拿到更高的分数,提高学习质量,也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时代新人,教师更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将个性化下的语文作文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马晓玲.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34.
  [2]王莹.作文教学之我见[J].文学教育,2020(10):104-105.
  作者简介:吴军,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小学教育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正在积极努力地推进素质教育。而新出台的教育发展指导理念要求小学各科教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当地调整实践课程的课时,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汉语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正在扩大。因此,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诸多教师越发重视对于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小学语文教师长时间的不懈努
摘 要: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从“正确认识学生的质疑,创设民主课堂;调动积极性,鼓励质疑;教给学生方法,质疑有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从设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三个层次提出具体质疑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能力;培养;提
摘 要: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与掌握语文课程知识,因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文章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有关内容,对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优化展开研究,  语文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趣味性、生活性等特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方法  一、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会提出很多课程问题,但小学生不主动去探究问题,又或者是被动地跟随别的同学的学习步伐
摘 要:微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教学模块之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如今的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中,各方面问题仍比较突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写作思维,是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教学情境,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作文;教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