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本,展现抒情散文美丽的画卷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及课外阅读中许多优美的抒情散文,以其特有的情韵与魅力,让人流连其中。以文为本,放飞课堂多样化思维的彩翼。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抒情散文名篇为范本,综合考虑到学生生活环境及阅历单纯的特点,探索通过阅读来指导学生写作散文的有效方法。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颇有收获。
  下面就以台湾作家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七年级语文上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八年级语文上册)、冰心的散文《笑》和王玉芬的散文《雨之恋》为例文,谈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阅读来指导写作的一些做法。
  
  一、寻找情感的触发点,让文章动人
  
  好的文章首先应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抒写,只有感动自己的文章才能打动他人。因此,寻找感情的触发点是成功写作的开始。而这个触发点可能是一个人、一种物、一句话、一幅画、一段音乐等让人产生的瞬间感动,而这瞬间的感动,使人打开记忆的大门,与此相关的种种一起涌上心头,流于笔端,不吐不快。
  如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作者在8年之后才会想起写父亲送他到车站爬月台买橘子的情形?我觉得他是缘于文章结尾写到的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作者的情感,想起年老体衰的父亲及对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感受最深的那一次“背影”,以及与这次“背影”相关的种种情形……
  情感的触发点如同丝线的一头,理一端而牵动全团;也像一颗饱满的种子,落在肥沃的土壤里,使它生长成丰硕的果实。
  
  二、引发相关的联想,让文章充实
  
  在生活中受到一些人、事、物、文的触动之后,会让人想起与此相关的人、事、物、文等,这就是联想。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离不开联想。散文作者就是用一个共同的中心,也就是散文的“神”,把这些相关联想片断连缀在一起。只要“神”定,你就可以天马行空、思接千载、任意驰骋,发己所思、抒己所感、写己所想,这正是散文的妙处。
  如台湾作者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由于作者本身是一名残疾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思考与感悟。他写这篇文章的情感触发点是,灯下被人捉住的一只小小飞蛾却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生命的力量。这种情感上的震动,让作者联想到砖缝中冒出的小瓜苗,联想到多年前用听诊器听到自己沉稳而有律动的心跳,这些联想不仅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身有残疾的作者也在勉励自己和他人善待生命,勇敢地活下去。
  再如冰心的散文《笑》,雨后的清美,让“我”只看到墙上画中“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的白衣安琪儿。由此,“我”又联想到五年前的一个雨后,一条古道上,一个孩子“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十年前的一个雨后,茅屋里的老妇人“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相似的画面,相关的联想,充实的内容,凸显了主旨:融化在“爱的调和里”。
  在学习这些名篇所用的联想方法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知识积累储备厚实,对生活的感受才更加敏锐,才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同时,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和充实,而自己的思想认识也能不断提高和深化。
  
  三、锤炼散文的语言,让文章精美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真实的情感、丰富的联想,需要优美的语言与之相称。我们往往在散文中读到一见不忘的语言:“我最喜欢那雨的潇洒,说来就来,要去就去,从不留恋什么,也不放弃什么;我更爱那雨的豪迈奔放和那有时的委婉和轻愁。就如同欣赏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也如同面对着人世间的千奇百怪。”(王玉芬的《雨之恋》)“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笑》)通过语言,把感性与理性融合为一。
  通过品味散文名篇的语言美,让学生体会到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与雕饰,而又比诗歌的语言多几分清淡与自然。它高洁又潇洒,朴素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在这浓密与清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四、探索写作的技巧,让文章圆润
  
  寻找情感的触发点,引发相关的联想,这些都是在为文章提供必要的素材。如何有机地把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还需以名篇为范本,探索写作的技巧,让文章圆润、浑然一体。
  首先应注重的是写作思路的梳理。写作思路是作者对某事(物)的认识过程在文章里的反映。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微妙的,作者就会用他独特的体验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以《雨之恋》为例文,让学生掌握符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认知特点的一种散文写作思路。在学生拿到印发的文章后,首先进行阅读鉴赏。他们经过探究之后认为这篇文章联想非常丰富,语言也很美,但写作的思路有些乱,调整后的自然段的顺序是①②⑥④⑤③⑧⑦⑨⑩,觉得这样更符合认知特点。也就是:先写外在的形(引出所写之物),再抒内在的情(自身的情感体验);联想到相关的人、事、文,最后写对生活的感悟(深化升华)。由于这样的写作思路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得出的结果,所以在以后的散文写作时,很多同学都能熟练地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把人物放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会让文章更感人,这也是一种写作技巧。如《背影》,为什么对那次的“背影”感受最深呢?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的家事让“我”忧心,分别时背着沉甸甸的牵挂,带着这样的情看父亲的“背影”,尤其让人感动。在写作时还应深思上下文内容的衔接、语言的过渡等。
  这些写作技巧的熟练运用,让文章珠圆玉润,浑然一体。
  就这样,通过阅读抒情散文,从中归纳总结适合于学生写作的方法,并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将以太网应用于现场控制已成为工业控制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中在研究FF协议和TCP/IP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总线设备的模型并予以实现,进行了基本功能测试,达
市场最近两周走出了小阴小阳的冲高震荡回落格局。上证指数自3月9日的3328点阶段低点以来,实际上一直是处于窄幅区间震荡过程中,其间没有持续性较强的连续拉升或是下跌。从最
目前,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在背诵上多花些工夫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困境,已迫在眉睫。遗憾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以橄榄油为原料,经臭氧氧化制备臭氧化橄榄油。利用核磁共振(NMR)采集碳谱数据,积分碳谱特征峰,计算橄榄油被氧化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臭氧化橄榄油与橄榄油碳谱有明显
CENTUM-CS集散型控制系统是YOKOGAWA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大型DCS,集装置控制和生产管理于一体,采用标准的人机接口,开放性的网络结构,整个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稳定性高,
介绍了应用台湾泓格HRT-710实现HART与Modbus-RTU的协议转换和后续压力计量系统的搭建过程。HART回路支持点对点和多点两种采集模式,从压力仪表的接线方式(两线内置电阻、两
本文在研究差压式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嘉峪关宏晟电热公司2×300MW机组环保脱硫吸收塔系统的实际情况,采用差压式密度测量方法获得石膏浆液密度;同时采用自动冲洗水,解决了测量管路的磨损、堵塞等问题,保证了测量精度并实现了密度的连续不间断测量;在DCS内部专门设计滤波、信号保持、误差补偿等数据处理功能,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系统的可靠性。
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给化工企业实施综合自动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文中提出了流程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的三层框架式结构,并在概念上进行了描述,对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关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故障诊断的基于T-S模糊模型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给出了网络的连接结构和学习算法以及传感器故障在线诊断原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诊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