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英雄——邱少云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遂群,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人。1922年出生,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南下渡江战役、云南剿匪,1950年底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回国。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邱少云同志入伍和牺牲的全部过程。现根据马遂群老人的回忆,记述邱少云同志短暂而精彩的人生。
  
  1950年,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侦察连担任侦察班班长。这年初春,我奉命到四川省仁寿县招募新兵,共征召了400多人,应征的青年大多是翻身农民。这里地处深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特别穷苦,民风淳朴,翻身农民参军的积极性特别高。邱少云就是这次我在仁寿县招募新兵时应征入伍的一个新兵。
  邱少云(1926-1952),四川省仁寿县谢山(今曹家)乡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就开始了长工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
  1949年4月,国民党军队垂死挣扎,妄图挽救西南一隅,逼迫大批穷人去充当炮灰,黑心的地主出卖了邱少云,邱少云被强迫捆绑拉走,要他去当壮丁。后因当地的国民党各级地方政权迅速土崩瓦解,当官的只顾自己逃命,来不及带走这批新抓的壮丁,邱少云这才得以幸免。但他刚刚逃出虎口,却又被投入狼穴,又被地主抓回去逼迫继续当长工。
  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内心深处埋下了憎恶吃人的旧社会的仇恨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西南重镇、四川省会成都,紧接着四川全省各地也获得了解放,邱少云和天下劳苦大众一样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云作为被解放的一名长工,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过上了新的生活。
  邱少云回到家里不久,就赶上了我们部队来仁寿县招募新兵,他很快就参加了我们的部队。他当时虽然已是20多岁的成年人,个头却不高,显得有些人单力薄,但他人却十分机灵,很是勤快,我们同去招兵的人都很喜欢他,我更是特别待见他,一见面就感到格外投缘。
  邱少云没有出过远门,刚开始见人很怯生,来部队后没几天,就慢慢的和大家混熟了。他和我很谈得来,很快发展到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我上山砍柴,他非跟着我去不行。当地山高林密,我怕出意外,没有让他去,他就在家帮炊事班打杂活儿,又是挑水又是拣菜,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后来,他硬是缠着跟我上山砍柴,他说在家干活干惯了。每次他都争着挑柴火,我心里越发感到这个小伙子可亲可爱。
  慢慢地一有空闲,他就叫我给他讲战斗故事、教他学打靶、学投手榴弹。有一天,他不知从哪里扛来了爆破筒,让我教他学爆破技术。我说:“学爆破可不是件容易事,很危险。”邱少云说:“爆破筒杀伤力大,能炸毁碉堡,只要能多杀敌人,我不怕危险。”我见他热情这样高,就耐心地教他怎样把保险盖儿打开,怎样拉导火索……
  邱少云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很爱学习各种实用技术,没过多久就学会了手枪、步枪、冲锋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初步懂得了使用爆破筒的要领,进步非常快。
  晚上,他干脆把铺盖卷儿搬到我的铺位旁边,听我讲故事。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南下横渡万里长江,讲到深入滇西剿匪,从进军西南讲到解放南京,他都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插嘴问些问题。他从故事中明白了穷人为什么受压迫、共产党人才是真正替劳苦大众做事的好人等许多道理,更加坚定了他这辈子要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1950年夏,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不久,美军的飞机竟然侵入我国领空、窜到辽宁安东(今丹东)市进行侦察和轰炸,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我所在的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师奉命选派精明强干的指战员开赴朝鲜前线参战,我这个侦察班长也有幸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投身到了关乎祖国前途命运的这场战争中去。
  说来也十分凑巧,我和邱少云刚好又分到了一个班,我仍然担任班长。副班长是安徽人,名叫葛风海,初中毕业,年轻热情,全班战士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2岁。
  当时在朝鲜,我们看到的到处是弹坑,到处是废墟,枪声不断,硝烟弥漫,亲眼目睹无数无辜的朝鲜平民惨死在美军的炸弹下,尸横遍野,一片狼藉,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当邱少云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军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特别是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苦难时,更加激起了他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他发誓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部队很快就进行了战前动员,在动员大会上,志愿军战士倾听着朝鲜老乡的血泪控诉,个个义愤填膺,怒火满腔。我看到眼前的邱少云更是流着泪,他紧握拳头,瞪大眼睛对我说:“班长,咱们要求一定要尽快上前线,我就是豁上命,也非要亲手宰几个美国鬼子不可,为苦难的朝鲜人民报仇!”
  当时,由于条件差,运输困难,后勤给养供不上,战士们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忍饥挨饿还受冻,就这样在阵地上和敌人拼搏。1952年10月中旬,我和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朝鲜中部山区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军队,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一段约1500多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展开冲击,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秘密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在介绍情况时,反复强调这次潜伏任务的艰巨性,由于距敌人较近,有时甚至连敌人的喊声和谈话声都可以听到,因而要特别注意遵守潜伏纪律,一声咳嗽、一句谈话或一点移动,都有可能被敌人察觉,破坏作战计划,影响整个战役。部队首长最后指示:“加强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
  邱少云和我们大家都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邱少云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于战斗前夕向连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写下了钢铁般的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500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在夜色的掩护下,按预定计划悄悄地迅速分散开来,分别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山谷里。战士们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我所在的这个班,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他就趴在距离我左前方大约20多米的地方,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看得十分清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
  大约在上午10时许,一场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南朝鲜李承晚军队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和我班战友潜伏的方向窜来。邱少云和我们镇静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我们继续坚定、沉着地潜伏在草丛里。
  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名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秘密就会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一切,我军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他果断地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阻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山腰中。
  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出了内心的高兴,一场虚惊就这样过去了。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再出来了。
  但是敌人十分狡猾,他们总是怀疑山谷里埋伏着我军部队,就躲在地堡里不时向山谷里打枪、打炮,战士们任凭敌人怎么打枪都不予理睬。
  一波刚刚平息一波接着又起,大约在接近中午时分,从阵地南方飞来几架敌机,在我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一阵盘旋侦查,猛然间一架敌机好像发现什么似的,向一个机枪扫射不到的小山沟里投下了燃烧弹,其中有一颗燃烧弹就落在了离邱少云约2米远的草地上。燃烧弹燃着了邱少云身边的茅草,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迅速燃着了他身上的棉裤和棉衣。此时我看得清清楚楚,只见他身上火苗乱窜,烈火烧得他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淌。我又发现就在邱少云身边很近的地方,有一个小水坑,这时只要他滚到小水坑里打几个滚,身上的火苗就完全可以扑灭。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此刻,邱少云紧咬牙关,两只手使劲地向地里挖,任凭烈火在身上蔓延。距他身边最近的同志低声对他说:“邱少云,你动动,你动动。”邱少云坚决地摇了摇头,始终没有动,他牢记着部队首长的嘱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
  起初我还能看清楚邱少云的面目,到后来只觉得浓烟熏得我几乎睁不开眼,呛人的气味几乎使我昏厥。烈火燃烧了大约半个小时,渐渐熄灭了,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令常人简直难以想象。
  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烈火烧死,心里比刀割还要难受。战士们望着邱少云烈士的遗体,心里万分难过,大家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
  傍晚时分,我部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战友们怀着满腔复仇的怒火,高喊着“为邱少云同志报仇”的口号,潮水般地冲上了三九一高地,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灭了,战友们把红旗插上了三九一高地的主峰。
  在一片凯歌声中,战友们心潮澎湃地久久凝视着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永远闪现着英雄的高大形象。
  邱少云同志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型代表,他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中外历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中国已故的著名女书法家肖娴所书:“是真烈士,乃大英雄。”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广为传扬,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我和邱少云同志并肩战斗了一年多,情同兄弟,他虽然英勇牺牲了,但每当我想起他来,心情就特别激动,他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其他文献
1946年6月20日凌晨,延吉市监狱。  早饭后,看守巡监,发现监狱的一座混凝土小仓库中,一张二层木架床下铺躺着一位形容枯槁、憔悴不堪的中年女人的尸体,由于生前大小便失禁,浑身臭烘烘的。尸体已经僵硬了。  狱方在死亡登记表上写道:“姓名:荣氏;年龄:40岁;案由:伪皇后,6月10日释放,20日午前5时死亡。”  狱方派人把她安葬在延吉市南山根儿,此人便是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  一、本有欲嫁之人,
期刊
清代道光帝当家后,决心打造“节约型”社会,于是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他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衣服破了就打补丁,也不怕跌份儿。  皇帝爱补丁,大臣都跟风,道光帝无意间引领起穿补丁衣服的社会潮流。   一次开会,道光帝瞅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膝盖上打了补丁,就问他:“你补这补丁花了几个钱?”老曹被问懵了,考虑到内务府会报花账贪污,怕得罪了他们,三思后慎重答:“三钱银子。”  老曹觉得三钱银子打个补丁已经够海了
期刊
一、“不管是谁统治中国,只要能使中国强大,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就赞成他。”    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乘飞机从海外归来,上午11时到达北京。消息播出,震惊世界。  20日上午11时左右,李宗仁乘坐的专机在北京机场降落。  到机场迎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周恩来、彭真、贺龙、陈毅、罗瑞卿、郭沫若、叶剑英、傅作义、李四光等,另外还有李宗仁昔日的老友
期刊
诗仙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首屈一指,自不待言,但是这位大诗人似乎有些后继无人。他的那些儿女们没有一个留下一诗一文,以致有人揣测,李白一生贪杯纵酒,累及子孙,使他们都成了痴呆低能者。其实,考察史料的记载,事实并非如此。   李白是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才成婚的,时年约26岁,娶的是湖北安陆唐高宗时宰相的孙女许氏夫人。李白和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达10年之久。许氏夫人为李白生了一男一
期刊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殊文化形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婚丧嫁娶、乔迁开业,都要贴对联,特别是过春节,家家门上都少不了大红的对联。  春节时候贴的对联,叫做春联,春联营造了热闹喜庆的气氛,含有美好的祝福,意义上显得美,书法也美。   20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个孩子时,随妈妈生活在她任教的阳泉郊区山底村。每年放了寒假,一近年关,村里的人就买好红纸送到学校,老师们都要义务为村民写对联。有个叫王德明的老教师
期刊
清朝的盐商是富有的,也是奢侈的。盐商们积累的财富,大多都花在奢侈的消费上。  在清乾隆年间,两淮有一名叫黄均太的盐商,他是两淮八大盐商之首,家资累万,生活骄奢。他吃一碗蛋炒饭,要花费50两银子。这碗蛋炒饭要保证每粒米都百分之百的完整,又必须粒粒米全部分开,还必须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呈金黄,内芯雪白。配这碗饭的要有百鱼汤——包括鲫鱼舌、鲤鱼白、鲢鱼脑、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乌鱼片,
期刊
在古时候的宫廷中,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单以唐代为例,只有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才有成为嫔妃的资格,而身份卑贱的宫女一般来说是无缘博得皇上宠幸的。有少数貌美的宫女即便得到皇上青睐,甚至生下皇子,也未必就能“翻身农奴把歌唱”。因为宫女们生下来的皇子算是“庶出”,很难被立为太子。所以,宫女们的境况比起后妃来要凄惨得多,她们只能悄无声息地熬过一天又一天单调而苍白的日子。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后宫发
期刊
1728年,清世宗雍正皇帝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旧称“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一个把满语视为国语和民族标志的满族皇帝,此时却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上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的各个郡县普遍建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官话,
期刊
链接>>  笔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纪实文学”的探究至今,不过区区10余年,但是,案头资料准备工作,前后却有整整30年。  为“咬”住浓雾深锁的历史,我利用在国内,包括台港澳的采访、出差机会,在途中“采集幸存者的历史证言”,纠正了一些“地摊文学”、某些人称“不是小说,而是历史,令人永远难以忘却的活生生的历史”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中的不实之言。即使出国旅行交流期间,也搜集了尽可能多的素
期刊
小岭麻风村在广东所有麻风村中最为偏远,兴建于1953年,位于广东、湖南、江西三省交界的深山老林中。当年,200多名当地患者在政府组织下,徒步数日,穿越渺无人烟的森林来到这里。之所以选择这么偏僻的森林,是因为当年麻风病尚未有特效药,他们只好被“流放”到深山。大多数人终老于此,再没有出山。20世纪90年代,麻风病有了特效药,病人们均已康复,政府鼓励他们返回家里,但他们的亲属却不愿接受他们。杨理合教授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