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推广“普通话”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28年,清世宗雍正皇帝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旧称“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一个把满语视为国语和民族标志的满族皇帝,此时却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上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的各个郡县普遍建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甚至一度规定,不会讲说官话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
  雍正帝的“推普”上谕不可谓没有远见,措施似乎不可谓不力,然而收效甚微。据时人记载:“初时甚为认真,无奈地方官都认为这不是一件当紧的事情,日子一长就都颓废了,至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然而也改了科制,广东则更不听说了。”
  “推普”上谕尽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和影响。作为“推普”的首倡者,雍正帝为后来的张之洞等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和举措奠定了基础。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为清廷制定《学务纲要》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
  显然,张之洞等人的“推普”思想继承了雍正帝“推普”上谕的精髓,并加以发展。
  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其他文献
热播电视连续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曾有团长李大本事与政委张六斤为使一营营长“吸铁石”能够顺利结婚,从而顶着压力为其向上级申请团级参谋职务的传奇一幕。彼时,对于“吸铁石”的结婚申请,上级领导还曾一度以“二五八团”标准提出质疑。那么,这神秘的“二五八团”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这个“二五八团”既不是团的番号,也不是用来统计团的数字,它只是娶老婆的一个临界线。  这个临界线就是:年龄在25周岁以上、党
期刊
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派出了以张治中为团长的代表团来到北平,要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终于达成和平协议,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和谈宣告破裂。和谈破裂后,张治中被挽留在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曾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一、张治中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位居上将,但他从未参加过反共战争,一直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是共产党的好朋友  
期刊
链接>>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有一部风靡全国的名叫《民国最大的谋杀案》的电影,演的是蒋介石“谋杀”韩复榘的故事。  笔者当时曾给这部电影的编导写信,对“谋杀”一词提出质疑,认为编导是将诱捕与谋杀相混淆,将电影取这样的名字多有不妥。  作为军人,守土有责。抗战初期,身为第五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在日军进攻山东时张惶失措,为保存实力,不组织所属军队
期刊
1946年6月20日凌晨,延吉市监狱。  早饭后,看守巡监,发现监狱的一座混凝土小仓库中,一张二层木架床下铺躺着一位形容枯槁、憔悴不堪的中年女人的尸体,由于生前大小便失禁,浑身臭烘烘的。尸体已经僵硬了。  狱方在死亡登记表上写道:“姓名:荣氏;年龄:40岁;案由:伪皇后,6月10日释放,20日午前5时死亡。”  狱方派人把她安葬在延吉市南山根儿,此人便是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  一、本有欲嫁之人,
期刊
清代道光帝当家后,决心打造“节约型”社会,于是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他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衣服破了就打补丁,也不怕跌份儿。  皇帝爱补丁,大臣都跟风,道光帝无意间引领起穿补丁衣服的社会潮流。   一次开会,道光帝瞅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膝盖上打了补丁,就问他:“你补这补丁花了几个钱?”老曹被问懵了,考虑到内务府会报花账贪污,怕得罪了他们,三思后慎重答:“三钱银子。”  老曹觉得三钱银子打个补丁已经够海了
期刊
一、“不管是谁统治中国,只要能使中国强大,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就赞成他。”    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乘飞机从海外归来,上午11时到达北京。消息播出,震惊世界。  20日上午11时左右,李宗仁乘坐的专机在北京机场降落。  到机场迎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周恩来、彭真、贺龙、陈毅、罗瑞卿、郭沫若、叶剑英、傅作义、李四光等,另外还有李宗仁昔日的老友
期刊
诗仙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首屈一指,自不待言,但是这位大诗人似乎有些后继无人。他的那些儿女们没有一个留下一诗一文,以致有人揣测,李白一生贪杯纵酒,累及子孙,使他们都成了痴呆低能者。其实,考察史料的记载,事实并非如此。   李白是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才成婚的,时年约26岁,娶的是湖北安陆唐高宗时宰相的孙女许氏夫人。李白和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达10年之久。许氏夫人为李白生了一男一
期刊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殊文化形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婚丧嫁娶、乔迁开业,都要贴对联,特别是过春节,家家门上都少不了大红的对联。  春节时候贴的对联,叫做春联,春联营造了热闹喜庆的气氛,含有美好的祝福,意义上显得美,书法也美。   20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个孩子时,随妈妈生活在她任教的阳泉郊区山底村。每年放了寒假,一近年关,村里的人就买好红纸送到学校,老师们都要义务为村民写对联。有个叫王德明的老教师
期刊
清朝的盐商是富有的,也是奢侈的。盐商们积累的财富,大多都花在奢侈的消费上。  在清乾隆年间,两淮有一名叫黄均太的盐商,他是两淮八大盐商之首,家资累万,生活骄奢。他吃一碗蛋炒饭,要花费50两银子。这碗蛋炒饭要保证每粒米都百分之百的完整,又必须粒粒米全部分开,还必须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呈金黄,内芯雪白。配这碗饭的要有百鱼汤——包括鲫鱼舌、鲤鱼白、鲢鱼脑、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乌鱼片,
期刊
在古时候的宫廷中,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单以唐代为例,只有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才有成为嫔妃的资格,而身份卑贱的宫女一般来说是无缘博得皇上宠幸的。有少数貌美的宫女即便得到皇上青睐,甚至生下皇子,也未必就能“翻身农奴把歌唱”。因为宫女们生下来的皇子算是“庶出”,很难被立为太子。所以,宫女们的境况比起后妃来要凄惨得多,她们只能悄无声息地熬过一天又一天单调而苍白的日子。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后宫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