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这也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构建真正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本文将就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68
  
  前言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一直以来都被学生视作是重难点学科。而新课改的出现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当前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围绕着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展开。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大多都是由教师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而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少之又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刀直入”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跟着问题调动自身的探究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性思维。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一章的内容时,由于二次函数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都会难以理解和掌握其重点内容,这也与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普遍低下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二次函数综合性题目的训练,可以结合问题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与几何图形,根据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合理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综合考察学生对于动点的处理以及建模思维的应用能力。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性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
  2、巧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初中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常规性学科来说,其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心理负担。不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逐步迈向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渗透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对于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和易于理解,有助于学生突破数学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时,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和平面图形的展示,学生是很难有效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内涵的。如在引导学生掌握二次项系数a的取值不同,函数图像也会不同的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将二次项系数a设置成不同的取值,随后为学生展示直观的二次函数变化图像,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及意义。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确保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阶段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主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新课标也一再强调,现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性,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与概率》一课时,就可以遵循优势互补的分配原则,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能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和整理生活中的某一随机事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不过教师要对各小组的方案可行性进行有效地指导与分析,最后由各小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通过这一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运算应用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锻炼与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目标也从以往的专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逐步转化为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够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而不断探索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从而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巧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举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全面强化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晓. 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N]. 发展导报,2017-12-26(027).
  [2]李秀娟.关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路径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149.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对教育提出促使新课改实施的新要求下,进行“自主学习”模式教学进入了初中数学课堂,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下,进行探讨纠错教学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的好方法,更是帮助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一大助力。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更须注意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打造更有效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自主纠错;中学生;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56    开展“高效课堂”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高效课堂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追求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和反思中,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期刊
摘要: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法制教育和道德与法制课的相互融合已成为相关教育的一大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一大潮流。这将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建立法制意识,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懂法、守法并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及家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法制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66    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与法制教育的相互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
期刊
摘要: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作为教师的我有时也觉得又何曾不是可怜天下教师心呢?父母更多的是养育孩子的身体,而我们更多的是给他们以精神启迪,父母的养育会使他们一天天长高,长胖,长大成人。我们教师的精神养料又是否能使他们茁壮成长呢?正如加里宁所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作为工程师的我们,该如何去帮助学生去完善、去提升自己的灵魂呢  关键词:教育;心得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数学中包含大量计算,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中的必备能力,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算能力的培养都是重点,运算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的强弱。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运算定律教学,教师只有深刻理解运算定律的内容核心所在,才能找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高效的数学运算教学,最终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口算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云南高中生特别是偏远地区学生在英语考试中的英语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中式英语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从“中式英语 ”产生的根源出发,探讨如何避免学生出现中式英语的途径。以期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英语写作;中式英语;避免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67    近年来,英语写作教越来越受到广大高中生的重视。然而,
期刊
摘要: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和品格,文章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學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最后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64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一直比较注重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德育。而实施
期刊
摘要: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立足于市场需求,做好每一项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的实际需求,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工作,由此培养出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设计人才,进而为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平面設计;教学改革;思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运用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52    语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过
期刊
摘要:衔接工作起过渡作用,一面沿袭了幼儿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要开始小学的学习模式,通过幼小衔接工作的设计,能够使幼儿仍然保持正常的学习状态,使学习具有连续性。因为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受到的教育目标和期望影响一致。幼小衔接能够保证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不会出现空档期,面对小学的学习挑战也不畏惧,能够很好地将学习内容衔接起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尽早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学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