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装备体系结构与优化技术

来源 :装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单位:装备学院航天指挥系、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冯书兴、李强、黄文清、于海亮、秦大国、张光明、庄锦山、赵新国、吴钰飞、赵玉普获奖情况: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本项目为"十一五"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06年8月立项,2011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2012年10月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研究内容包括6个方面:①航天装备体系及体系结构分析;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Petri网计划管理模型 ,综合考虑调度和资源分配 ,以充分发挥FMS的柔性制造能力 .首先根据系统理论 ,区分了两种资源类型 :主角 (主资源 )和配角 (辅助资
针对某综合传动装置液压缓冲阀和换档离合器 ,建立了换档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动态数学模型 ,分析了缓冲油压特性对换档离合器结合过程的影响 .研究结果可以用于综合传动装置换档
寻求一种新型的电敏粒子材料 ,旨在提高电流变流体的电流变效应 .制备一种含有氮、氧、硫类杂原子与大π共轭体系的高聚物———聚萘醌作为电敏粒子材料 .含这种材料的电流变
目的使火炮发射药床同步均匀点火,降低火炮膛内压力波.方法研制一种能快速传火的火炮新型中心点火管,进行新点火管的静态实验,测量点火管上不同位置的压力,建立点火管的准一维两相
以实战教育训练在军队院校中的开展为背景,讨论了科研工作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装备学院科研工作现状,指出了目前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落实
建立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必然要求。从打破行业壁垒、统一军民标准、搭建互动平台
目前装备动员信息系统中军地编码标准和方法还不统一,影响了系统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阐述了装备编码的概念及其意义,详细分析了军队和地方各自的装备动员系统中编码的现状,
针对维修策略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制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难以选择的问题,结合可持续性维修的特点,从维修成本、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需求满意度、故障修复时间、员工
体系试验是武器装备试验的发展方向。探讨了武器装备体系试验的需求、定义、特点、分类、方法、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加强武器装备体系试验的建议。
为了在高比转速下得到高性能的混流涡轮 ,使用了一种改进的涡轮设计方法 .通过引入涡轮叶轮速度分布评价指标 ,将叶轮流动分析与涡轮性能预测这两个涡轮设计体系中重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