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西昆仑地震带强震活动的规律性特征

来源 :内陆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帕米尔─西昆仑带的强震活动规律,指出该带强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可划为6个活动幕,在空间上可划为3个优势分布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呈西强东弱态势,并且存在强震从帕米尔向东南方向沿地震带作定向迁移规律,文章对此现象作出了物理解释.
其他文献
介绍了Ω概率统计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使用1970 ̄1993年陕西省ML≥2.3级地震目录,用Ω概率统计法分析了陕西地震震级的分布特征,得到陕西省M1 4.0和M1 5.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
在对单项观测资料进行概率化的基础上,以唐山地区和乌鲁木齐地区为研究区,计算分析了多种前兆观测资料的合成缺信量,结果表明在强震和中强震发生前,合成缺信量的低值异常过程是比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①②[7],对拟合、滑动外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各个环节做了适当的改进.同时,引入概率统计中的有关知识.选择一个相对最佳评判方案,用京、津、唐地区流动点短水准,短基线资料进行了地震预报的研究,为用形变资料经过评判统计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最后,以讨论的方式给出了应用实例.
对1992年12月云南永胜5.4、5.1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某些前兆异常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发现有3个较为明显的特征:①震前4个半月在滇西北地区(25°~28°,λE90°~101.5°)快速形成1条北东向地震条带(ML≥3.0级),②在孕震区范围内出现的前兆种类少、持续时间短、空间较分散;③永胜地震前滇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表现出显著的平静一密集一发震的特征。
一种新的空间模型表达式由表述地震样本的点集组成。该方法基于全集合形态测量,称为明科夫斯基函数。它包含了拓扑化特征和几何描述,以确定空间集的含量、形状和连通性。该方法
作为地震短期预报系统中的环节之一,在阿拉木图周围地区建立了由一批生物实验站和生物观测点组成的生物观测网。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蛇、家鼠、鸽子、鹦鹉、鱼、晰蜴、蜘蛛等动
1989年以来,在北天山重点监视区设立了6个地热观测站(3个热水井,3个温泉),采用分辨率为0.0001℃,精度为±0.005℃的石英数字温度计连续记录水温的动态变化。观测结果表明:水温有两类正常动态类型,即稳定动态和年周期动态。4次中强地震前后水温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变化更为剧烈。地热前兆异常形态各异,因井泉不同而不同。认为,深入研究活动断裂带和地热异常区的热信息不仅对寻找地震前兆,而且对地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是目前国内同类台网中孔经最大、直传距离最远的全无线传输网络。对于控制乌鲁木齐及北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起到重作用。除了传统的模拟信号记录外,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