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破裂分段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来源 :内陆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xsg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水化群体异常的演化趋势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中强地震前,水化异常变化速率值呈现“增长一地震"的普遍规律。在月、旬和五日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水化群体异常演化图式,具有显著的自相似性和可重复的特征.并可分别作为地震的短期、短临和临震前兆标志与发震时间的判别依据。异常变化速率分析法的预测效果良好,具有实用价值,但尚需在今后的预报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将唐山台、忠兴庄台、马坊台、阳原台、代县台等地电阻率有年变的台站在唐山7.8级强震、丰镇5.8级中强震、大同一阳高6.1和5.8级中强震前的ps月均值用差值法消除年变后,与实用化攻关中推广的
拓扑预测实际上是GM(1,1)模型群的预测,将首都圈年累积释放地震能量的统计结果作为建模的基本数据,建立相应的拓扑预测模型,对2000年以前首都圈年累积释放地震能量的发展趋势作出初步预测。
介绍了Ω概率统计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使用1970 ̄1993年陕西省ML≥2.3级地震目录,用Ω概率统计法分析了陕西地震震级的分布特征,得到陕西省M1 4.0和M1 5.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
在对单项观测资料进行概率化的基础上,以唐山地区和乌鲁木齐地区为研究区,计算分析了多种前兆观测资料的合成缺信量,结果表明在强震和中强震发生前,合成缺信量的低值异常过程是比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①②[7],对拟合、滑动外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各个环节做了适当的改进.同时,引入概率统计中的有关知识.选择一个相对最佳评判方案,用京、津、唐地区流动点短水准,短基线资料进行了地震预报的研究,为用形变资料经过评判统计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最后,以讨论的方式给出了应用实例.
对1992年12月云南永胜5.4、5.1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某些前兆异常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发现有3个较为明显的特征:①震前4个半月在滇西北地区(25°~28°,λE90°~101.5°)快速形成1条北东向地震条带(ML≥3.0级),②在孕震区范围内出现的前兆种类少、持续时间短、空间较分散;③永胜地震前滇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表现出显著的平静一密集一发震的特征。
一种新的空间模型表达式由表述地震样本的点集组成。该方法基于全集合形态测量,称为明科夫斯基函数。它包含了拓扑化特征和几何描述,以确定空间集的含量、形状和连通性。该方法
作为地震短期预报系统中的环节之一,在阿拉木图周围地区建立了由一批生物实验站和生物观测点组成的生物观测网。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蛇、家鼠、鸽子、鹦鹉、鱼、晰蜴、蜘蛛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