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就是做新自己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人说我是公益达人,但对我来说,“公益”这个词有点“高大上”,不接地气,听着就感觉这件事离我很远很远。
  细细想来,生活中,我们做过的很多事其实都可以被归纳到“公益”的范畴,比如捐款、植树、慰问孤寡老人、救助流浪猫狗、义务给农民工子弟上英语课……看似很小,而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只要是自发地而不是被迫去做这些事,都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人生中,第一次“被公益”是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月初。某天放学,班主任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告诉大家:“学校要给希望工程的哥哥姐姐们捐款盖教学楼,明天记得把捐款钱带来。另外,带午饭的同学记得交热饭盒钱5元。”
  回家后,爸爸妈妈对捐款一事表现得很热心,“给希望工程捐款是好事,多交一点吧。”爸爸说。妈妈连连点头,“对,交5元吧,算是一点心意。”说着,她从钱包里拿出10元钱给我,“一半捐款,一半热饭盒。”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手里握着10元整钞。要知道,春节的压岁钱也不过2元,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还能买到1分钱一块的汽水糖。
  捐款是老师亲自收的,一边收一边默默在口里计数:“5毛”“1元”“2毛”……当她在我面前站定时,看我举着10元钱,一下子激动了,还没等我说出“一半捐款一半热饭盒”,老师已经高举着我的手臂把我拉起来,大声说:“你们看看,看看,小明同学捐了10元钱!这种境界值得大家学习!”我红着脸接受了老师的“境界说”,默默咽回后面的话,心目却很茫然,不明白为什么老师那样激动。
  有了我这个“榜样”,以后班里再捐款,10元的钞票渐渐多起来。而我自从有了自己的零花钱后,爸妈对待捐款也没了以前的慷慨态度,“应该用你自己的钱帮助别人。”爸爸说。他再不肯一次性甩出大钞一张。于是,我数着储蓄罐里那几十个1毛钱硬币,心里掂对着这个月买零食的钱还能省下多少,勉强凑足10个钢[[崩
  铁] [崩
  铁]],交上去。因为是从自己兜里掏钱,一边捐款,一边肉痛。
  上中学后,课外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寒暑假作业中多了一条:参加一项公益活动,写一篇作文。
  于是,为了完成作业,小区里的孩子们拉帮结伙,抢着帮居委会擦玻璃,扫楼道,去交通岗擦岗亭,有能量大的家长能联系到福利院或敬老院就更好了,可以去报纸、电视里才会出现的福利院、敬老院看一看。
  为了完成任务,我也忙着应付,到后来,任务甚至变成一种负担,我干脆以耽误学习为借口让妈妈找熟人,有认识居委会的帮我出个证明。不屑一顾,对,就是这种心态,“反正都是作秀,我去不去有什么区别呢。”我心里这样想。
  直到2008年。我的意识有了转变。
  2008年5月,汶川地震,读大学的我正和同学在KTV唱歌,回到宿舍上网,才发现这次地震非比寻常,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新闻上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我想自己该做点什么。于是找到网上的捐助账号,打了500元过去,没留名,那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捐了钱之后,心里有种畅快的感觉,仿佛为赈灾出了点力,就能够把自己与那些亲赴灾区的志愿者划为同一阵营。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暑假回家,学校留了实践作业,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助学志愿者团队,主要任务是去贫困学子家庭走访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帮孩子们争取助学金。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去了,没想到实践现场让我触目惊心、泪流满面。第一个走访的孩子住在铁皮棚,屋里一张木板搭的炕,他的书本堆了半炕。地上一张折叠桌,一个简易炉灶,几个编织袋,再无他物。家徒四壁,我脑海中一下子蹦出这个词。我用随身携带的相机给孩子拍了张照片,交调查报告时也把照片附在上面。2个月后,那个走访的孩子给我打电话,兴奋地告诉我:“小明哥,我被选上了,谢谢你!”我由衷地高兴,也有些不知所措,“别谢我,应该谢谢给你发助学金的人。”我说。“不,小明哥,还是得谢谢你,没有你来我家,没有你帮我照相,这笔助学金我也争取不到。”
  这番话让我意识到,我那看起来按部就班的走访是有意义的,我随手拍的一张照片可能会帮助一个孩子实现求学的梦想。
  从那以后,我成了志愿团队的固定一员,每年暑假,我都要参加活动,走访、记录、拍摄,年复一年。
  参加工作后,我没放弃志愿工作,只不过把活动时间从工作日调整到了周末。这时候,因为工作需要,也是个人兴趣所在,我的摄影设备更新换代,用在助学活动里更是得心应手:特写照片用相机拍,生活场景用手机拍,有些访谈的过程还要录成视频留下来。拍照不仅仅为了留存,有时候,也是讲道理的重要武器。
  有一年,我走访了8个学子,其中有5个孩子受助,有个没得到捐助的家长想不通,给我打电话,说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门道,“咱们差事儿了?”他问。
  我二话没说,又去了他们家一次,现场打开相机,把这一年的8个家庭场景一一重现。看完照片,家长长叹一口气,“唉,都不容易啊,人家比咱们还难,这钱我确实不该得。小伙子,你辛苦了,谢谢你。”
  2009年,作为志愿者代表,我应邀参加了助学金发放仪式,仪式上播放了我当年走访调查过程中拍摄剪辑的影音材料,我偷偷观察,不少嘉宾看着看着眼圈红了,还有许多人现场掏钱捐助。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值了,就算大热天背着单反从市中心坐地铁、转公交、再转三轮车,单程3个小时到学子家走访,再饿着肚子出来买个鸡蛋饼坐三轮车、转公交、转地铁回到家中又怎么样呢?如果这种辛苦能化為更多人的爱心捐助,能为更多的寒门学子换来受助机会,值了。
  渐渐的,我的摄影水平越来越高,志愿工作也越做越顺手,已经从团队中的小虾米变成资深代表了。
  每年夏天助学活动,我的手机都要保持24小时开机,总会接到志愿者或学子的电话,有的是向我讨教走访技巧,有的是询问助学申报事宜,更多的是感谢。人到中年,经历越来越多,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已经无法在我心里掀起什么波澜,志愿活动却是例外。我总是与寒门学子一起哭,一起笑,感动于他们的感动,同时把感动化为自己的动力。其实大多数时候,公益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高大上”,它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像涓涓细流,随手,随心。
其他文献
国人何以不把食品当食品,却当成补药、禁药和毒药?原因有六。  一、长寿预期。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想多享受几年,亲眼看儿孙长大出息。因此,不光要讓食品填饱肚子,也要从食品中摄取最大营养,又要防病从口入,更要远离毒食品,让自己有一个好身板。  二、健康焦虑。一旦有人生病住院,尽管有医保托底,但各类费用加一起,花销依然巨大,家庭每个成员都会受极大影响,生活品质会骤然降低。况且,真要得了不治之
期刊
关爱琴的女儿25岁,今年“十一”结婚。她一直觉得孩子身体虚,为给女儿今后的生育打基础,3年多前,她经过网上查证、广场舞大姐咨询等一系列紧张调研后,认为该给孩子补一补。补什么呢?胡萝卜素。从那以后,不管是煮粥,还是烧菜,她都会切一些胡萝卜丁或片扔进去;隔上三四天还会包胡萝卜馅的蒸饺。丈夫老逗她,“你这是把胡萝卜当补药了。”  以前,关爱琴在沈阳锻压机床厂开天车,现在是标准的家庭主妇。她说,“老头儿下
期刊
拿一袋小食品给刚刚两岁的小可爱,“这是干什么用的呀?”小可爱的回答很朴素,“吃的呀!”周日中午,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疯玩后回家,给他端上一盘三鲜水饺,他一口一个扫荡干净后,拍拍肚皮,“饱了!”饺子这个食品是用来充饥的,又一个标准答案。结婚一周年,小两口去饭店小庆。老公想点扣肉,媳妇不准,“你都见胖了,还吃肉?”老公央求,“就吃两筷子,真就两筷子!”在老公这儿,扣肉这个食品是用来解馋的。  长久以来,
期刊
有一民企老板特别精于算计,规定每年的年终奖都在来年的第二季度末发放。你要是在这期间离了职,年终奖就得不着了。你要是登门去要,老板会有一大堆理由等着你,总之就是不给你。你要是等发完年终奖再离职,一来新岗位等不得你,二来还有个年中奖呢,你照样是得不着。  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职工一看没辙了,就把企业告上了仲裁庭。赢没赢?瞧你猴急的样儿,稳当的,听我慢慢道来。  说的是2012年7月11
期刊
我离过一次婚,现在正在经历一段新感情。杰比我大5岁,在外企做了几年,积累了第一桶金。我们算是一见钟情,发展很顺利。不久前,他突然辞了职,准备开餐馆创业。其间自然有很多难题,我安慰、鼓励他。可他向我求婚时我却退却了,没有立即答应。  单就他本人来说,我很满意。半年的接触,我看到了他的能力,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那份难得的宽厚、孝顺。可问题就出在他创业上。开店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生活是现实的
期刊
据了解,刘大壮后来把饲料厂告到了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仲裁委调解,饲料厂最后支付了刘大壮2015年75%的年终奖。  这些年,网上关于年终奖的讨论甚是广泛而热烈,网友们不仅把我你他放在一起比,还把国企外企私企放在一起比,那是说什么的都有。  其实,我国现在施行的所有相关法律,都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发放年终奖。所谓有没有年终奖、有多少、怎么发放,都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通过单位规章制度
期刊
面前这头原本趴卧着的公牛忽然站了起来,记者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这种牛太大了,比人们常识中的足足大了一圈,站起时的气势像一座山在隆起,硕大的牛头伸过来近在咫尺,两眼雪亮,一副精力弥漫、跃跃欲试的架势。  记者身边的张丽君却向前走了一步,伸出手,温和地摸着牛头。那牛顺势摆了摆头,似乎很舒服,噗一声又喷了一下气,算是和张丽君打招呼。“没有事,它们都很温和的。”张丽君笑着对记者说。这位留着波浪长发、穿着
期刊
150多年前,面对俄国对满洲地区的蚕食,清政府开禁放垦,鼓励移民,河北、山东等地农民纷纷进入满洲开荒。持续约70年后,数百万关内农民移民关东地区,史称“闯关东”。时间过去150多年,东北的年轻人似乎又在重返关内,原因很簡单,过去几年的东北经济的确很糟糕。2016年三季度,东北经济呈现回暖迹象。不过,就业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有系统性偏差,农民被视为不会失业,且失业登记并不完善,看
期刊
人微言轻,反过来,就是“人巨言重”,后者逻辑用在曹德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一句“中国除了人便宜,啥都比美国贵”,若出于我等草民之口,只能瞬间随风消散,经由他嘴里说出来,便连续多日成为头条。  知道曹德旺的,知道他是中国首善,其实,他也挺生猛的。比如,他不仅视质疑如风吹过耳,对政府官员从不逢迎讨好,亦不与商界大佬称兄道弟混圈子,特立独行。有文章称他暴躁刚烈,跟政府吵架十幾年,又坚持做人不要太计较;作
期刊
每个领导都希望下属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功效。这种想法当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少事实证明:有时期望太高,反倒会让下属无所适从,甚至把工作搞砸。  我有位朋友在外企工作,他能力超众,深得公司高层的赏識。作为部门领导,他对下属期望高。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如果你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像我一样,那咱们部门就会是最棒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朋友提出了各种要求,比如员工不得擅自离岗,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