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到禁再到毒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爱琴的女儿25岁,今年“十一”结婚。她一直觉得孩子身体虚,为给女儿今后的生育打基础,3年多前,她经过网上查证、广场舞大姐咨询等一系列紧张调研后,认为该给孩子补一补。补什么呢?胡萝卜素。从那以后,不管是煮粥,还是烧菜,她都会切一些胡萝卜丁或片扔进去;隔上三四天还会包胡萝卜馅的蒸饺。丈夫老逗她,“你这是把胡萝卜当补药了。”
  以前,关爱琴在沈阳锻压机床厂开天车,现在是标准的家庭主妇。她说,“老头儿下完馆子,说啥啥菜好,我一准给他做出来。”女儿也很佩服妈妈的烹调手艺,“我妈要是去饭店上灶,一准是个好厨子。”关爱琴说:“做饭做菜不光是做熟,还得讲究点儿营养搭配,不然有啥意思。”
  忽然一天,关爱琴跳完广场舞回家,进门就嚷:“不好了,不能再让孩子吃胡萝卜了,会得病的!”她带回一张当地都市报,健康版一小文称,张女士的宝宝6个月大时,她开始给孩子喂辅食,为补充营养,她把胡萝卜皮和中间的硬心去掉,切成小块煮烂,压成泥,加少许糖或盐混入米糊。一段时间后,宝宝脸色发黄,张女士以为得了黄疸,到医院检查后方知是胡萝卜喂多了,孩子得了黄染症。小文还说,枸杞吃多了也得黄染症。
  关爱琴把家里剩下的几根胡萝卜扔进垃圾袋后,先是发了一会儿呆,后突然蹦起来,“我得给我弟弟打电话。”她弟弟讲究养生,私家车车门储物格里总是放一小瓶枸杞,开车时,想起来了就会捏几粒扔嘴里。关爱琴在电话里跟弟弟又是一通大呼小叫,直到弟弟说不会再吃了,她才关机。
  “谁能想到,好好的胡蘿卜吃不好也会伤身,这以后给孩子吃什么好哇?”尽管那篇小文还说,黄染症不可怕,停食胡萝卜几天后就可好转。但关爱琴是看别人被蛇咬,自己怕井绳,再也不让孩子吃胡萝卜了。
  转天去跳广场舞,关爱琴跟舞友唠起这事儿,不想,几乎人人都有一大堆类似经历。那天,关爱琴听了好几个故事,回家比平时要晚。
  一个年轻舞友,孩子今年上初中。几年前,舞友领孩子去眼科医院,查出了近视眼。医生除了指出孩子的一些不良用眼习惯,还特意叮嘱要注意食补。“有些东西要多吃,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还有菠菜了、芋头了、番薯、动物肝脏、牛肉什么的,这些东西对缓解近视有好处。”
  当妈的回家就把这些东西买得那叫一个全,还定了计划,今天早晨吃什么,明天中午吃什么,后天晚上吃什么。吃了一年多,舞友在看一个电视养生节目时,大吃一惊,“专家说,桂圆这东西容易生内热,你大便干燥了,小便发黄了,口干舌燥了,就属于阴虚内热,最好不要吃桂圆。”
  舞友老后悔了,“怪不得孩子老说拉屎费劲呢!”舞友马上让儿子上网查了查,发现番薯和芋头孩子也不能吃。番薯和芋头虽然含很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但番薯容易产生酸,胃溃疡患者不宜食用;食滞胃痛、肠胃湿热者要忌食芋头。“我儿子全占了。”舞友懊恼不已。
  至此,原先的3种食补,在舞友儿子那里,全部变成禁补。
  有一个舞友是男的,50多岁,“他现在都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男舞友单位每年都组织员工做一次体检,每次,男舞友都被检出尿酸偏高,“尿酸高容易痛风。”男舞友知道这个道理,就有意识地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鱼了、虾了、肉了,还有菠菜、蘑菇、豆腐什么的。”
  去年,单位体检多了一个项目,查微量元素,男舞友被查出缺锌。含锌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牡蛎、鲱鱼、虾皮、紫菜、鱼粉、芝麻、花生、猪肝、豆类等。“但他不敢吃。你知道为啥不敢吃?”关爱琴直摇头,“只要吃含锌多的东西,尿酸就高;不吃,身体就缺锌。你让他怎么办?”
  还有一条路,药补。关爱琴的侄女曾缺铁性贫血,食补太慢,服用了中医院开的汤剂后,效果非常明显。她把这个办法说与男舞友听。男舞友说:“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我闹不明白,这活了半辈子了,这在吃上怎么还犯这么大纠结呢?”对这一质问,关爱琴说她“根本回答不了”。
  把一些食品当补药,把另一些食品当禁药。在一些人那里好办,因为是线性的。在另一些人那里,问题就不简单了,得了这个病,吃某个食品有好处,算补药,但对另一个病来说就是禁药。难怪男舞友愁吃。
  这还不算完,很多时候,一些食品还成了毒药。
  关爱琴记得,今年元旦刚过,一家三口从电视里看到,天津独流镇每天将数千件假调料发往全国。这些假调料有“王守义十三香、海天酱油、太太乐鸡精”等。三口人不由大呼:“天哪,全是咱家用的!”他们睁大眼细看,竖起耳朵听,报道说,假调料早就发往全国,记者掌握的收货地有北京、上海、安徽、江西、黑龙江、新疆、福建、山东、四川等地。
  关爱琴长吁一口气,“还好,没发往辽宁。”儿子反驳她,“你可真乐天派,电视说是等地,这等地里说不定就有辽宁呢。”老公也说:“现在是刚曝光,等往深了一查,说不定就有辽宁。天津离咱辽宁多近啊!”
  关爱琴撑不住了,蹿到厨房,找出十三香、酱油、鸡精细看。看半天也没看出所以然,“咱家用的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呀!”既然看不出来,关爱琴一急,把这3样东西统统扔进垃圾桶,“明天买别的牌子去。”
  丈夫和儿子不以为然。“妈,别惊弓之鸟似的,咱都吃这些年了,要出事儿早出事儿了。”儿子说。关爱琴很坚定,“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就得防。”丈夫劝她,“防不胜妨,你换一种酱油,说不定过两天,这种牌子的假酱油也出现了。”关爱琴一时语塞,“那就这么干擎着,没办法?”
  这回,轮到丈夫和儿子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
其他文献
一个普遍现象是,基层工会代表差不多都是一次选举、3天开会、5年沉睡。重庆能源工会则要求,每个会员代表履职时都要全年在線,联系本单位10名一线职工,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回到正轨了。就像出租车司机必须把车开到一定时间和公里数才能赚到钱,会员代表只有全年在线,才算基本履行了代表职责。本分是也。
期刊
有位同行说过,记者的任务顺利完成,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算在采访对象身上。对方首先要愿意接受采访,其次愿意倾诉,结束了又不會提出干涉性的要求,这样的对象十分难得。很多记者之所以焦虑,就在于可控性不在自己手。  年前,都是企业生产任务紧张的时候,也是采访最难约的时候。现在举国上下都在热议大国工匠,我们也想趁热多推出一些典型,于是我四处打电话约访。  起初,我想采访的是一家油田企业的工匠,他是国家级技术大
期刊
曹德旺称:中国除了人便宜,啥都比美国贵。财政部官员回应: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其间,辽宁通报9起涉企收費违规典型案件。这很像一部卖座大片,该有的元素都有了,接下来,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涉企违规收费,就看相关部门怎么做了。但愿多年后,曹德旺式的惊曝别再出现。
期刊
某年护士节,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位漂亮护士,护士张口闭口“我们这些白衣天使”。以为是口误,并未在意。前不久上网查资料,偶然发现,自称白衣天使的现象还真不少。比如,某地在护士节时搞征文,多文标题竟然都是:我们是白衣天使。在安徽卫视节目《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第十二期,演讲者尹凤龙两分多钟的演讲中规中矩,未出任何纰漏,但电视台打出的字幕标题竟也是:我是白衣天使。这真是让人贻笑大方。“白衣天使”是敬词,只能用于
期刊
“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这首降央卓玛的《天边》被王阿姨演唱的温婉深情,好像把地平线唤到了身边。KTV里的观众都是王阿姨的家属,今天的试唱会是她特意为一周后的律师行业年会献唱选歌举办的,评委除了王阿姨的家属,还有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校的声乐教师——赵轩。  2015年开始,赵老师开始为沈阳的中老年人上公益声乐课,王阿姨是他的第四期学员。与其他十几个学员
期刊
清厕400间  现在已很难在城市见到人工掏粪工了,但客运列车上仍有这一职业,他们是在旅客下车、列车停驶后开始工作,通常每5人清理厕所近400间。  每天3000吨  相比售票员、火车司机等,过去的火车掏粪工这一行当真是“脏得厉害”。以前,火车上用的都是直排式厕所,粪便等污物直接洒落沿线,气味难闻,也成为疾病传染源。据统计,按每人每天排放0.5公斤粪便、1.5公斤尿液计算,那时全国每天抛撒在铁路两侧
期刊
关于人与吃的关系,费尔巴哈的名言“人是他所吃的东西”虽然非常哲学,但远不如中国古语“民以食为天”来得直接和朴素。这或许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今年元旦过后,习近平就食品安全工作指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緊而又紧。国家主席既已发话,说明这个工作已非常急迫,急迫定是缘于问题非常严峻,既如此,理理国人与食品的新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期刊
前不久,作家蔣子龙刊文提起一件旧闻:2013年11月8日,德国主流报纸报道了中国青年工人张磊。他获得了德国大众集团的“最佳学徒工奖”,大众集团总裁亲自授奖。蒋子龙这是给中国的工匠热添柴。但更深层的意思可能是:要想中国多出工匠、大工匠,要从徒工开始。
期刊
食也是药,药也是食。所谓药食同源,最早出于《黄帝内经》,意思是许多食物也是药物,它们之间无绝对分界线。古代中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中,认为每种食物也有“四性”“五味”。  后来,药食同源这一理论,变成了实用层面上的药食两用,即:某些东西可以作为食品食用,又能做药材治病,比如丁香、刀豆、八角茴香、小茴香、小蓟、马齿苋、火麻仁、代代花、玉竹、余甘子、鱼腥草、茯苓、沙棘等。卫生部曾
期刊
国人何以不把食品当食品,却当成补药、禁药和毒药?原因有六。  一、长寿预期。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想多享受几年,亲眼看儿孙长大出息。因此,不光要讓食品填饱肚子,也要从食品中摄取最大营养,又要防病从口入,更要远离毒食品,让自己有一个好身板。  二、健康焦虑。一旦有人生病住院,尽管有医保托底,但各类费用加一起,花销依然巨大,家庭每个成员都会受极大影响,生活品质会骤然降低。况且,真要得了不治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