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是一个全过程的、全员的管理工作,其核心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是指施工企业的各个环节,采取经济的、技术的和组织的手段,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activities is a whole process and staff management, the core is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means al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to take economic, technical and organizational means to minimiz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sump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the living labor, to reduce project costs, and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st control;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对于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六个环节。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流程
   1、建立完善成本控制系统,实施三全管理。依据不同行业、不同管理要求、不同的生产组织体系,确定成本控制对象(产品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资本成本控制、环境成本控制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成本控制体系,并实施全员、全系统、全方位的三全成本管理。
   2、建立预算标准,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实现财务管理预算化。为确保编制预算的先进和合理性,建立预算标准,并以企业目标利润为财务预算目标,以销售前景为预算的编制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和企业生产营销等诸多因素,形成由销售、生产、现金流量等各个单项预算组成的财务责任指标体系(涵盖了企业主要发展指标),实现财务管理预算化。
   3、利用信息化手段,使用专业的成本管理软件,为成本费用控制及预算管理轻松实现财务集中管控、数据集中、管理集中、报表的时效性等保障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提升企业的管控能力和整体运行效率,提高风险和绩效控制能力。
   4、依据成本预算,结合成本管理系统,从工作中扎扎实实去实施三全成本控制。加强对物料的消耗控制,强化对用料计划的审批管理,加强对库存物料和现场的管理,加强物料的领用管理,加强对物料的计划与实际好用进行分析和考核;加强工资薪酬的控制管理;将企业发生的费用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把握好日常支出费用出入库情况,实施适时定额、强化流动资产管理等方式,控制不合理支出;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价格档案和评价体系、标准采购价格、对采购人员实施奖惩,通过付款条款选择降低采购成本、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以竞争招标的方式来牵制供应商、向制造商直接采购或结成同盟联合采购、充分进行采购市场的调查和资讯收集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把握市场卖高价、拓展客户量等方式,提高自身企业产品的销售利润;通过压缩库存,减少资金占有和利息支出;加大修旧利废的力度,运行以点检为主的设备管理模式,降低设备运行费用;按照生产流程工序,杜绝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种,满足市场深度需求,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加强监管避免浪费等等。
   5、提高企业创新精神,将企业成本管理文化塑造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创新才能引领企业的发展,同时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让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途径和方法,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认识和执行力。
   6、加大对成本控制的奖惩力度,形成成本分析体系,不断改进和提高。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
   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既增收又节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开源阶段,而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施工阶段,一直到竣工结算阶段等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是施工企业节流阶段,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同时必须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施工企业必须从下几方面的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使施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投标阶段工程成本控制。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获取工程项目的源头,是开源阶段.在该阶段成本控制工作是编制竞争力强的投标报价,通过对工程项目事前的目标成本预测控制,确定工程项目的成本期望值,然后考虑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一直分解到工序,结合施工现场的踏勘情况,按照工序计划成本确定方法预测投标成本,该成本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期望值,然后根据竞争对手的技术、管理水平及其投标技巧等情况考虑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这样的报价反映了施工企业的先进水平,预测事前的目标成本期望值尽可能底,利润就有较大的弹性空间,竞争力优势明显,而且一旦中标,利润非常客观,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所以投标阶段开好源是非常关键的。
   2、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成本控制。工程中标后,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和目标责任成本分解工作,然后按照工序计划成本制定方法制定好事中的目标成本计划,这样的目标计划成本反映了施工企业先进水平, 用这种标准来进行事中的目标成本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项目施工中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对投标过程中技术方案作必须的技术论证,并结合现场实际,根据规范、合同、工期等,对当期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方法、质量、安全等各方面作出最优的施工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使施工过程具有科学性,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平行性、协调性合均衡性的相互关系,它是工程施工作业的基本组合方式,是作为计算分析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为了使建设工程能够最经济地得以实施,从而避免重复施工、突击施工。
   (2)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施工企业应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工序计划成本确定作业层的考核指标。项目责任成本是对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依据,由项目管理经费和工程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项目一开始,应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根据投标报价中预测的事前的目标成本,该目标成本是预测的,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为了更加切合项目实际,项目部要在预测的事前的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市场调查,认真分析工程特点,掌握现场施工单位情况,结合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水平确定其目标责任成本,目标责任成本不能突破投标报价中成本期望值,在此基础上做好事中的目标成本计划。
   3、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控制。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是事中目标成本控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 就是要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技术措施。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技术措施来控制成本,技术措施主要是确定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技术措施和不同施工工艺组织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的工期,发生的费用也不同,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难易复杂程度、现场情况、设备供应情况和人员供应情况,制定几个施工方案,然后进行相互对照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此外,及时应用最新和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及时修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消耗。(2)经济措施。经济措施推行工序计划成本经济承包责任制,按工序计划成本进行分解目标计划成本,落实到项目经理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班组,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审批和支出,严格控制实际成本不得突破工序计划成本,同时动态地对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找到成本变动的直接原因和改善差异的有效方法,严格控制实际成本不得突破工序计划成本。同时严格控制间接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把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之内。及时做好签证和索赔工作并进行成本分析,同时调整目标计划成本。确保低成本、高效益目标的实现。
   4、结算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进入工程结算阶段,在结算时,工程造价人员根据施工图纸、中标价格、签证费用、索赔费用进行全面的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并与调整的目标计划成本对比,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考核,项目经理部对班组进行考核,按照制定的規章制度进行奖罚。
   综上所述,企业成本控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正确和清晰的思路,通过实施有效的方法来达到真正成本控制的目的,进而形成更大的产品价格优势和实现更高的利润。
  
其他文献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一系列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旧有的模式被逐渐打破,政企分离、政治体制改革等使我国的地域政治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县级城市”。新时期,我国执政管理体制改革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旧有模式阻碍着改革的深入,因此,我国地区政治中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需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适应现代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分析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  关键词:县级城市;规划
摘 要: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已经属于普通、普及的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混凝土强度越来越高,但由于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的裂缝也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大部分裂缝不影响结构承载力,但有些裂缝会造成质量隐患、影响结构承载力甚至使用功能。因此,在发现裂缝后应进行认真观察,判断裂缝是否有害,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修补措施,消除结构承载力隐患和使用隐患。本文从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分类、修补技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具有资金投入大、带动作用强、影响面广、与民众利益关联较多等特点,它是城市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托,其质量、功用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因而,在建设招标过程中,要科学施策,稳妥推进。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市政工程建设招标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有效推进市政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建设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的企业及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对外开放建设市场的形势,就必须与国际通行的计价方法相适应,为建设市场主体创造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已经与国际惯例衔接,实施经评审的最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只有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现场;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摘要: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城市化的“灵魂”和“龙头”,而人防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防灾规划或地下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本文就人防规划编制的步骤和人防工程建设程序等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人防;规划编制;工程建设;程序;意义  Abstract: The urban planning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的质量问题现今备受观注,使得我们不得不把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下面我们就对公路现场施工管理进行剖析,找出问题得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oad quality is attached the concept note,
摘要:本文从建筑施工的特点、施工阶段的常见问题和施工安全的措施三个方面,剖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phase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m
摘要:作者针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建设过程的不同时期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并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Abstract: the author to building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administration made some theoretic
摘要:结合某公路桥空腹拱产生的裂缝现状,介绍应用无损压力灌浆及碳纤维布粘贴的技术对裂缝进行加固及控制裂缝发展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裂缝;无损压力灌浆;碳纤维布粘贴;施工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a highway bridge fasting arch cracks status quo,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