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爵士那样快乐摇摆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5岁那年,陈玲唯一的女儿去美国留学了。孩子走后大约有两三个月,她被家里的空旷冷清搞得心绪不宁。她茶饭无心,迅速消瘦,整个人的精神就像放掉气的橡皮娃娃。她的同事张悦已经加入“摇摆北京”教学小组两年多,看出陈玲的落寞,力劝她跟自己一起去学摇摆舞。
  陈玲迅速爱上了这种有点“二”的舞蹈。
  每节课一开场,音乐中的欢洽情绪就让学员的嘴角上翘。虽然,节拍听上去就像踢踏舞,但大家并不忙着用脚尖脚跟叩击木地板。相反,他们循着节拍左右晃动身体,与舞伴牵手、扶腰,快活地踢腿;更兼以摆肩、摇臀,送胯的动作做得小而圆,就像荷叶上晃动着圆溜溜的露珠,透着一股逍遥、天真、自在。
  这种舞蹈,带着浓重的上世纪40年代爵士风情,洋派风趣,似乎让每个参与者都感染了幽默感。
  晚上8点,大家从北京的各个角落赶来时都经过悉心打扮。男士如同40年代上海滩上的银行小开,衬衫,墨绿色的西装背心,带八角棱的鸭舌帽;女士常穿紧身的束腰短裙,带褶白衬衣,或者改良的开衩短旗袍,头上别着一朵花,身体在摇摆,花也在摇摆。
  学舞过程中,陈玲逐渐发现自己风趣开朗的一面。因为,别的舞蹈多半是一種美的展示,身材好、长得靓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摇摆舞不是,摇摆舞是享受身体与身体之间的轻松调侃,灵动辩驳,还有机智抢白。摇摆舞充满了收放自如的智慧。因此,从17岁到70岁,都可以跳得兴致盎然。
  陈玲的第一个舞伴是一位白发绅士,他66岁,有时穿着背带裤,有时穿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板鞋来。他的理想是再练上几年,等孙子结婚时搞一个摇摆舞派对,他要第一个和孙媳妇跳舞!陈玲被他的理想逗乐了:“孙媳妇不会跳摇摆舞怎么办?还有,你这么受欢迎,你老伴儿嫉妒怎么办?”
  老先生一本正经地说:“老伴儿干吗要嫉妒?我在这里学会了,回家教她,她到时一定抢着跟大孙子跳!至于孙媳妇么,更应该学会这种快活的舞蹈。你想,现在的年轻人,压力那么大,双休日都要加班,每天被催赶着做头脑风暴。要是啥情绪都憋在心里,会憋出事儿来的。跳舞就是晃荡晃荡心里头那个魔瓶,把坏情绪都释放掉。”
  很快,陈玲变得更加外向、乐观。她用连衣裤和别在项链上的一朵兰花,把自己打扮成一位自由的辣妈。她甚至跟DJ学习为舞友们配乐的方法,学习怎样用爵士舞的节奏来调控场上的气氛。音乐节奏紧凑时,舞伴之间不会分开很多,全是跳闭合的位置,“斗舞”的紧张感毕现;而到了舒缓诙谐的Swing节奏出现时,所有的人动作幅度都变大,有空间彼此分开,各自表达,同时又被丝丝入扣的默契感逗乐。
  现在,陈玲已经不再追着女儿要求视频了,相反,是女儿追着她要视频。很明显,她身上那股空巢妈妈的哀怨气不见了,摇摆身体的节奏把原本热情、放松、逍遥、趣萌的自己释放了出来,令她自己也惊奇。
其他文献
想找“保姆”难如愿  有些老人为了找一个“保姆”式的老伴来照顾自己,因此,也就不太顾及对方的性格、品行。  王师傅多年来一直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老伴两年前患肺癌去世,两个念大学的孩子毕业后又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王师傅一个人生活有诸多不便,于是他走进了市妇联的一家婚介所。他很快找到了一个年龄相当的女士,并迅速结了婚。婚后不久,王师傅发现,这位女士并不是他理想的伴侣,她根本就没有侍候王师傅生活起居的那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活得极为认真的。凡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我从来都是舍得花时间,不怕费心思,而且大大方方花钱的。  特别是上了年纪后,我对自己的健康更是呵护有加。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学习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早晨做自编的体操,晚上外出快步走1小时,风雨无阻,绝不敷衍;认真安排日常饮食,吃健康食品;根据我对多种资料的研究,精选少量营养保健品,每日定时补充;买书、看书,让心智不
家住江苏镇江中学的周阿根今年80岁,已从三尺讲台退休20年。周老师退休后,无其他爱好,打牌搓麻将一概不沾,也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下象棋。退休至今,周老师一直视棋如命,与棋为伴,与棋为友。  周老师在退休最初的几年中,每天早早地吃过中饭来到位于镇江吕城大桥东100米处的一家棋牌室下棋。长期与周老师对弈的是一位家住武进九里金联村的象棋爱好者高东,今年85岁。老人憨厚朴实,精神矍铄,曾是一位抗美援朝志
从“油箱盖事件”说起  昨天,我驾车驶出加油站的时候,听到了一些微弱的声音。一个星期之前我在加油站给汽车加满油后,忘了把放在车顶上的油箱盖拧回去,车子开动时,油箱盖掉在地上,也发出了这种特别的声音。我的内心开始不安,心想:“唉,总是忘东忘西,看来我真的是老了。”  今天,我路过加油站时停了车,把油箱盖的事儿告诉了经理,问他有没有看见一辆绿色沃尔沃汽车的油箱盖。他哈哈大笑着说没有看到,但有其他型号的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离开人间。按照他的遗嘱,葬礼完全是私人化的。他的遗体安宁地躺在价值72美元的木棺里,只有同村的一位肉店店员、一位乳酪师傅和一位农场工人抬他到墓地。整个葬礼只有家人参加,没有国家公职人员到场。专为参加他的葬礼来到巴黎的外国政要,也没有得到机会参加送葬,这些人只好自己另办追思会。  对于葬礼,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不同看法。儒家提倡孝道,主张厚葬,葬礼自然是越隆重越好。墨家主
原配夫人去世一年之后,老朋友为我介绍了一位丧偶多年的女工。如今,我们已经一起共同生活八年多。我们互敬互爱,晚年生活十分幸福,不少邻居和朋友都夸我们是老来得缘。  俗话说,“两好合一好”。我俩首先是实话实说,坦诚相见。我记得第一次见面时,我就开诚布公地说:“我是企业职员,住房不大,每月退休养老金也不多,有关人品和为人情况,你可以随便打听了解。”她见我态度诚恳,便对我说:“我也是个工人,退休养老金也不
2015年2月6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迎来史上最高龄并患有脑梗的73岁选手吴光仁,他的挑战项目是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5000位数字。节目播出后,观众们被吴光仁战胜疾病,与衰老对抗,实现大脑“逆生长”的精神所感动,纷纷为其点赞。  年轻时,吴光仁从事的是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工作中从未表现出对数字的过人天赋。有时,他甚至还厌恶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与数字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好不容易退休了,他却突发脑中风,嘴
再婚后关系乱别打结  去年7月,俞桂青在交谊舞活动中认识68岁的赵进。熟悉后,两人成了舞伴,彼此越看越顺眼,“他知道我有低血糖,常在我包里塞巧克力”。  更吸引俞桂青的是,赵进热情,常讲笑话逗乐大家,相对而言,她过世的老伴较沉闷。  相处半年后,两人领了证,但没多久就闹起矛盾,“之前的老伴还帮忙做家务,他却很懒散;他身边女性朋友太多,我不放心”……爱热闹的赵进常带朋友回家做客,俞桂青却希望家里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