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教人向上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p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教中的苦、空和涅槃等概念容易让世人产生误解,认为佛法易使人悲观厌世,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佛法实际是教人向上的学问。这三个方面是:业说;五戒十善;心-念-行。
  关键词:佛法;业;五戒十善;心-念-行
  中图分类号:B94
  
  “空”是佛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佛教认为一切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1>空为佛法的核心概念,但常人理解起来并非易事;此外,佛教中的涅槃这一概念对许多人来讲十分神秘,涅槃可让人摆脱痛苦,进入永远的宁静与喜乐,对于承受太多痛苦的人类来说,这种境界确实令人向往,但没有真实体验的人总会感觉涅槃过于玄微。苦、空、涅槃等佛教中的概念极容易让世人错误地认为:佛法会让人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既然世间是如此之苦,既然生于世间所追求的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终究是一场空,人生有何滋味?又有何意义?茫茫宇宙,人类何其渺小,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呢?难道人只能消极避世,隐遁于寺庙之内吗?
  这实在是对佛法的一种误读!佛法并非许多人所想像中的那样消极悲观和避世,相反,佛法是教人向上的学问,它不但是一门智慧之学,最重要的是人类可以根据佛法身体力行,佛法并不是空中楼阁,对当今社会及个人都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业说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有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2>就是说,人类在世间的所作所为,皆业力所造,因为有业,所以有果。人类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受轮回之苦,从本质上来讲,皆是因为人所造业。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即“福德之反报,不问尊与卑。”<3>不但如此,造业者是无法摆脱因果法则的制裁的,在业面前,人无可逃遁!佛说:“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业。”<4>试想何尝不是如此!由于人类无限制向自然索取,导致环境恶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日益冷漠,如同仇敌一般,处处充满了欺诈和恐惧。难道人不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么?社会由一个一个的人所组成,如同江海是由一滴滴水所组成,若无滴水,则无江河,若无个体,何来社会?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共业。依共作共受的法则,大众的共业,要大家起来改变他,圣人也无能为力。如果想要世间朝着光明喜乐的方向发展,须全社会人共同努力。人所造业,只有人类自己才可以改变它。佛教将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它并非束之高阁的玄微理论,实践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人生在世间,并不是消极等待命运的摆布,佛教虽说人的今生是由前世的业所造,但是更加注重今生。不仅如此,业说也可以对人产生一种道德威慑力。佛陀曾说:“作短寿相应业,必得短寿;作长寿相应业,必得长寿......。”人在前生或者此生造了何业,在此生或者来生都会有所体现。众生的贫穷富贵、痴愚聪慧、美丽丑陋,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业力所为,有什么样的业,就有什么样的果。人的一切全在乎自己,怪不得他人,也怪不得天地,人是自己的命运主宰。
  佛法教人向上,肯定人在今生的努力,无论你是怎样的贫穷和落魄,只要能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就必然可以改变命运,假若人人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的宿命和神灵之中,那么这个社会如何才能进步呢?佛教不是脱离人生和社会的,相反,它是与整个社会紧密相连的,它以人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佛法正是为了拯救世人,净化社会,实现宇宙的和平喜乐。
  二、五戒十善
  佛法博大精深,学佛者非一朝一夕可领悟其义理。佛法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后三种因其教理玄微,对普通人而言,较难掌握,被称为出世间法。而人乘和天乘被称为世间法,世人只要对自我稍有约束就可掌握,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须遵循五戒。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将身口意三业分为十种。身业有三种: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业有四种:不妄语、不是非两舌,不恶语伤人,不说无益之语;意业有三种;不贪、不嗔、不痴。假若世间人都能依五戒十善来做事,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减少多少纷争?仅以不杀生为例,佛教中讲不杀生,并非是简单地要求人类爱护有情的生命,不杀生可长养人的慈悲心,使人对世间万物都怀有一颗慈悲善良怜悯的心,不忍心万物受苦,因而希望改变他们的状况,不仅自利,而且利他。再以不可饮酒为例。饮酒不仅会伤害人的身体,而且乱人理智。因饮酒而触犯国家法律,再追悔也是无能为力!五戒十善,倘若人人都能遵守。我们的社会少许多口舌之辩,是非之争。成佛对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而言,也许太过遥远,但是,学习佛法,最起码可以让我们做一个好人,做好人是成佛的最基础的一个条件,假若连如何做人都不懂得,又如何能够成佛?
  三、心——念——行
  释迦牟尼对心极为重视。为何?一切皆由心造。有什么样的心,才会有什么样的念,进而指导人类的行为。倘若心灵为乌云所遮蔽,又怎会有正确的念和正确的行呢?正如佛陀所说:“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砾于辙。”<5>因此,心是产生和建立一切的根本。世间色彩斑斓,各种现象的产生,无论善恶,皆由个人的心所造。
  心有如此重要意义,可惜人类却很少向内探求,大众只喜向外,执着于实有之物,狂热地追寻外物,陷在物欲的享受之中不可自拔,无法填补的私欲和膨胀的欲望使许多人陷入茫然之中。为何?因为他们忽视了对人的生命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心。虽然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相比佛陀时代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日新月异。在古代,传达一封信件需要几十天,甚至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如今呢?手机和电脑等技术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发人深思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前所未有的冷漠和疏远。而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地球上的人口空前暴涨,竞争无处不在,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成千上万的人面临失业的威胁,此时人心最易浮躁,对人进行心理方面的慰藉和呵护刻不容缓。中国有一个词叫做“关心”,这个普普通通的词语,人类经常使用,却对此视而不见,人类很少扪心自问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是在逐物之中飘来荡去,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精神层次的问题。直至今日,社会对人类心灵的重视依然不够,虽然在几千年前,佛已经说过:“一切壮无过心。”<6>,任何的力量,都无法和心力相比。当这颗心被异化,被太多的杂念所包围,就会产生消极的可怕的力量,不但自己意志消沉,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然,而且损害他人和社会。在这个时候,自净其心自正其心尤其重要,只有心正,才能行正,才能朝着人生正确的方向行走。而学习佛法,可以教人如何照顾自己的内心,使人类不再做迷途的羔羊。
  佛陀因不忍世人受苦毅然出家,寻求解脱之道,因而佛法是为度脱众生的,使众生觉生死,离五欲,修心达正道,获得幸福与快乐,佛法,确是教人向上的学问!
  
  参考文献:
  [1]金刚经新注与全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2]杂阿含经.
  [3]法句经.
  [4]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
  [5]五苦章句经.
  
  注释:
  <1>金刚经新注与全译[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15.
  <2>华严经·十回向品.
  <3>法句经.
  <4>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
  <5>法句经.
  <6>五苦章句经.
其他文献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关系到湖南省居民的基本民生,更影响到湖南省的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发。从目前来看,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与全体国民未能合理地分享到国家发展的成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此必须大力调节收入分配。由于社会保障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因此,努力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整体和谐。  一、湖南省
期刊
摘 要: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下降趋势,肥胖学生明显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和实践论述了构建校园健身课堂体系,是一项能够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举措,对于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下降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体质;肥胖;家庭压力;校园健身课
期刊
摘 要:当今,为适应新形势对中职校学生的技能要求,许多中职校纷纷减少文化基础课课时,修改基础课教材,减轻基础课在校比例提高学生的技能。厌学更是中职校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对语数英等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促成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为,中职语文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期刊
摘 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都是班级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力量,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德育工作者。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协调与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任课教师在班级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班级任课教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全纳教育;齐心协力;合作共赢    每个班级可以说是学校的一个细胞,它既是学校教育工
期刊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的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的高中毕业生,学生在进校学习专业技术理论课后的同时,重点会学习实践学科,加强动手能力。面对这些大都由高中毕业升入职院,从未进过工厂大门的学生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既复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呢?笔者在长期的机械加工实习教学过程中,认为以下方法是对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NH4+与常见弱酸阴离子双水解进行的程度,发现NH4+与S2-不能大量共存,与其它弱酸阴离子能共存。  关键词:铵根离子;弱酸阴离子;双水解;共存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水解中,对于NH4+和CH3COO-、HCO3-、HSO3-、SO32-、HSO3-、HS-、CO32―、HCO3―、S2-等常见弱酸阴离子可以发生双水解,但是对其双水
期刊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对待党内腐败是进行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关健词:新的历史条件;反腐工作;初探    近来广播电视都在谈重庆打黑除恶。但这次的打黑除恶霸涉及范围之广、人员之多确是让华夏人民震惊,然而正当人们拍手称快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件事件的背后,为什么会有如
期刊
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它是年轻一代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对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有着特殊的功效。因而,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就有着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和义务。我在美术教学中还是一名经验不足的新兵,还没有什么资格对美术教学说三道四,但从自己学习美术的经历,凭自己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满腔热忱和执着追求,在这里,仅就
期刊
摘 要: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国家富强、人民昌盛的重要物质财富。本文介绍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初步提出了安徽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和管理、质量方面的问题,旨在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实践提出一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问题。    安徽省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重要省份,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是林业
期刊
摘要:加强军队机关行政消耗性支出管理,对提高军费使用效益十分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当前,应着重完善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限额管理,建立市场化、社会化保障机制,改革完善财务监督管理体制。  关键词:军费支出; 行政消耗; 管理措施。    军队行政消耗性支出管理,是军费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军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此项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覆盖面广,关系复杂,经费保障是否到位、效益好坏,直接影响到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