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文章的圆转技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转技法又称为圆形结构技法。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或物等从原点开始,经过一番运动之后,又回到原点的写作方法。作家晓苏把这种技法称为“圆型结构”,他说:“在这种圆型结构中,往往上一个片段的结尾是下—个片断的开头,如此循环往复之后,便构成了一个意味无穷的圆”①。
  圆转技法源于古老的美学思想。“圆”作为一个无缺的文化原型,构成了中华民族“圆满美”的心向。许多作品都是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模式就是这种心向反应。刘勰就提出要“首尾圆合,条贯统序”②。
  如果说刘勰还是从内容上提出要求的话,那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在形式上的实践了。诗人从江水(“春江潮水连海平”)写起,引起万端思绪,再写空中的白云,青枫浦上的游子,明月楼上的思妇,最后又写到江水(落月摇情满江树),回到随着江流起伏汹涌的思绪。这种思绪,又是伴随着月亮的圆转轨迹(“海上”、“空中”、“西斜”、“落”)抒发的,令人心荡神摇。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一座山上有个庙,庙里有几个和尚……”的故事,就是运用了圆转技法,才永远也讲不完。此外,古代的“回文诗”也可以看作运用圆转技法的一种特殊典型,于回环流转之中,产生“美”的艺术效果。
  圆转技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就运动的地域范围而言,可以划分为就地圆转与开合圆转;就运动的轨迹而言,可以分为独立圆转与复合圆转;就运动的方式而言,可以分为行踪圆转与思路圆转等等。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独立圆转
  人或物在文本中独立进行圆转运动称为独立圆转。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属于这种类型。金志华先生就认为:“《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型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③。这里的所谓“外结构”是指文本中作者的行踪:从家里开始,出门,到荷塘,再回转,推门进家;所谓的内部结构是指文本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情绪:从不静、求静到得静,然后又回复不静。
  生晓清的《两棵枣树》写院里有两株树,住着两户人家,东边的叫西边的刘大哥,西边的称东边的为刘二哥。他们不是一家人,却胜过一家人。因为两家的孙女在院里办家家,见几粒熟枣落到地上,都说是自家树上掉下的,最后,你揪我的头发,我揪你的头发……于是两家就变成了仇家,想挖条沟彻底分开两棵枣树。先是刘老大拿一把铁揪到院中,挖着挖着,忽然发现大根小根、粗根细根纵横交错,越往深处挖根须越多,分不清它们是从哪棵树上生长出来的。他楞楞地望了一会儿。突然发疯似地将土又全部填上了,最后还用脚把土踩得结结实实。他悄悄回到屋里,愧疚地站在窗前,久久地凝视着那两棵枣树。
  接着刘老二也拿一把铁揪到院中,也一锹锹挖土,后来又将土全部填上,回到屋里,愧疚地站在窗前,久久地凝视着院里的枣树。于是又回复到文章开头,“院里有两株树,—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不难看出:文章用两颗枣树象征两家的和睦开始,因为小孩而造成两家的矛盾冲突,两家各自用自己的行动使矛盾因为内因而消解,又回到原点——两颗枣树象征两家的和睦。不仅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圆转型的,而且刘老大和刘老二也各自独立进行了(拿锹出门→到院中挖土→填土→回家)使矛盾消解的圆转运动。这种圆转技法的运用,使文章妙趣横生。
  2.递补圆转
  由几个人物采用递推或接续、填补等方式共同完成的圆转。构成递补圆转的几个人物的行为不是同时进行,而是前后相续,以接力的形式完成的。因此,可以称之为接力圆转。
  沈乔生的《蛋糕的奇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甲要祝贺老友乙50岁生日,买了一只大蛋糕,并亲自在蛋糕上题了个“寿”字;乙因为儿子要毕业分配,把蛋糕送给了儿子的老师丙;丙的女儿又把蛋糕送给未来的公公丁;丁有糖尿病,又送给住院时曾帮助过自己的病友戊;快过年了,戊为了向甲表点心意,又把蛋糕送给了甲。当甲打开盒子,发现竟然是自己给“乙”贺寿时送的蛋糕,上面已长了一层绒毛。这盒蛋糕的奇妙旅行,令人啼笑皆非,又值得回味。
  这盒蛋糕由“甲”送出去,最后又回到“甲”的手中,就是由“乙”、“丙”、“丁”、“戊”一个接着一个转送,共同完成的。
  郑树宗的小说《提名》在开篇的序是:“圆圈是个常见的几何图形,不仅好看,而且有趣。生活中有些事儿也能构成—个无形的圆圈,这样的圆圈虽然也有趣,但不好看。”接着写了一个年终评先进的故事:
  张三因为老婆生病,多亏李四帮忙,就提名李四;李四因为平时受到王五敬重,而提王五;王五因为去年当先进是马六提的名,于是提了马六;马六又提了老拍别人的马屁,自己却没人拍的赵七;赵七又提该评主任刘八;刘八本想当仁不让,但为表示高姿态又提了张三。“兜来兜去,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圆圈。”这个圆转运动是张三等人以递推的形式共同完成的,暴露了人们评先树模的问题上的一些不正当心理。
  3.错位圆转
  错位圆转也是几个人共同进行的圆转运动,但这种运动形式是由于情节的错位产生的。
  刘继明的小说《明天大雪》写了四对男女在大雪来临之前发生的故事。大雪来临的头一天,洪村的商人前往吴镇找吴老板,但吴老板却前往王庄买野味了,吴老板的妻子小素接待了姓洪的商人,并睡到了一起;吴老板这时到了王庄王猎户的家,而王猎户前往张沟去了,吴老板于是和王猎户的老婆碗儿发生了关系;王猎户这时在张沟,到了翠翠家,恰好翠翠的哥去洪村了,王猎户便向翠翠求爱;这时,翠翠的哥送木炭到了洪村洪老板家,洪老的妻子玖又成了他心中的偶像。小说巧妙地用同一时间把不同空间的四对男女编织在一起,通过情节的错位,形成一个追逐爱慕的循环。在故事中,“不同叙述线索之间形成互文……前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对于事件的执著在后一个故事中重演……”④其实,他们都是离家出走者,他们苦苦追求的原来正是别人刚好放弃的。
  晓苏在《乡村同学》中,写初中的同学文、芳、福三人,分别在乡村的三个地方。文师范毕业后在城里教小学;芳高中读了一半辍学了,嫁给了一个屠夫;福因没考上高中,早就成为打工仔,在外地挖煤。在某个春节前夕,三人不约而同地回到了这个乡村。他们都想见自己最想见到的人。文大清早起床,朝芳的娘家走去,他要去看曾经送给他一串大红枣的芳。他曾经帮助芳抬箱子,由于一时紧张,不仅没有帮好忙,还意外地砸伤了芳的一个指头,后悔不已,他要去表示歉意;而在文出门的同时,芳也出门朝福家走去。因为中考芳没让福看数学试卷以致福没有考上高中,芳至今还感到欠他一笔债。芳出门的同时,福却朝文家走去。他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文——去班主任那里告了文的状。三个人都带着歉疚的心情去找自己要见的人,但由于事与愿违,都没有见到自己想见的人,但他们的行动轨迹正好形成了圆转。这个圆转正是情节的错位造成的,使故事的叙述在循环往复之中,产生了特殊意趣。这种“特殊”正如晓苏教授所说的:“让作品的形式也生发意义,这种意义往往是故事本身不具备的”⑤。
  
  注释:
  ①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刘勰《文心雕龙·鎔裁》
  ③《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④葛红兵《刘继明小说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期。
  ⑤晓苏《情节的组合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7年第3期。
  
  陈堂君,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常熟。本文编校:老猛
其他文献
新课程呼唤体验教学,理想课堂召唤体验教学,语文教育更需要体验教学。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共出现16次。可见,“体验”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的本质就是人的体验,没有人的体验就没有语文的生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学习体验
多少年来,中学生作文的评改一直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不少教师呕心沥血、精批细改,而学生只做“听众”“看客”,甚至有的对老师的评改不当一回事;许多作文讲评课,从审题讲到结构,从语言讲到立意,讲解精细,剖析深刻,理论指导做到了家。结果呢,学生的作文,以考试来说,分数还是“定格”在几乎固定的某一分数段,学生作文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和升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文教学只重视了教师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
在初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的时候,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萦绕其间,有过震撼,惊讶,钦佩,也有过惶惑,沉思和不解。最近听了几节课,这种感觉似乎更为强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既然是对话,那么,在阅读(听)余光中美文的过程中的些许想法,即使冒昧或肤浅,也许是情有可原的。    一、是节选文本还是节选情感 
应该说2010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命题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出题专家也曾期望并预测今年的高考考场上应该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习作。可是事与愿违,从考场习作来看,从阅卷老师的面色及唉叹声来看,我们的考生还是囿于四平八稳的作文模式中;从专家与一线教师对同一篇文章的争议来看,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深处误区中。现将本次我省高考考场上较显性的问题列举出来,旨在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同面对并作出思考,以寻求中学作文教学的正
每一棵栀子都在诠释着一种人生。  一  阴历五月,是栀子花开的季节。伴随着阵阵粽香,栀子花悄然盛开,为节日平添了几许芳香。  校园里,教学楼前分布着几十株栀子,一时间花儿竞相开放,偌大的校园芳香四溢。那或浓或淡的香味,在微风的轻拂中遍布校园的每一角落。  如白色的蝴蝶一般的花儿,有盛开着的,有半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密密匝匝,挤挤挨挨,驻满枝头。无论近观还是远看,又白又大的花朵与繁茂青翠的叶子既是
文学符号的功能不仅在于“合成文本”,也在于“直接表现思想”。在某些小说中,叙事性符号不仅是作者集成情节、体现主旨的构件,也是作者直接呈现信息组合主旨的意象。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甄士隐”,作为叙事符号不仅仅作为小说情节中的人物的姓名存在,符号本身包含的“假语村言”、“真事隐藏”的内涵已经直接传达出作者创作的立意。这种“叙事符号兼作主题信号”的手法,鲁迅在小说中可谓运用得出神入化。下面本人尝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我国已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本文主要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才能启迪新发明。笔者对本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觉得本文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教于行家里手。  (一)分论点的表述不准确。本文开篇引用北宋哲学家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
涂慧(以下简称“涂”):曹老师,您好!很高兴能与您面对面,近距离感受您的学者风范和学术理念!我们知道,您的导师是以研究《文心雕龙》著称的知名学者杨明照先生,而您现在则是中国比较文学方向的著名领军人物和知名学者,您的研究领域似乎有所转向,您可以谈谈其中的缘由以及杨先生对您在求学治学上的影响吗?  曹顺庆(以下简称“曹”):我于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拜在杨明照先生门下,19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且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成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如何应对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0例成语作以透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感迷惑最为头痛的教学“雾区”,大多数教师奉行的是“无为而治”、“少讲为妙”的原则,还有许多老师深信“好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这些观点不能说全无道理。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最大效度地将学生的写作能力转化为较强的应试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顾之川先生说:“在目前高考、中考成为中学教育‘指挥棒’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