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培养 创造力 创新意识 创造动机 个性品质
  创造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
  创造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是"旧"我转变为"新"我,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创造力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力有所不同,学生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以课程教材(间接经验)为认识客体,其具体方式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发明"。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力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涵: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于别人不同的见解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
  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
  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而且正确和错误都有可能出现,正确时,说明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原理;出错时,也未必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这正说明学生不满足于依葫芦画瓢,也说明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造动机可以来自儿童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儿童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外在动机有更加直接的激励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一节磁带盒的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磁带盒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即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鼓励,赞许的眼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设计出了阅览式、书架式、礼品式……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正方体的理解。即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因为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
  三、积极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离不开思维。吉尔福特在研究智力结构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了聚合和发散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或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是既无一定方向,又无一定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因循传统,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吉尔福特认为:"经由发散思维而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创造思维在行为上有以下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通过不同类型的课,有侧重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过去,人们更多的是在探索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通过长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创造力除了与智力密切相关外,也与学生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因为,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说明,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力发展的潜质。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制约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好胜心、情绪的稳定性及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戰性及意志力。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鼓励和引导。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老师是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性情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火炬。因此,教学语言的优美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教师水平的正常发挥。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较扎实的教学语言基本功,语文教师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使他感到语文课有学头,有趣味。如果语文教师“不善说”,即使是满腹经纶,满腔热情,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欢迎。那么,一位优秀的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种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创业既是一个机会也存在着风险。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并就创业前期、创业过程、创业后期风险的有效规避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增强中职学生创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业 风险 防范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使得中职学生对自主创业有着浓厚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开展体会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并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章里,专用一节讲"
期刊
高效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自主学习的错误理解  在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大都采用课前的预习这种手段,有不少
期刊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小组的合理组合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质 组合 问题设计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
期刊
摘 要 认真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课前预习,高中学生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英语 预习 作业  认真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课前预习,高中学生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设计初中英语的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悉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
期刊
摘 要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提问 优化  一、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对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主要从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趣”的思维;层层设疑,步步引导;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几个方面总结了激发学生有效思维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思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由此可见,思考对于学习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在几年的教学中,我越来越发现学生的思维懒惰就是他们掌握知识的最大障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
期刊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養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而思想品德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政治 心理健康 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而思想品德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