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文本特质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育,能产生人文力量,培养人文素质。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吸取精神营养,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升气质。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文;人文素养;精神财富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突出强调课堂教学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等科学属性,有意或无意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人文属性。现在的孩子“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关心,对物不爱惜”,认为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爱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却不知道爱应该是相互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深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用美文来滋润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灵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今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比比皆是。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灵性,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朱自清的《春》就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读来别有一番诗意。郦道元的《三峡》更是古代艺术长廊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迭出的奇境、变换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思和灵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波澜壮阔的画面,情景交融的境界,徜徉其中,韵味无穷。
  二、用美文来陶冶学生尊老爱幼的情操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强调“万事孝为先”“以孝治天下”,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孔子这样的教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莫怀戚的《散步》就将一家人敬老爱幼、相互关心、体贴而深沉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读完全文,犹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朱自清的《背影》则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歌颂了父爱如山、人间至情,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胡适的《我的母亲》同样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爹娘恩比海深,做子女的应当懂得知恩图报。现在的新生代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理解父母的艰辛;攀比之风的流行,又使出身寒门的子弟觉得自己的父母无能,甚至抱怨自己不该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这种背景下,唤起新一代的感恩之情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
  三、用美文来培养学生立志自强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既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也没有经历十年动乱的打击,他们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即使家庭比较贫苦的,父母们也情愿自己省吃俭用,让孩子吃好穿好,养尊处优、娇生惯养。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们欠缺的是立志自强、锐意进取的精神。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肩负起时代的重担,把新一代培养成奋发向上和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安徒生的《丑小鸭》、都德的《最后一课》、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曹雪芹的《香菱学诗》等,都是这方面的好教材。《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家境富裕,然而,杜小康的遭遇却是不,让人心酸。他是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最底层的不幸少年。在艰辛的牧鸭生活中,他用自立自强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变得成熟、坚强,是一个良好榜样。丑小鸭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品格,香菱立志自强,刻苦勤勉的精神,也都是年轻一代必须具有的。要让美文引导这代人勇于面对挫折,创造辉煌人生。
  四、用美文来激发学生爱国忧民的情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范仲淹到杜甫到毛泽东,无数仁人志士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爱国忧民的思想将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生生不息。初中课本中选进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优秀篇章,其爱国忧民的情怀感人肺腑。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极大地感染和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诗人遭遇悲惨,但忧国忧民的情怀矢志不移,他心里牵挂的是全天下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如果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过上安稳的生活,“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高尚的情操!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杜牧的《泊秦淮》、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都是一块块无价之宝。但愿这一块块无价之宝化作一把雕刻的刀具,把学生的心灵雕琢得完美无缺。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无不培养着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就如同一个个先知圣贤在跟我们对话,他们用美好的语言规范学生,用真挚的情感熏陶学生,用深刻的哲理启发学生。语文教师应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让美文伴随年轻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冯岚.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0(17).
  
  (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支流之一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一些核心概念提
对大pv值枢轴宝石轴承在8种矿物油及3种合成润滑油作用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物油润滑下,不同抗磨添加剂的枢轴磨损率顺序为T306>MoS2>T309>T351>T321>T3
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要根据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确立科学实用的教学目标,最大程度地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定性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完美融合。同时要拓宽教学思路,开
企业技术创新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灵魂.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行为,它具有继承性、创造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的特点. 针对我国国情以及企业现状,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技工院校的机械类课程普遍存在着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大大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本人多年从事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深体会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机械类课程教学的关键。那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内容激趣  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选择了合适的内容,就意味着教学成功了
农业是新疆经济的基础,新疆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新疆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新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新疆农业发展状况,探讨未来政策思路和改革方向
针对目前数控代码编译系统专用性及难维护等局限性,提出一种应用专用编译工具开发通用数控代码编译系统的方法.将高级语言式编译技术引入到数控代码编译过程中,应用专用编译
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快乐教育为手段的健康第一理念,想方设法创新体育教学内容,顺应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努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素质:一是必须树立高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爱岗敬业,爱护学生,把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提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NURBS曲线插值技术的CAE优化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具有曲面形状的变截面梁结构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介绍了该方法在CAE中的优化过程.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采用参数化
《机械制图》在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科中属于基础性课程,其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教师要针对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