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积极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并且尝试把这些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收获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其中积极心理学的论述从根本上转变了我的教学观念,使我的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
一、积极心理学对教师的影响
以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为例。我要求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掌握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百位数除以整数的口算。我对学生想不到的口算方法进行了预设,掌握重难点,课后还设计了口算接龙等游戏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无论是课前的预习、复习、重难点的突破还是从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做了精心的准备,结果课堂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一班:学生基础好,回答问题积极,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二班:学生计算能力差,愿意跟着教师思路走的学生较少,但在这节课,大家却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令我意想不到的解题方法。同样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一个班讨论积极,学得扎实,甚至还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回答正确率极高;另一个班学习却少了很多激情,在口算接龙时还有学生回答错误。这是为什么呢?我陷入深深地反思。原来,我怕二班学生忘记了以前的知识,就给二班学生预留了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在上课时,同样出于巩固基础的考虑,最初的口算方法在二班找了很多学生汇报,非常扎实,我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而在一班由于忙碌,学生没时间复习,我觉得这个班基础好,就没引起重视。在新授课时,有学生回答错了,我批评他这么简单的题也错。谁知道这小小的不同却给这节课带来了如此大的不同。
健康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attunement”,意思是吻合、合拍,指的是人应该与即时身处的场景保持和谐。人处于这样的生命感受中容易培养健康的心态和人格。所以,是我对两个班表现不同的期待影响了我的心情。我对二班发自内心的赞赏使学生倍受鼓舞;在一班由于整节课效果不理想,我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想使课堂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我的工作就是接纳、欣赏、陪伴学生,再加一点点引导,并将这些积极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课堂中。
二、积极心理学对学生的影响
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自己发现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有这样一道题:465+198= ,有的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但不知怎样才能简便运算;有的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198上,他们发现198接近200,而用465加上200多加了2,所以在后面又减去二后,得到左右两边相等(动
用了2个数字);有的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465上,如果465再加35就可以凑成500,所以他们就把198分成了35和163(动用了5个数字);有的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198上,如果198加上2就可以凑成200,所以他们将465分成了2和463(动用了2个数字);还有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可以把465分成102和363,102加上198凑整后,再与363相加得出结果(动用了5个数字)。如此看来,教师不能把题目定格在某一种解法上。把某一种方法定死后,就等于是一种思维定式,无异于把学生可能出现的其他想法全部扼杀了,教师应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做简便运算时,把关注点放在了凑整数上,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关注到了,所以才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法。学生在我的案例分析课上感受到一题多解的乐趣,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心情愉悦、幸福地完成了课堂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带给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变得更有活力与创新精神。
三、积极心理学对课堂的影响
在教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小明已经工作了3个月,平均每月挖出18万吨淤泥”时,一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那平均每天挖淤泥多少?由于还没有学过小数除法,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问题。我趁势问学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认为可以将18万改写成18000,再平分成90份可得出结论,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即使不会的知识也可借助以前学的知识加以解决,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也有个别学生已经知道18÷30=0.6(万吨),通过对比得到使用万作单位计算明显简单很多,这也能让学生感觉到用万作单位的数字在实际中的应用性,是一种可以变繁为简的计数方式。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也为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总之,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让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挖掘课堂价值,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实现心理效应与教学互动的链接,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积极心理学对教师的影响
以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为例。我要求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掌握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百位数除以整数的口算。我对学生想不到的口算方法进行了预设,掌握重难点,课后还设计了口算接龙等游戏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无论是课前的预习、复习、重难点的突破还是从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做了精心的准备,结果课堂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一班:学生基础好,回答问题积极,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二班:学生计算能力差,愿意跟着教师思路走的学生较少,但在这节课,大家却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令我意想不到的解题方法。同样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一个班讨论积极,学得扎实,甚至还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回答正确率极高;另一个班学习却少了很多激情,在口算接龙时还有学生回答错误。这是为什么呢?我陷入深深地反思。原来,我怕二班学生忘记了以前的知识,就给二班学生预留了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在上课时,同样出于巩固基础的考虑,最初的口算方法在二班找了很多学生汇报,非常扎实,我对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而在一班由于忙碌,学生没时间复习,我觉得这个班基础好,就没引起重视。在新授课时,有学生回答错了,我批评他这么简单的题也错。谁知道这小小的不同却给这节课带来了如此大的不同。
健康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attunement”,意思是吻合、合拍,指的是人应该与即时身处的场景保持和谐。人处于这样的生命感受中容易培养健康的心态和人格。所以,是我对两个班表现不同的期待影响了我的心情。我对二班发自内心的赞赏使学生倍受鼓舞;在一班由于整节课效果不理想,我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想使课堂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我的工作就是接纳、欣赏、陪伴学生,再加一点点引导,并将这些积极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课堂中。
二、积极心理学对学生的影响
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自己发现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时有这样一道题:465+198= ,有的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但不知怎样才能简便运算;有的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198上,他们发现198接近200,而用465加上200多加了2,所以在后面又减去二后,得到左右两边相等(动
用了2个数字);有的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465上,如果465再加35就可以凑成500,所以他们就把198分成了35和163(动用了5个数字);有的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198上,如果198加上2就可以凑成200,所以他们将465分成了2和463(动用了2个数字);还有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可以把465分成102和363,102加上198凑整后,再与363相加得出结果(动用了5个数字)。如此看来,教师不能把题目定格在某一种解法上。把某一种方法定死后,就等于是一种思维定式,无异于把学生可能出现的其他想法全部扼杀了,教师应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学生在做简便运算时,把关注点放在了凑整数上,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关注到了,所以才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法。学生在我的案例分析课上感受到一题多解的乐趣,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心情愉悦、幸福地完成了课堂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带给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变得更有活力与创新精神。
三、积极心理学对课堂的影响
在教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小明已经工作了3个月,平均每月挖出18万吨淤泥”时,一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那平均每天挖淤泥多少?由于还没有学过小数除法,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问题。我趁势问学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与讨论,认为可以将18万改写成18000,再平分成90份可得出结论,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即使不会的知识也可借助以前学的知识加以解决,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也有个别学生已经知道18÷30=0.6(万吨),通过对比得到使用万作单位计算明显简单很多,这也能让学生感觉到用万作单位的数字在实际中的应用性,是一种可以变繁为简的计数方式。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也为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总之,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让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挖掘课堂价值,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实现心理效应与教学互动的链接,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