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葡萄膜炎86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现代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86例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86例患者中男44例,女42例;平均发病年龄(10.6±3.8)岁,初次发病至就诊时间(10.14±15.94)个月;以特发性葡萄膜炎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性葡萄膜炎最多见.炎症活动期予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点眼,部分病例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经治疗后35例(55眼)视力有提高,36例(56眼)无变化,8例(11眼)下降.结论 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隐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早期确诊至关重要,积极治疗和随访可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腋窝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18例,均采用经腋窝腔镜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出现1例皮下积液,穿刺抽液后治愈。2例出现皮下青紫瘀斑,后期随访均在3周内消退;18例伤口均I期愈合,无乳头坏死,2例出现术后长期乳头感觉减退。结论采用经腋窝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术后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TURP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90例,将随机分为A、B及C组,各30例。A、B及C组分别采用1.0、1.5及2.0 mg/kg纳布啡进行术后PCIA,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12、24及48 h,B及C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及C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A组(均P<0.05),B组Ramsay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价术后2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5±20.2)min,失血量为(520±120)ml,术后首次负重时间为(3.52±1.22)d;术后2周VAS评分为(4.12±1.14)分,Harris评分为(67.95±5.79)分。末次随访未见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
目的比较早期与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脂肪组织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方法30例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3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设为对照组,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治疗。两组手术中取髌下脂肪垫脂肪组织及自身膝关节周围皮下脂肪组织,分别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两组各自脂肪垫脂肪组织与皮下脂肪组织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皮下脂肪组织IL-6、IL-8及TNF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对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TACE+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首次TACE术后6个月疗效,HSP90α及AFP水平,术后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HSP90α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影响。方法选取ADHF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及ADHF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 d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每博输出量(SV)、心率(HR)]、24 h尿量、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血清相关指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及胎盘组织中Fas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HDCP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DCP患者60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HDP)组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另纳入同期3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住院第2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Fas基因miRNA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预防儿童溺水的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开展学龄前儿童溺水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8个乡镇、8所幼儿园的3255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预防儿童溺水知识、技能、行为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家长预防溺水知识得分(11.00±2.28)分(满分13分),知晓率较低的3个问题分别是发现有人溺水时游泳水平高的孩子可直接入水救人(63.69%)、不可以拉手链救人(83.93%)及孩子向溺水者抛救生圈等物品救人(63.69%);家长知识知晓率得分以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最高,其次为高中,均高于
目的研究利用320排CT评估心外膜脂肪(EAT)、冠脉周围脂肪(PAT)及冠脉钙化积分(CACS)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患者,根据FFR值将FFR≥0.8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58例),FFR<0.75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6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CACS、EAT及PAT等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收缩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ACS、EAT及PAT差异均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NICU新生儿的临床资料,75例肺炎患儿纳入肺炎组,余24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肺炎组病原菌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革兰阴性菌是NICU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占87.1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胎龄为影响新生儿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