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力量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着那坨松弛低垂的五花肉,颓废地横在我腰间,我有些慌了。一胖毁所有。
  朋友说,跑步瘦身最快。
  心动,不如行动。天色尚早,我沿着迂回的游步道跑步。不过几百米的距离,肺部剧烈的撕裂感和灼烧感,紧紧地包裹着我,就像心脏病人发作时无法呼吸,濒临死亡的状态。我停下了脚步,靠着栏杆,大口地喘着粗气,这太难了!
  找借口,永远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之一。过了两天,我以气喘胸闷为由,自然而然地放弃了跑步。
  女儿坐在书桌前,揉着惺忪的眼睛。杂乱的试卷随意扔在桌子上,一大堆花花绿绿的零食,肆无忌惮地躺在上面。那支水笔从袋下挤出瘦弱的身体,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莫名的怒火腾地一下上来,我拿起书柜上的书,重重地扔到桌上,大声地训斥:“马上月考了,你不是订了学习计划吗?跟谁学的想一出是一出?就三天新鲜劲儿啊……”
  女儿把试卷拢成一堆,塞在一个布袋子里,像是把欢闹扑腾的小鸡赶回了鸡笼。她漫不经心地瞄了我一眼,撇了撇嘴,冷冷地扔出一句:“我还需要跟谁学吗?有其母必有其女。”
  一针见血。我哑口无言。
  气得脑充血的我,又拿起一本书想砸过去,看着女儿毫不退缩的眼神,我竟一时心虚起来。
  这时候,老母亲打电话来,让我去拿些刚掰的新鲜玉米。我借机逃离了这尴尬的场合。
  院子里,母亲正拾掇着花花草草,新鲜的玉米,像婴儿肥嘟嘟的小腿儿,乖巧地躺在竹篮子里。去年,母親因癌症而做了全胃切除术,营养跟不上,人也越发地消瘦了,好在精神头儿不错,整天乐呵呵的。
  母亲一边是与我叨叨着玉米的收成,一边麻溜地把玉米装入塑料袋,顺手又打了个结。干活儿,母亲依然是那样的干脆利落。“年轻时,挑起百儿八十斤,噌噌地,走路轻松得很,现在稍微动动,就累得不行。”母亲捏了一下松垮垮的手臂,感慨道。
  “您要强了一辈子,快七十的人了,还不服输啊?”我笑着打趣道。
  母亲不言语,凝望着那风中摇曳的小花。那平常的小花,执着地绽放着生命灿烂的花语,仿佛叙述着母亲曾经的岁月……父亲年轻时是个药罐子,干不得体力活儿。母亲操持家务自不必说,又承担了原本父亲的活儿——挑粪、抹田埂、打农药……
  跑完一个弯道,我胸闷气短,脚踝疼痛,双腿似有人用力撕扯着,我硬撑着,继续向前跑。撑不住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女儿。
  母亲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挣下什么丰厚的家产。她却用勤劳朴实的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们姐弟仨如何去应对人生的挫折,那是影响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那是一个母亲最深沉的爱,那是一个母亲最伟大的力量。
  如今,我自己做了母亲,除了基本的物质保证之外,又应该教给女儿什么呢?不由得想起网络上的一段话:“世上有一种鸟,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让下一代使劲儿飞。”
  我如梦初醒。
  小王,加油呀!热身后的我渐渐地适应了跑步的节奏,双腿也轻快了起来。虽然跑得很慢,也总算跑完了人生第一个五公里。
  推开门,女儿看着全身湿透、满脸通红的我,一脸惊讶。“妈妈,您这次确定认真地跑步了吗?”她的眼眸里闪动着几分狡黠,几分期待。
  “当然,你学习上也要认真,我们一起加油吧!”我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响亮地回答着。
  跑了几天后,习惯成自然,我倒乐此不疲。
  女儿每天坐在干净的书桌前,静静地看书,写作业,偶尔还陪我去跑跑步……
其他文献
那个叫肖刘的村子,是我生命的原点。大集体时,一年忙到头还不够吃的,若遭灾歉收,春荒头村路上便会涌现外出讨饭的人流,母亲也曾带着我和结巴三哥夹在这人流之中。实行大包干又是一重天,不久,我家由原来的一个大家变成了几个小家。母亲的离世,使得少言寡语的父亲变得更加沉默了。   高中的书没法再读了,我只得回到老家那低矮的草屋。我小时候放过猪、放过牛,可如今,农活还得从头学起。好在父亲是个种田的老把式,各种
湖北有句方言,叫作“问客杀鸡”,原意是主人问客人想不想吃鸡,如果想吃就杀,不想吃就不杀。后来,意指主人不真诚,虚情假意接待客人。與之相反的是,老家乡下常用“来客杀鸡”赞扬那些热情好客的主人。  依稀记得,以前农村养鸡大多是为了补贴生活,通常,每家只养一只公鸡配种、打鸣,其余基本是产蛋的母鸡。鸡蛋除了给小孩儿补身体、接待客人,几乎都拿去市场卖了换油盐酱醋。平时,只有接待贵客才会杀鸡,而自家杀鸡吃是过
办公室主任老夏讲了一个农妇好客的故事,同事们笑得前仰后合,有的还笑出了泪水。  老夏说,他20多年前在一个叫大南的人民公社当干部。当地有一中年农妇十分贤惠好客,不管见到谁,她都会说:“哟!有空到我家做客吧,没啥好招待,吃个饱饭还是有的嘛!”但那偏偏是一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少得可怜的一点粮食都得靠生产队供应,不够就去挖野菜补充,再不够只好一天吃两餐甚至吃一餐,谁家都不宽裕,因此,农妇虽然好客,但纯朴善
题目  请以“通行证”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只是一个名词,简洁至极。“通行证”既是写作的对象、内容,也是行文的重心、关键。“通行证”语出北岛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行证是指准许在某个特定区域通行的证件。故此处的通行证可以如前者指向某个抽象的事物,也可以如后者指向某个具体的实物。无论抽象、具象,持有此物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年来作文教学改革带来的一种优势题型。这类考题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材料上的优势。这类考题一般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人物与事件为交流情境,具有浓郁的时代感与生活气息,容易激发考生的写作激情。二是立意上的优势。考生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材料,往往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结果。这些结果,有的存在对错或优劣之讲究,需要考生正确地选择;有的并无好坏之分,考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行文。多元化的立意角度,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六(3)  绍兴,一个以水、桥、酒、书法为傲的古城;绍兴,一个沉淀了王羲之、陆游、鲁迅、周恩来等名人思想的圣地;绍兴,一个被誉为“江南明珠”“文化之邦”“名士之乡”的历史名城,它有着许多鲜明的印记。  美食印记  说起绍兴的美食,首先想到的居然是“臭”。酸甜苦辣,何其丰富的味觉享受,为何想到“臭”?全因绍兴有“臭名远扬”的臭豆腐。走进鲁迅故里那条街,远远地就可闻到臭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很早时就头戴一条白毛巾,看上去有种老成持重的感觉。后来,他头上的毛巾又换成了帽子,长年四季戴在头上,除了睡觉时摘下来,即使夏天特别热的时候,也照样戴着。   爷爷给父亲起了个名字叫“会文”,但父亲因为家穷连小学也没有上完。父亲18岁那年,爷爷因病去世了,仅仅念了几年小学的他,就跟着大人开始下地种田,可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吧,25岁的父亲就当上了生产小队队长。 
执一柄长剑,携一壶美酒,揽一路风尘,英雄上路。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壮哉的是侠客的风流气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壮哉的是侠客的慨然道义;“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壮哉的是侠客的生死度外。无怪乎,高适吟诵“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如此快哉,如此肆意,何人不仰羡?千古文人皆有此等侠客之梦。  韩非曾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弱不禁风的儒生与行侠仗义的侠客,看似一个创
报告教授,前方發现一艘蔚蓝色球形星际飞船。
二婶十天前突然地离开了我们。  二婶大名叫周锡英,娘家为广西博白那卜金固村。其实,二婶并非我的宗族婶婶,而是我的前岳母,她生有三子一女。妻子小梅去世后,二婶自然变成了我的前岳母。虽然我很抗拒这样的称呼,因为这样的称呼让我感觉离她们越来越远,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不得不面对。  2019年5月17日晚上七点多,我突然接到内兄龙哥带着哭腔的电话:“二婶没了!”“真的?怎么没了?什么时候?”我不敢相信这